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鹽鹼地上種櫻桃,當地老農說她瘋了,勸她別冒險,結果很意外

2020-01-06     鋤禾園

這些年來,人們對食品上有了一種較真。以前人們是吃得飽就行,而現在則是吃得好,吃的鮮。蔬菜要離地時間最短的,水果要剛從樹上摘的等等,注重水果的品質以及口感。

櫻桃,這種時令水果近些年隨著智利車厘子等洋貨壓境,在中國火了起來。而在西北,天旱少雨不利於莊稼的高產,可對於水果來講,可是難得的好氣候。以往人們吃到的櫻桃都是外地運來的,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尤其是人們需求的增高,鮮果的種植業漸漸打破了原來固有的地理地域界限,大膽的農民在不斷地嘗試著「南果北種」或「北果南移」。

在寧夏,火龍果、無花果、台灣青棗這些原本屬於熱帶的水果,都開始了試種,而櫻桃,自然也不例外的讓人種上了。夏娟就是寧夏賀蘭縣大櫻桃協會的秘書長,今年剛滿30歲。家裡都是農民,她原本的專業是石油與天然氣,但是從2014年開始,她就辭去了原本在西安高薪的工作,回寧夏創業了。

按說這櫻桃是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在冬季寒冷乾旱並且少雨的西北並沒有適宜櫻桃成長的環境,夏娟為啥就偏偏相中了櫻桃呢?

原來,寧夏的農民只是在大棚里種植一些茄子、辣椒、西紅柿等,對櫻桃等產品的種植並沒有啥概念。夏娟只是覺得原來的方法搞農業,附加值太低了,和繁重的勞動不成正比,所以打算引進新品種試種一下。而當地的鄉親們卻告訴她「櫻桃好吃樹難栽」,當地老農說她「瘋」了,尤其是在寧夏,種不活的,勸她別冒險。

可夏娟還是不信邪,2016年開始,創辦了合作社,在賀蘭縣洪廣鎮欣榮村的鹽鹼地上,種了枸杞、早春西瓜,以此來積累溫棚種植經驗,之後還種上了極其罕見的葡萄品種陽光玫瑰葡萄。

在此期間,她全國考察櫻桃種植,她一圈下來,卻發現在寧夏種植溫室櫻桃有著天然的優勢,因為這裡晝夜溫差大,所以種出來的櫻桃糖分會比較高,並且上市的時間還能提前。說干就干,她從大連農科院引進了2000株櫻桃苗,種在了自家的大棚里。

從這時候開始,她頻繁和大連農科院合作,並且聘請了相關專家對櫻桃苗的種植技術進行跟蹤和指導,並且除了她還善於依靠科技和網絡的力量,運用於農產品中。最初,她曾狗如果一套檢測農殘的機器,堅持為自己的水果蔬菜們檢查,還義務為周邊農戶的產品進行檢測。

她說年輕人干農業,就要和父輩有區別,要善於學習,要依靠科技,要善於利用網絡。

因為櫻桃相對於其他水果,有些嬌氣。夜裡溫度不能超過8度,白天溫度不能超過22度,在中午最熱的時候,如果掌握不好,稍微遇到一點高溫,就白忙活了。後來,她與寧夏大學農學院,運用水肥一體機和二氧化碳發生器等技術應用在大棚里。那段時間,也是夏娟一年裡最忙的時候。

櫻桃的引入,給當地帶來了很大的變化。以前很多人不敢相信寧夏還能種櫻桃,於是當地的休閒觀光農業得到了發展,人們絡繹而至就為了看看櫻桃樹長什麼樣子。夏娟也因為敢於嘗試的闖勁,被當地的科技局納入了科技特派員隊伍,在賀蘭縣成立櫻桃協會後,又專門將夏娟聘為秘書長。僅在2018年,賀蘭縣的櫻桃共產出800公斤左右,凈收入十幾萬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W-wf28BMH2_cNUgHyM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