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望平濱河路,有這樣一家飲品店,通過香料與咖啡的融合,為前來品嘗的顧客創造極致的味蕾體驗。拿其主推產品之一「月見」來說,其結合了辣椒、青花椒,黑芝麻與咖啡牛奶,在給人清爽感覺之餘,保持了咖啡的風味,達成味覺上的奇妙的平衡。
圖1:香料傳奇 來源:受訪者
這家名為「香料傳奇」的飲品店,竟然是專注農業的海晟隆公司旗下的一個餐飲品牌。近期,35斗採訪了成都海晟隆農業發展公司總經理姚普,請他為我們講述海晟隆30年關於食品安全的故事。
一、起源於農產品收購站,開始為雀巢供應辣椒
1991年,公司董事長朱惠君和朋友一起來到青島做農產品的貿易,其中一樣產品便是辣椒,這也是朱惠君女士首次接觸辣椒。彼時的海晟隆還是作為一個農副產品收購站出現。
在產地,百姓種植辣椒,由收購站統一收購、晾曬、挑選,並運送至青島港口進行辣椒的出口貿易,韓國是當時最大的辣椒市場——韓國人愛吃泡菜,並且對於辣椒品質的要求非常高。當時山東產的益都椒頗受韓國人喜歡,辣度適中,顏色深紅,色素含量高,韓國人通常會選擇在山東採購辣椒。
1997年,海晟隆接觸到了雀巢公司。姚普告訴我們,公司在剛開始接觸辣椒出口的時候就合作到了國際上頂級的食品公司,頂級公司對於產品的質量要求非常高,這也是海晟隆一直到現在都死磕產品質量,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的原因。
圖2:海晟隆辣椒製品 來源:受訪者
當時雀巢正在國內尋找原料合作方,需要的是陝西的辣椒品種,通過朋友介紹,海晟隆和雀巢建立了聯繫。在溝通後,團隊開始嘗試做線椒(辣椒品種)的供應,並在當時為雀巢在國內建立了唯一的辣椒基地。自97年始,到2022年,海晟隆作為雀巢公司的唯一中國辣椒供應商,已供應了25年的辣椒原料。
圖3:2010年巴黎SIAL食品展 來源:受訪者
2000年開始,海晟隆以輕資產運營為主。團隊拿訂單,找工廠接收訂單,並加工成需要的成品再進行出口。隨著更多的工廠建立起來,韓國在國內的招商引資又吸引了大批的企業進來,大家追求的是「量大、快速,品質差不多就行」,因此當時工廠所生產的辣椒品質常常難以達到客戶高標準的要求。
2002年,青島海晟隆食品公司在青島的膠州正式成立,運用雀巢的管理體系培訓員工,員工們都非常熱愛辣椒行業和自己的企業,時至今日還有許多20年的老員工陪伴海晟隆一起成長。
圖4:青島海晟隆食品有限公司 來源:受訪者
二、市場導向的生產模式,全產業鏈去除「不確定」
在與國際頂級公司的合作中,海晟隆逐漸建立起高標準的生產體系。「跟這樣的企業接觸,你會覺得自己真的一直是在做實事。」姚普說。
2018年,團隊在成都進行了國內農業產業鏈新的布局,陸續成立農業發展、農業科技、餐飲管理、培訓服務等板塊的多家子公司及合資公司,其中農業發展公司以業務為主,科技公司主要從事新品種的研發。姚普表示,選擇成都,第一是因為四川省對於辣椒的需求遠遠大於供給,因此在當地開拓辣椒市場比在其他地方更容易賣掉。第二是成都對於辣椒品種和創新需求多。團隊的研發業務是以市場為導向開展的。「我們先看市場的需求,再去研發適合需求的品種,種植我們需要的產品,併流通至市場。」姚普說。
通過和行業里的尖端企業合作,團隊在19年先後成立了農業區塊鏈公司和人工智慧領域的智慧化農業公司。「我們覺得很多信息是不可以被調整的,比如在打農藥這件事上,是什麼就應該是什麼,不然結果就會不可控。」姚普提到,後期團隊準備將區塊鏈技術加入整個公司的農業產業之中。
圖5:海晟隆全程追溯體系 來源:受訪者
目前,智慧農業通常藉助大棚實現,一是更加可控,二是能夠更清晰地進行展示,但海晟隆更專注大田上的智慧農業。「我們在大棚智慧農業的運營上肯定沒問題,但我們更關注大田。因為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可能都建上大棚,所以我們要考慮到老百姓如何在大田下種出更好的產品,這是我們關心的東西。」姚普說。
公司的一個重要理念是禁用「差不多」和「不確定」,品質管控從田間地頭開始。從田間地頭,到採購管理,到進入工廠後的檢驗,再到進入生產加工線前的再次核查,團隊通過反覆核查確認產品百分百沒有問題。全產業鏈的設計,也是為了更好地控制上游和下游,去除整個生產過程中的任何不確定性。
按收入來說,公司在出口業務上的收入處於逐年增長狀態。除了辣椒,公司產品還包括大蒜、香料、生薑等等,銷往歐洲、美洲、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地。公司的生產加工是嚴格按照FSSC22000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標準執行,農業種植按照Global GAP《全球良好農業操作規範》標準執行,以確保質量達標。公司從2021年8月開始著手國內原料供應,並接觸到了一些線上的業務,例如為美團供應大蒜和辣椒,一天能供應10萬斤以上。
圖6:成都GLOBAL GAP高標準農田示範基地 來源:受訪者
2021年8月,團隊開啟了「香料傳奇」創意飲品店的試營業,將香料與咖啡進行創意結合,香料有無辣辣椒粉、肉桂、八角等,甚至包括更多平時少見的香料,飲品店在試營業15天便排到成都咖啡店點評榜單前十。通過以這樣年輕時尚的方式與消費者溝通,海晟隆傳遞著公司關於農業、食品安全的理念。姚普提到,下一步,團隊預計做香料與中國茶的結合,將團隊認知中的好東西與大眾喜歡的東西做跨界的融合。
三、研發是核心,海晟隆擴大產業版圖
提到農業發展的未來,姚普認為,從環境來說,會是一個井噴式的發展階段。越來越多的企業會參與到農業這個產業里來,但是很多企業介入的更多是下游。同時資本最看重的也是農業的下游,因為它可以更快地見成效,但上游得有人做,這就是海晟隆做全產業鏈的原因。「一方面是為了自己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企業關注到全產業鏈,關注到上游。」姚普說。
團隊希望做到「田間到舌尖」,在產地倉就能做出符合市場的產品,產品可以直接對接終端的需求方,從而節省更多的成本,將利潤空間給到更需要的老百姓。姚普提到,公司正在減少中間環節的損耗,做到田間直連餐桌。
提到遠期規劃,團隊計劃將更多的時間放在研發上,建立自己的研發中心、育苗中心,建立全流程的標準化管控體系和線上線下的物流體系。在餐飲方面,除了以咖啡為載體的香料傳奇,團隊計劃打造茶餐廳、老年餐廳、體驗農場等線下場景,讓更多的人接觸到公司的好產品,了解到食品安全是如何去把控,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