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Unsplash
芥末堆文 9月21日,北京市教委發布《北京市「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全市學前三年入園率保持在90%以上,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0%,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50%以上。
支持幼兒園舉辦2—3歲托班,整治民辦園使用公辦學校名稱
文件明確,要優化學前教育資源布局,鞏固普及普惠成果。結合三孩生育政策實施和區域實際,及時修訂和調整居住社區人口配套學位標準;鼓勵有條件的區探索實施學前教育服務區制度;優化資源結構,滿足多元化需求;鞏固治理成效,嚴格小區配套園建設使用,進一步健全城鎮小區配套園建設管理制度,應移交產權的要及時移交區教育行政部門,小區配套園原則上建成公辦園,確保提供普惠性服務;加大資源統籌,積極支持幼兒園舉辦2—3歲托班,支持有條件的職業學校增設嬰幼兒照護相關專業並提升培養質量。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在滿足3—6歲幼兒入園的基礎上,利用空餘學位開設托班招收2—3歲幼兒。
提升學前教育治理能力,健全管理體制機制。具體包括,健全經費投入與成本分擔機制,動態調整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建立財政補助政策與收費動態調整機制;深化治理不規範辦園行為,重點對存在危房、「三防」不達標等安全隱患及園長和教師不具備規定資格等不規範辦園行為進行動態督查,對出現虐童、體罰及變相體罰等嚴重師德失范行為的幼兒園,年檢實行一票否決,清理各類無證園,對幼兒園名稱中包含外語詞、外國國名、地名,使用片面強調課程特色或帶有宗教色彩的名稱,以及民辦園使用公辦學校名稱或簡稱等進行持續動態清理整治。同時,要優化學前教育規範管理機制,強化幼兒園安全保障工作。
消除「大班額」現象,鼓勵高校增加學前教育專業招生計劃
推動學前教育內涵建設,促進園所全面優質發展。一是深化幼兒園教育改革,引領保教實踐提質增效;二是完善全覆蓋學前教育教研體系,服務教師專業發展、教育實踐與管理決策;三是持續改善辦園硬體和軟體條件,提升幼兒園服務能力,重點化解和消除「大班額」現象,伴隨兒童成長推動男女分廁或分時如廁;四是加大對薄弱幼兒園扶持力度,堅持各類幼兒園協同發展。
此外,創新學前教育隊伍建設,提升幹部教師能力素養。努力改革幼兒園教職員工配備方式,鼓勵高校增加學前教育專業招生計劃,根據事業發展需要穩步擴大相關專業招生規模,保障教師、保健醫等專業人才供給。探索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增加特殊教育專業課程,堅持各類幼兒園教職員工分層分類全員培訓制度,突出實踐導向。
同時,不斷提高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確保教師工資及時足額發放、同工同酬。民辦園要參照公辦園教職工工資收入水平,合理確定相應教職工的工資收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9bd3a8692c48418fe2654edbcbaad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