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喵喵叫是專為人類發明的?

2020-07-17     酷貓世界

原標題:貓咪喵喵叫是專為人類發明的?

鏟屎官們可能聽過貓咪各種各樣的叫聲,比如「喵嗚」、「米嗷嗷」、「米易」等等,大家可以看下下面的視頻,看看你聽過的貓咪的叫聲是不是都在裡面了。

請放大音量欣賞呦~

據統計,貓咪能發出一百多種不同的叫聲,或長、或短、或高昂、或低沉,大多數人可能以為這些就是貓咪之間溝通的語言。其實並不是,這些叫聲是貓咪為了和人類溝通而產生的!

瑞典某所大學的動物學科曾經進行過一項相關的實驗,實驗結果表明:成年貓咪發出喵喵的叫聲,並不是為了貓咪之間的交流,而是為了和人類交流,或者說為了引起人類的注意從而滿足自己的某種需求而產生的!

在貓咪幼年時期,小奶貓會對著貓媽媽喵喵的叫,以引起貓媽媽的注意,從而使自己獲得貓媽媽更多的關注,得到更多的食物和情感上的滿足,可以說是一種爭寵的行為。

當小奶貓慢慢長大,貓媽媽逐漸的就不再回應這種行為了,貓咪的這種爭寵行為也就慢慢消失了。

但聰明的貓咪很快發現,鏟屎官會回應它們的叫聲——大聲叫就能獲得食物,撒嬌的叫就能得到愛撫。於是,貓咪很快學會了跟人類溝通的方式:各種不同的喵喵叫。

而貓咪之間的交流,以聲音表達的主要有三種:

  • 「呼嚕」
  • 想必很多鏟屎官都知道,擼貓時如果貓咪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意味著貓咪錶示自己很舒服。當貓咪之間相處友好時,也會發出呼嚕聲,表示和小夥伴在一起很舒適。

  • 「嘶——哈」

這是一種警告、威脅的聲音,表示:滾遠點!再靠近我就要發動攻擊了!

  • 「嗷嗚哇吆喵(此處尖銳高音)......」
  • 當貓咪處於打鬥中時就會發出尖銳、高昂的嚎叫聲,當然,貓咪的打鬥不會像功夫電影那樣拳來交往的打上幾分鐘的套路,真正的打鬥往往幾秒鐘就結束了,而高昂的戰鬥咆哮也就那麼幾秒。

貓咪之間除了聲音以外的交流方式還有很多種:

  • 氣味交流
  • 每隻貓咪都有自己獨特的氣味,很多鏟屎官都遇到過貓咪亂撒尿的問題吧,這其中有一部分就是貓咪在用氣味標記自己的地盤,警告外來者:這是我的地盤!貓咪之間相互用頭部蹭來蹭去,是為了交換雙方的氣味,來表示友好,或者是表示從屬地位。

  • 耳朵交流
  • 耳朵向後貼向頭部表示貓咪正在害怕,或者在戰鬥中這樣可以保護自己的耳朵避免受傷。耳朵轉來轉去表示正在注意對方。

  • 尾巴交流
  • 高高豎起的尾巴表示歡迎交流;
  • 尾巴有力的啪啪擺動表示貓咪有些煩躁或者是戰鬥前的準備;
  • 尾巴輕快的擺來擺去表示對眼前的事物或遊戲充滿興趣;
  • 縮頭縮腦的把尾巴夾在兩條後腿之間,表示服輸了,害怕了。

  • 身體交流
  • 放鬆的時候全身軟成一灘,這就是「貓是液體」一說的由來;
  • 腹部朝上表示對對方的信任;
  • 緊張害怕的時候,背部弓起,背毛炸立,隨時準備逃跑;
  • 前腿伏地,頭部平伸,後腿弓起意味著要發動攻擊了。

鏟屎官們,貓咪語言的秘密你了解了嗎?

酷貓的微信眾公號: 酷貓世界

每天分享科學養貓的知識、貓咪飲食、常見病症處理、貓咪賣萌、搞笑視頻,關注我們一起( ̄︶ ̄) 漲姿勢!一起科學養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HNzYHMBiuFnsJQVTBV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