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出人命了!愚昧地坐月子何時是個頭?

2019-09-26     阿旺說牙

前段時間,山東產婦三伏天「坐月子」中暑身亡慘劇讓人觸目驚心,剛生完寶寶,等待她的應該是和孩子相處的歡樂。

可是因為無知,只能以悲劇收場!



坐月子

在中國流傳了數千年,老一輩都說:月子是女人的第二次重生,是改變體質的最佳時機。想要以後身體好,就要乖乖聽話,不能洗澡不能洗頭不能刷牙不能下床不能吹風不能提重物……這些不能要統統做到!否則以後哪裡不舒服,吃虧的是你自己。

這些話連我沒生過孩紙的都聽著耳熟!嚇~之前身邊的朋友坐月子抱怨的時候,我當時對這方面沒有關注,也沒接收過這方面的科普,只能對她們報以同情,以及對自己以後坐月子的恐懼……

我不大看新聞,這「產婦捂月子中暑身亡」的消息是從由婦產科醫生撰寫的坐月子科普文得知。被強烈得科普一番的我,不僅僅震撼於這消息,更觸動到我的是自己的無知。同時,又很慶幸自己能夠接收到這麼重要的訊息。



和大家分享幾個要點:


坐月子,可以使用空調或風扇,只要不對著人直接吹,定時開窗通風就行。

只要保證洗浴場所溫度適宜,可以洗熱水澡,建議淋浴。

可以吃鹽!可以吃鹽!可以吃鹽!重要的事情要強調!如果讓一個吃貨每天喝著沒味道的湯,沒味道的菜,產後抑鬱我想是跑不掉了。(這段好像是對自己講的,捂臉~)專業人士告訴我們,只要是沒有毒,想吃什麼吃什麼,鹹淡適宜,適量且營養均衡就行。

躺床1個月?Say no!易發生下肢靜脈血栓以及肥胖等。身體允許,產後儘早下地活動。


接收到這麼棒的科普,真的非常感謝。作為女生大多不可避免要經歷生孩子這個鬼門關,真的太過不易。挺過來後,真的很需要這些科學知識保駕護航。

今天作為一個女生,我有把我接收到的重要訊息傳遞的衝動,讓仙女們得知避免慘劇。作為一位牙醫,我也想在自己領域上為仙女們產前產後口腔保健做出一份小貢獻。

我國很多地方有「生一個娃,掉一顆牙」之說,傳統習俗認為,產婦刷牙會引起牙痛病。


但事實恰恰相反!多少仙女秉持老傳統,堅持不刷牙。一個月後,發現自己多了好多蛀牙,或者感覺牙齒有點松,或者之前牙不會敏感現在怕冷怕酸得很。之前有接診一位年輕的仙女,吃驚她戴活動假牙已經好幾年了,說是生完孩子牙齒掉了很多……心疼她的顏值……

為什麼呢?「坐月子」期間提倡產婦多次進餐,食物殘渣存留在牙齒的機會增多。不刷牙的話,食物殘渣仍然留在口腔內、牙縫裡,在細菌的作用下,發酵變成酸性物質,腐蝕牙齒,使齲齒、牙周炎、口腔炎等發病率大大增加,口腔感染也是產褥感染的來源之一,甚至因鏈球菌感染誘發風濕熱、腎炎、心臟病。就其防病方面來說,產後刷牙比產前刷牙更為重要。



知識點!!!產婦在月子期間以及孕期的口腔保健方法:


在孕期注意攝取鈣營養,保持口腔衛生,避免使牙齒受到損害;

養成勤漱口的習慣:產婦每次吃完東西都要用溫水漱口;

養成天天刷牙的習慣:刷牙前要用溫水將牙刷泡軟,每天早上和臨睡前各刷 1 次

養成選用含氟牙膏的習慣:選用含氟牙膏主要是抗微生物作用,從而起到防齲,減少菌斑與牙石形成以及脫敏的作用。

另外要強調的是,孕前一定要把口腔檢查和口腔治療列入準備事項,這非常重要。


對於牙病,只能在妊娠中期(4~6月)相對安全的時間治療,其他時間只能忍著了……

而有時候智齒偏偏就是要在孕期刷存在感,遇到最多的就是孕期得智齒冠周炎,這時候誰也不敢去拔牙……有些准媽媽為了儘量少服抗生素或怕就醫,炎症擴散,導致鄰近間隙感染,張口受限,甚至引起早產或提前剖腹產。這點真的要跟仙女們強調下~

所以建議孕前3~6個月把智齒、蛀牙等問題統統解決。


孕期最常見的症狀是牙齦紅腫出血,即妊娠性牙齦炎,是雌激素體內的反應。如果孕前就有牙齦炎或者牙周炎,那麼在懷孕期間加重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在常規治療難以開展的情況下,孕婦會非常痛苦。嚴重者會出現牙齦的瘤樣增生,導致妊娠期牙齦瘤。為了避免孕期過度緊張和口腔手術可能引起的菌血症對胎兒的影響,醫生一般不會給孕婦做手術。

但其實在懷孕前,如果做好全口腔超聲波潔治(洗牙),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及刷牙次數,徹底治療好牙齦炎,牙周炎,則孕期的牙齦出血、增生、牙齦瘤完全可以避免。

最後,接收到保健信息的仙女們,希望在這段特殊的時期里,能「踢走口顧之憂,享受好孕時光」~

我不是薛之謙,我是黃晶晶,我的心愿是世界健康~Biu~Biu~


作者 簡介

黃晶晶

修復碩士研究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A8qa20BJleJMoPMVty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