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50年代,這一時期直升機設計界似乎很中意輕型、超輕型直升機,先後有多款這類裝備出現,不過它們的命運基本相同,能服役的非常少,美國XH-26微型直升機就是其中一員。
XH-26是美國陸軍航空兵與空軍共同提出的一個項目,與其他國家類似裝備差不多,軍隊希望直升機可以進行通信、觀察等任務,它能摺疊運輸,可以由更大型的飛機整個空投,用於營救那些深處敵後的跳傘飛行員等,而且人們還希望它能在民用領域打開銷路。
飛機本身主機體為一個小型的錐形結構,駕駛員就直接坐在裡面,他的正面和兩側有大面積的窗口,視野非常好。
飛機沒有採用傳統的活塞發動機或者渦輪軸發動機,而是採用了非常少見的XPJ49-AH-3脈衝發動機。脈衝發動機沒有活塞發動機那樣輸出動力的軸,它和火箭發動機相似,點火後產生推動力,此類發動機一般用於亞音速靶機,二戰時也曾用於V1飛彈。
正是因為發動機的此種特性,所以它實際上是安裝在螺旋槳槳尖上,點火後推動兩葉螺旋槳轉動。不過脈衝式發動機在靜止時不能點火,它需要進氣口的空氣達到一定速度後才能正常點火併維持燃燒,從而產生持續的推動力,因此飛機上儲存有壓縮空氣,可以用來事先驅動旋翼旋轉,達到一定速度後再點燃脈衝發動機。
這種驅動模式的好處就是飛機沒有傳統直升機那樣強大的扭矩,不需要結構複雜的變距尾槳結構平衡飛行姿態,錐形機體後方有一條小小的尾梁,中段有一副V型尾翼,末端有一副小小的螺旋槳用於方向控制,該螺旋槳採用皮帶傳動,動力源應該來自主旋翼。
飛機起落架為三點式,不過對於這樣一款小型飛機來說也無所謂了,換成滑橇式也照樣使用。
飛機整個重量非常輕,空重只有約135千克,摺疊後可以放進一個5英尺×5英尺×14英尺的貨箱裡,裝進貨箱後重320千克。摺疊存放後的直升機可以用吉普車等輕易拖曳行駛,也能掛上降落傘用於空投,2人的情況下可以在20分鐘內完成飛機的組裝。
XH-26最大的缺陷就在於其動力系統,脈衝發動機運行時會產生巨大的噪音,二戰時的V1飛彈也被稱為「嗡嗡彈」,就是由於發動機的噪音,XH-26的噪音水平同樣不低,飛機本身輕巧,各項性能指標無法和常規直升機相比,因此戰場生存能力堪憂。更重要的是在槳尖安裝了脈衝發動機後,影響螺旋槳的自旋,當飛機因故障失去動力時無法入自旋著陸降低傷害,只能重重地砸向地面。
原本飛機已經通過了陸軍航空兵和空軍的飛行測試,還有人曾打算用衝壓發動機替換脈衝發動機,但是綜合考慮了飛機可能出現的故障以及成本,該項目最終被放棄。
XH-26直升機空重135千克,長3.73米,高1.88米,主旋翼直徑8.23米,機組1人,最大飛行速度135千米每小時,最大航程168千米,最大飛行高度213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