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失敗的機槍戰術探索,俄國M1905型牽引式堡壘機槍

2022-07-01     櫻桃談娛樂

原標題:早期失敗的機槍戰術探索,俄國M1905型牽引式堡壘機槍

馬克沁機槍改變了戰場,但這種變化不是突然之間產生的,也有一個過程,人們驚嘆於機槍超高射速的同時,也在考慮這種新式武器應該怎麼運用到戰場上,著名的交叉射擊、超越射擊就是很成功的戰術,有成功就有失敗,當年俄國的牽引堡壘機槍就是不成功的探索。

俄國在19世紀後期決定購買馬克沁機槍用於作戰,在1895年5月打算從英國購買機槍並用來安裝到西部的要塞中,這些機槍可不便宜,當時每挺機槍差不多要花2830盧布(當時盧布還很值錢),更何況還有子彈消耗,因此第一批只購買了174挺,後續談判獲權自行生產(自產版本造價包括付給維克斯公司的費用也只有1700盧布)。

1895年購買的這一百多挺機槍全部是安裝了小型兩輪拖車架的型號,這批機槍進行了兩種類型的戰術探索,一部分是配發給步兵組建機槍連用於機動作戰,大概就是人們在影視作品中看到士兵拖著機槍推進的那種戰術,還有一種裝備M1905牽引式堡壘機槍的騎兵機槍連。

堡壘機槍的出現有它的實際考慮,騎兵和步兵不同,他們更加注重高速作戰,如何讓威力巨大的機槍跟上騎兵的推進步伐呢?

堡壘機槍與更早的牽引式加特林機槍類似,機槍被安裝在更大型的兩輪拖車上,木製的車輪直徑約1.22米,車寬1.26米,它的牽引杆長約1.6米,停止時放下用於穩定,杆上有一個為射手準備的座位。

武器當然就是一挺馬克沁機槍,它安裝有所需的彈藥箱和水箱,火線高度約1米,機槍俯仰角度在-15°~15°,水平射界比較窄,大約40°,這麼窄的射界原因就是裝甲盾牌,堡壘機槍有一面尺寸很大的矩形裝甲板提供正面保護,可以保護射手免遭輕武器傷害。

堡壘機槍安裝上盾牌等部件後全重將近300千克,重量大概相當於牽引一門中小口徑的野戰炮,機槍日常用馬匹牽引行軍,尤其是迂迴包抄打擊敵人側翼,作戰時因地制宜選擇陣地部署,也能靠馬匹牽引轉移陣地,它的結構不允許邊走邊打。

這種機槍運用方法確實考慮到了騎兵部隊的現實情況,不過它在測試中表現不怎麼樣,軍隊反映它靈活性差,拖車只適合緩慢行駛,跟不上騎兵部隊的速度,堡壘機槍太高大,它立在戰場上簡直就一塊靶子,有炮盾保護也相當危險,從固定陣地掛上馬匹轉移聽起來很簡單,實際上當以連為單位作戰時這個過程還是有點費事,就這麼短短几分鐘的時間已經足夠被對面的機槍打成篩子了。

其實並不是堡壘機槍這種思路有問題,主要是有關技術不靠譜,無法實現機槍的快速行軍和作戰,不過俄軍也有收穫,那就是驗證了專門的機槍連在戰場上的運用。一戰期間俄軍使用更大型的4輪馬車搭載機槍,它不用停車部署,就像火力支援車一樣可以邊跑邊打,這種戰術在當時很成功。

至於堡壘機槍當然就被淘汰了,俄軍經過測試認為三腳架和帶小輪的拖車更適合重機槍,這種思路也影響了後來的蘇軍,相關影視作品中經常看到蘇軍拖著機槍轉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c109f5d2c202a49da429b2090b7df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