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單字縣,原屬山東

2019-09-03     滄海桑田史海沉鉤

河南省,位於我國中東部內陸地區,因歷史上大部位於黃河以南而稱河南,又因古屬「豫州」而簡稱「豫」。河南,古稱中原、中州,地處母親河黃河中下游,是我國早中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為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代名人輩出,境內名城、古縣眾多。河南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孕育了眾多的名城、古縣,其中千年古縣的數量不在少數,其所轄濮陽市范縣就為其一。

范縣,位於河南省東北部、黃河下游的魯豫兩省交界處,為地級濮陽市轄縣。范縣資源豐富,其地處黃河下游沖積平原,為農業大縣,有「中原米鄉」之稱,也是中原油田的油、氣主產區。范縣歷史悠久,建制史長達兩千二百多年,歷史上與山東淵源深厚,曾長期為山東轄縣。

范縣,地處黃河、金堤河之間,與台前縣一起構成了河南東北突出部,而台前縣原為范縣的一部分,兩縣原都為山東轄縣。范縣,西漢初置縣,有兩千二百多年的建縣史,設縣之稱隸屬於東郡,縣治位於今梁山西北,因南鄰范水而得名。兩漢時期,范縣均隸屬於東郡,南朝齊時被撤銷,隋開皇十六年復設,唐朝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范縣升為范州,此為范縣歷史上僅有的一次為州。

范州存在僅三年,唐武德五年范州就降為范縣,隸屬於齊州,貞觀八年(公元626年)范縣改屬濮州。兩宋、元、明及清朝初期,范縣均隸屬於濮州,清雍正年間散州不再領縣,范縣直屬於曹州府。山東歷史悠久,但其正式設省於明朝初期,范縣自山東設省後即為山東轄地,明朝時期其所屬濮州隸屬於山東西三府之東昌府,清朝時屬山東省曹州府。

范縣是著名革命老區,抗日戰爭時期為冀魯豫區核心區域,其中范縣顏村鋪更曾為冀魯豫區黨政軍機關駐地,現在,顏村鋪革命舊址已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國後,范縣隸屬於平原省濮陽專區,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銷,原屬山東的范縣改屬山東省聊城專區。建國初,范縣縣境變化很大,1956年,觀朝縣,濮縣同時撤銷,大部地區併入范縣,1958年至1961年莘縣也曾併入范縣。

1964年國務院為解決山東、河南間防洪問題進行了一次區劃調整,壽張建制撤銷,其金堤河以南地區劃歸范縣,范縣金堤河以北地區劃歸莘縣,其建制劃歸河南省,范縣自此改屬河南,到1974年台前從范縣析出,范縣縣域自此穩定。范縣劃歸河南後隸屬於安陽專區,1983年改屬地級濮陽市。

此外,范縣縣城在建國後也曾數次遷移,建國初其縣城位於今莘縣境內,為今莘縣古城,1957年縣治遷到櫻桃園,1964年范縣改屬河南後櫻桃園獨置於河南省境之外,因此當地一直有「全國一大怪,縣城在省外」的說法。1996年,范縣開始建設新區並於次年完成了縣治地搬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ID3Am0BJleJMoPMS0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