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也越來越關注自己的養老問題,而養老金就成為了老百姓最為關注的民生。在這其中,對於退休的人員而言,自然是希望每年的養老金都大幅上漲。那麼,今年的養老金會上漲嗎?
養老金每年都會上漲
自2005年起,國家頒布了相關文件,規範性指出今後每年都會給退休職工調整養老金。今年是2019年,已經實現了15連漲。說到2020年,16連漲已成必然,今後每年也會繼續漲。因此,我們也不必太過於擔心養老金的問題。
那麼,上漲的幅度大嗎?
每年漲多少,每年都是由國家先公布一個人均調整水平,然後各地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地方性調整方案,報人社部和財政部審批後,再組織落實發放。
養老金的上漲水平要綜合考慮多項因素,如物價上漲水平、工資上漲水平、養老基金收支盈餘情況、自身經濟發展水平、財政情況、經濟大環境等。
其實每年國家公布的不是對應到每個人頭上的養老金上漲比例,而是各地人均養老金增加水平。具體到個人,有的人漲得多,有的人漲得少。
所以,養老金的上漲不是看政府的宏觀調控,而是對於當地的工資平均水平。
那麼,對於養老金的提升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享受到福利呢?其實不是,只有三種人可以享受到利益。
繳費基數大,年限長
在我們領取退休金的時候,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已經達到了退休的年齡,而另一個,則是已經支付了最少十五年的社會保障金。而這兩項,缺一不可。而社會保障金不僅僅是支付,只要社會保障費用在退休前支付,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金額也會增加,退休人員將獲得更多的利益。
高齡退休人員
因為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其實實施的時間並不算太長,這也就導致了很多高齡的退休人員無法享受到國家的退休政策,一些企業也不會替他們繳納保險。因此,為了照顧這一特殊的群體,我國在2015年起,就將資源政策相對應的傾斜他們。而在調整後,這一類人也將受益於養老金的調整。
工作條件惡劣以及偏遠地方
在很多工作條件惡劣的地方,例如煤礦場,都不會給工作人員繳納過多的養老保險。無獨有偶,在一些偏遠的山村,也沒有繳納養老保險的意識。因此,這些人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可能相對較小。政府也充分的意識到了這些問題,為了縮小養老金之間的差距,不但在日常的生活中對其提供更多的關心與慰問,在養老金的調整方面,更是對其傾斜照顧的更多。
綜上所述,小編認為,在日常的生活中,繳納足夠的養老金是必要的,而你的工作環境也決定了你可以享受到怎樣的養老福利。因此,我們要時刻的注意國家政策傾斜,免得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後果。各位看官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