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倉式減持"套現51億 老百姓大藥房為何不跌反漲?

2019-07-25     匯通研究所

A股又現"清倉式減持"!

7月23日收盤後,老百姓發布公告稱,收到第二大股東澤星投資出具的《減持計劃告知函》,澤星投資計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及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合計不超過8533.87萬股,即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9.78%,股份來源為老百姓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前已發行的股份。

而澤星投資目前合計持有老百姓股票8533.87萬股,也就是說,澤星投資將進行"清倉式減持"。

圖片來源:老百姓公告

受此消息影響,7月24日,老百姓股價低開4.31%,隨後迅速拉升,盤中漲幅一度超過8%,截止收盤,老百姓上漲1.90%,報收60.12元/股。

外資12年獲利12倍

值得一提的是,澤星投資對老百姓的投資長達12年,並最終換來了不菲的收益。

資料顯示,澤星投資只是一個投資平台。根據老百姓的招股說明書,EQT Greater China II Limited基金通過一系列特殊目的公司間接持有澤星投資99.30%的股權。而EQT是一隻2006年成立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總承諾出資額為5.35億美元,專注於股權投資業務。EQT背靠瑞典私募股權公司殷拓集團,殷拓集團的背後則是全球知名投資機構——瑞典銀瑞達集團。

作為老百姓的發起人股東,澤星投資的初始成本比較低。2007年,老百姓股東陳秀蘭、石展分別以1.62億元和1381.39萬元的價格將其持有的老百姓前身"老百姓有限"25.567%、2.18%的股權轉讓給澤星投資。與此同時,澤星投資以美元現匯摺合成2.47億元對老百姓有限進行增資,認購公司新增的389.47萬元註冊資本,而這筆認購資金來源於澤星投資的母公司EQT。2010年,澤星投資又拿出890.7萬元受讓老百姓有限的部分股權。2011年,老百姓有限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

在這個過程中,殷拓集團以其控制的澤星投資向老百姓投入資金共約4.32億元。通過數次增資,澤星投資在首次公開發行(IPO)前持有老百姓46.42%的股權,IPO後降至34.77%,以財務投資者的身份雄踞老百姓第一大股東的位置。

數據來源:老百姓招股說明書

2017年下半年,老百姓進行了一次定增。定增完成後,澤星投資的持股比例下降至32.58%,成為老百姓的第二大股東。

需要注意的是,這已經不是澤星投資第一次減持了。根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時的承諾,澤星投資的持股在2018年4月23日解禁。

老百姓之前披露的公告顯示,澤星投資在2018年7月25日至11月19日期間,曾以每股59元至78.47元的價格累計減持750.2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63%。如果以期間內老百姓的股票交易均價61.43元/股計算,這次澤星投資共套現約4.61億元。

而這第一次的減持就足以基本覆蓋澤星投資的投資成本。

截止7月24日收盤,老百姓的股價為60.12元/股,如果按此計算,澤星投資這次的減持市值約為51.31億元。再加上之前減持的4.61億元,澤星投資預計累計套現近56億元,與12年前4.32億元的總投資額相比,澤星投資的總體投資獲益約12倍。

預計對公司經營影響不大

對於減持的原因,老百姓在公告中表示,是"因股東經營發展以及資金需要"。與大部分A股上市公司"清倉式減持"的股東不同,澤星投資的這次減持也可以理解為履行承諾,而不是重大利空,老百姓今天的股價走勢也從側面證明了這一點。

在老百姓上市時,澤星投資曾承諾:"本公司擬在鎖定期滿後開始減持所持的老百姓股份。本公司將根據證監會、交易所關於股東減持的相關規定,結合市場情況,綜合考慮各方利益,儘量採取對市場影響較小的方式,在鎖定期滿後兩年內減持所持全部老百姓股份。"

2018年4月23日,澤星投資的持股開始上市流通。按此估算,澤星投資需要在2020年4月24日前完成清倉,距今只剩下9個月時間。

公開資料顯示,老百姓是做藥房連鎖店的,主要通過自有營銷網絡從事藥品及健康相關商品的銷售,經營商品包括中西成藥、中藥飲片、養生中藥、健康器材、健康食品、普通食品、個人護理品和生活用品等品類。除藥品零售外,老百姓還兼營藥品批發與製造(主要為中成藥及中藥飲片製造),同時大力發展DTP專業藥房、中醫館和電子商務O2O等業務。

2018年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老百姓構建了覆蓋全國19個省共計3864家門店的營銷網絡。其中,直營門店3289家、加盟門店575家,經營的商品品規達到5.9萬多種。

業績方面,老百姓上市後,業績增長穩定。2017年以來,老百姓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始終保持兩位數的同比增長速度。2018年,老百姓實現營業收入94.71億元,同比增長26.26%,扣非歸母凈利潤4.16億元,同比增長20.22%。到了2019年一季度,老百姓實現營業收入27.27億元,同比增長23.37%;扣非歸母凈利潤1.46億元,同比增長16.01%。

數據來源:Wind

行業方面,由於受到資本熱捧,我國藥店行業的連鎖化率和集中度持續提升。2018年,我國的藥店連鎖化率達到51.8%。銷售額前100位的藥品零售企業門店總數達到58355家,占全國零售藥店門店總數的12.9%;銷售總額1232億元,占零售市場總額的30.8%,同比上升1.7個百分點。

而美國前三大連鎖藥店(CVS、WBA、RAD)的總市場占有率超過77%,遠遠高於目前國內連鎖藥店的市場集中度。所以在集中度提升方面,我國的連鎖藥店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另外,醫藥領域的部分改革政策也給連鎖藥店帶來了利好。例如,受到"帶量採購"的影響,處方藥可能加速外流,而藥店則成為最大受益方。市場分析認為,以往的醫改政策並不能解決"以藥養醫"的核心利益。但是,這次"帶量採購",直接採用最低價中標的方式,一方面醫院的主動選擇權被醫保局取代,醫院的主觀能動性降低;另一方面,藥價大幅降低,藥企沒有利潤空間給予醫生原有回扣。這樣一來,醫院的藥房將從原來的"利潤中心"逐步轉化為醫院的"成本中心",醫院為了提高周轉率,可能會將處方外放。

同時,在二級市場上,資金對藥店行業的上市公司也比較青睞。2019年以來,北上資金持續增持老百姓、一心堂、大參林、益豐藥房等個股。數據顯示,陸股通持有老百姓的比例不斷提升,從年初占流通股比例的0.79%持續增長至目前的1.16%。

數據來源:Wind

總體來看,這次"清倉式減持"雖然金額巨大,但是,從性質上而言,對於老百姓的正常經營似乎影響並不大。

作為投資者,我們必須意識到,任何股東都有獲利需求,如果上市公司和相關股東嚴格遵守規定,按照規則實施減持,則屬於市場行為,本身無可厚非。不過,這些減持計劃可以作為觀察重要股東和產業資本行為的一個窗口。

免責聲明:文中的信息均來源自市場公開消息,本平台對這些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立場,投資者需自行承擔據此操作可能導致的風險。交易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_iFKGwBmyVoG_1ZDXt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