臭鼬工廠公布神秘飛機輪廓,引發媒體對美國六代機項目的猜測

2023-07-12     看航空

原標題:臭鼬工廠公布神秘飛機輪廓,引發媒體對美國六代機項目的猜測

7月初,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旗下的臭鼬工廠迎來了建立80周年的紀念日。其間,臭鼬工廠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最新宣傳片與海報,視頻結尾出現了一張神秘飛機輪廓圖,似乎與美軍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飛機項目有關。

臭鼬工廠80周年宣傳片與海報截圖。

宣傳海報用略帶調侃的語氣暗示,他們還有很多東西不能向外界展示……美國軍事網站「戰區」(WarZone)發表評論稱:「對於這樣一個製造了當今現存最高機密武器系統的機構來說,這並不奇怪。」 那麼臭鼬工廠此次公布的輪廓樣式與美國六代機可能存在怎樣的關係?

神秘飛機輪廓與NGAD項目

NGAD戰機空中加油想像圖。

「戰區」引用相關人士的信息表示, 美國軍方已做出初步篩選,有兩家公司入圍NGAD戰機最終的競標。臭鼬工廠宣傳海報上的這架飛機輪廓似乎與美軍NGAD項目中的有人戰機類似,至少在某種程度上相關。

根據此前美空軍發布的規劃,包含有人戰鬥機在內的NGAD是一個龐大的作戰系統。除核心的有人戰機之外,該系統還包括新式武器、傳感器、網絡架構、發動機技術,以及能夠協同作戰、有高度自主技術的無人僚機。

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曾表示,NGAD項目的有人戰鬥機單價成本預計在數億美元,未來機隊規模約為200架。就機隊結構而言,該機將取代F-22,但是與F-22相比其任務有很大不同。NGAD有人戰機將針對航程、有效載荷和隱身技術進行強化,而不再過多考慮機動性。

此外,「光譜戰」也是其整體設計的關鍵組成部分,美空軍要求NGAD戰機同時具備先進的射頻電子戰能力先進的雷達電子設備。其核心 使命是作為一個高度整合、深度滲透的作戰系統的一部分進行遠距離作戰。

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發布的NGAD效果圖。

「戰區」還表示,就概念性NGAD有人戰機設計而言,臭鼬工廠發布的神秘飛機輪廓看起來非常類似「有關人士」從洛馬公司里了解到的方案——洛馬方案的核心特徵包括一個修改後的大型三角翼、機身無垂尾以及流線型座艙蓋。

可能參與的美國航空製造商

幾款不同的美軍六代機概念圖。

不同於「暴風」、FCAS等被廣泛宣傳的歐洲六代機項目,美國的NGAD項目雖然在預算、時間進度等問題上相對透明,但在戰機特性乃至外觀方面披露出的信息少之又少。「戰區」此前曾多次發布文章稱NGAD項目至少已經建造了一架驗證機,但至今各媒體平台都沒有透露其「廬山真面目」。

6月底,美國「國防與航空航天報告」 (defaeroreport)網站的一檔音頻欄目曾邀請國防分析師格特勒(J.J. Gertler)參加。格特勒表示,NGAD項目會有3架驗證機,涉及3家國防承包商,他推測可能的候選人是波音、洛馬和諾格。目前,上述3家製造商均未正面公布其參與NGAD項目以及相關進展,但是我們可以從3家公布的CG渲染效果圖中看出一些端倪:

諾格是3家中最先公布其六代機CG效果圖的公司,2009年諾格公布了一張無尾翼身融合的飛機效果圖。從圖上看,飛機正向襲來的飛彈發射雷射進行攔截。

諾格2009年的六代機效果圖。

2015年,即NGAD項目公布的第二年,諾格再次發布了一張CG圖片。圖片看起來像縮小版的B-2,不過這張圖片提供的技術細節並不多。

諾格2015年的效果圖。

2021年,一部諾格的宣傳片引起了媒體的注意。宣傳片中有這樣一個場景:一個機庫內,停放著眾多與目前型號外形並不對應的戰機。其中,畫面前景的第一架飛機,輪廓外形清晰可見,與此前的CG圖片也有相似性,不過機身看起來更大,進氣口也放大並且距離駕駛艙更遠。

諾格2021年「未來戰機」宣傳片截圖。

而洛馬最早展示的六代機CG概念也早於NGAD戰機項目公布的時間。

2012年,洛馬發布了一則下一代戰機效果圖。從外形上看,這張效果圖中的飛機外形與此前諾格在競標5代機項目中拿出的YF-23有相似之處(YF-23在1991年的競標中輸給了YF-22)。這一效果圖與歐洲、日本等國研發的六代機項目「暴風」、FCAS也有些相似。

洛馬公司2012年的六代機CG效果圖。

洛馬另外一版NGAD項目概念圖。

當然這不是洛馬公司唯一的技術探索,該公司後續還發布了另外一張概念圖,整體外形輪廓與此前格諾的方案,乃至此次臭鼬工廠所公布的輪廓圖均有相似之處。

波音發布的眾多六代機CG作品。

波音公司也發布了一系列NGAD項目相關的CG作品,雖然乍一看與上述諾格、洛馬的設計都很相似,但它們在細微處有所不同。據美國空天時代(Aerotime)網站分析稱,波音公布的CG效果圖多是為美國海軍F/A-XX項目設計的效果圖。

波音2010年公布的F/A-XX項目效果圖。

F/A-XX項目由美國海軍在2012年提出,波音和洛馬是兩個主要參與者,當時該項目被分為多個不同子計劃,似乎F/A-XX也由眾多子系統組成。隨後美國海軍也正式建立了自己的六代機NGAD項目,並可能延續了部分F/A-XX時代的設計思路。

波音2016年公布的NGAD項目效果圖

波音在2008年至2010年期間發布了多張無尾艦載機概念圖,這些圖片常被媒體用來誇張渲染美國六代機研發進度。波音發布的這些圖片也引發大量航空愛好者與獨立藝術家的興趣,它們隨後公布了眾多形態各異的藝術作品。不過波音自己在後續公布的效果圖中則沒有太大的改動。

MQ-28無人機

不過,由波音主導研發的MQ-28自主無人機,則被「戰區」認為可能是NGAD項目內的忠誠僚機候選方案之一,MQ-28「幽靈蝙蝠」此前一直在澳大利亞接受測試,澳大利亞也將是MQ-28的首個海外用戶。

此外,5月下旬,MQ-28被披露前往美國進行測試,波音拒絕透露測試的性質。

51區內的衛星圖像。

2022年年初,「戰區」還公布了一張圖片,聲稱是商業衛星在美國軍事禁區「51區」拍攝的圖像。畫面顯示51區一處神秘機庫旁,停著一架三角翼飛行器。「戰區」分析,這架飛行器大約長約65英尺(約20米),寬50英尺(約15.4米),採用翼身融合設計。媒體認為這架神秘飛行器很可能與NGAD項目驗證機有關。

是否意味美國航空工業獲得重大突破?

雖然臭鼬工廠曾成功孕育了多款熱門型號,以「黑科技」和智能工廠知名,但並不意味著其設計工作是完美無缺的。如20世紀60年代,臭鼬工廠曾推出CL-1200戰機。雖然是F-104的升級型號,但由於洛馬錯誤預判了下一代航空技術的發展方向,將CL-1200打造為傳統的「高空高速」戰機,最終敗給了YF-16、YF-17為代表的新一代飛機。最終,CL-1200因項目預算嚴重超支被迫下馬。

雖然F-22和F-35也都是臭鼬工廠的「招牌」產品,但對於其最主要客戶美國空軍來說,其設計上的超前難掩項目管理的混亂和成本超支的缺陷。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多次表示,六代機要吸取F-22與F-35項目的經驗教訓,不能再因盲目追求性能而導致成本無節制攀升。

在這一型號正式披露之前,臭鼬工廠通過這一神秘剪影所透露的具有價值的細節其實相當有限。這種故作神秘、引人遐思的舉動更像是一種針對潛在客戶的市場造勢,目的是在此後持續的招投標工作中為洛馬爭取更多利益和更大份額。

排版:陳奕煊

策劃 | 文案:積羽沉舟

編審 | 監製:武晨、王蘭

看航空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點擊卡片即可獲取全文

美空軍六代機項目啟動招標,力求避免重蹈F-35的」覆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c31e663d616adacc290c9b8f4c283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