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水星是一款功能設計和產品邏輯獨特的陌生人社交產品。嚴格的匿名體系、基於話題的「秒拋」聊天模式、以及基於算法的匹配機制,都服務於產品的基本思路:「讓那些缺少社交場景,社交圈子和社交貨幣的人無壓力暢聊,滿足他們的社交需求。」
作者 | 劉浩川
生活節奏愈發加快,社交圈層日趨固定的當代生活,給陌生人社交賽道持續帶來新的創業機會。陌陌、探探、Soul等明星產品相繼出現。而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陌生人社交用戶規模達到6億數量級,仍有較大市場空間。
艾媒諮詢數據
在產品類型豐富的陌生人社交賽道,11月份新上線的陌生人社交產品「吐水星」仍體現出了十分獨特的功能設計與產品邏輯。在吐水星的社交體系中,所有用戶都屬於嚴格匿名的狀態,統一以星體名+編號的形式命名,如「飯糰星-S0816」。頭像也為統一設計的卡通怪誕風。
用戶與系統和他人展開交互的方式,也脫離了「陌生人社交」產品的常規範式。用戶第一次打開產品時,將直接進入與智能機器人吐小水的聊天介面。隨後幾乎所有與AI系統的交互都以和吐小水對話的形式展開。通過回答吐小水的問題,AI系統將逐漸獲取對用戶的認知標籤,隨後根據用戶性格類型向用戶匹配如「一大早看到前男友秀恩愛,好傷心」、「麵包和愛情哪個更重要」等聊天話題。
用戶展開對話的方式,同樣脫離了一對一對話的基本邏輯。對匹配的聊天話題,用戶有1分鐘的搶聊時間。「搶聊」後,3到10名用戶圍繞該話題組成了一個微型「聊天室」。在吐水星的產品體系中,60秒轉瞬即逝的話題被稱為「流星」,若60分鐘內無人加入「流星」或無人發言,「流星」將墜落。這構成了一個及時匹配又可能隨時分離的「秒拋」關係。基於「秒拋」關係展開的「流星」是吐水星內目前唯一的交流模式。
吐水星聯合創始人蘇大表示,無論是吐水星獨特的產品設計,還是其背後用戶與話題之間、用戶與用戶之間的算法匹配機制,都服務於讓更多用戶在陌生人社交中獲得陪伴與參與感。「讓那些缺少社交場景,社交圈子和社交貨幣的人無壓力暢聊,滿足他們的社交需求。」
吐水星產品介紹圖
據了解,吐水星團隊由一群連續創業者組成。蘇大介紹,2013年,團隊曾開發語音社交產品「比鄰」,最高積累到4000萬用戶並收穫兩輪融資。
曾經的社交產品創業經歷以及長期情感方向內容的創作帶來對粉絲社群內社交情感需求的觀察,讓團隊逐漸發現,在陌生人社交產品中,大量用戶的社交體驗處在一個較為尷尬的境地。
由外貌延伸出的照片是用戶在陌陌、探探中的首要「社交貨幣」。那些顏值不高,展示面不足的用戶,容易在該類型的社交產品中被忽略。而在相對不強調顏值的Soul中,也需要基於個人生活等大量現實中的社交貨幣展開交流。大量普通用戶希望進行傾訴或討論時卻遭遇了社交中的「挫敗感」。蘇大說:「市場現有陌生人社交產品對顏值不高,社交圈不寬的三四線城市年輕人並不友好。80%的用戶沒有獲得真正的社交愉悅感。」
蘇大認為,一個合理的社交可分為三個流程。首先是公平的被他人發現,之後能有共同的話題順利展開首次交流,最後逐漸實現傾訴與情感關係的連結。所以陽光普照的公平參與是社交中所需要的;其實真實世界中關係的建立:應該先有具體的事或話題為做引子,互動交流後再有更深的關係;而現有多數陌生人社交產品剛好相反,直接為了建立關係而建立關係,導致社交的效率與滲透率都不高!所以傾訴為主題的社交產品存在很大想像空間。
吐水星以星球作為產品的概念主題,通過「AI算法話題推薦+快速群聊」為產品核心,匿名與倒計時機制為輔助,快速建立內容與人,人與人之間的效率連結,實現高效的無壓力破冰,
基於一個具體話題而產生的「流星」讓用戶有了共同討論的基礎。蘇大介紹,「吐水星」內「流星」話題由用戶自行發起,鼓勵用戶分享情感、傾訴、吐槽等場景中生活中的小困惑。「如28歲就被說大齡剩女,有點難過」,「父母身體不好但又不想回老家工作」等,同時,若用戶自己暫時難以想出話題,吐水星由AI機器人幫助引導話題,可在用戶發起話題時推薦給用戶。
吐水星還在利用AI算法技術等手段打磨用戶與話題之間的匹配,真正實現陽光普照的分發機制,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被發現,被關照,被陪伴,讓社交效率提升10倍以上。蘇大介紹,話題內容端,AI系統會抓取不同話題進行語義分析,關鍵字拆解,情感理解,建立標籤。而在用戶端,通過行為數據,社會屬性,個性化測算,建立用戶的多維度標籤,內容與人之間的標籤顆粒度越多元,個性化推薦越精準。最終實現話題與用戶間以及用戶與用戶之間基於標籤相似度的匹配。
產品中最大的亮點在於,在限時「搶聊」的同時有「隕落機制」讓話題有「秒拋社交」的特性。袤則諮詢在《2020大社交趨勢觀察報告》中將「秒拋社交」定為2020社交領域的十大趨勢。限時參與的明確目標提升了用戶的社交參與感,不斷更新的話題則讓用戶持續獲得社交體驗。
而在展開話題的環節里,團隊發現,如果套用傳統社交產品二人私聊的模式,「小黑屋」式的「流星」設計以及純匿名的機制可能造成淫穢信息等大量社交噪音的出現,這可能給用戶造成極度的不良體驗。這曾是許多陌生人社交產品都會面對的現象。除了加強平台層面的內容監管及建立舉報機制,圖隊也希望在產品邏輯層面解決這一問題。
60分鐘限時聊天
最終,經過多輪測試產品砍掉了純私聊的玩法而上線了目前的3—10人小聊天室的模式。蘇大認為,這樣小群聊的模式有助於凈化討論環境的同時也有助於活躍討論的氛圍,增加觀點的豐富性。經過社群內的討論,用戶可自主選擇進行下一步的討論交流。
目前,吐水星生態內話題討論度進一步豐富起來。除了情感和生活狀態的話題,還有基於興趣的內容於吐水星中出現並有良好的討論情況。比如有用戶發起對《無人生還》等書籍內容的討論。
上線近1個月的吐水星在核心功能確立後目前仍處在對整體功能的優化與完善階段,同時用戶量在自然增長情況下也有了迅速提升,目前用戶留存和日活等產品數據均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蘇大表示,接下來有較強情感傾訴需求的用戶將是吐水星重點吸引的用戶群體,如情感類社群是其天然的流量池。同時,蘇大認為三四線情感需求用戶群體也有較強的表達與傾訴慾望,因為他們傾訴的需求高於「曬」的需求,這也可能是吐水星的潛在客群。這聯繫著吐水星的基本願景,讓更多用戶獲得真正的社交愉悅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GG5LnYBdHeNs4oxBJq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