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先生今年67歲,因為動作越來越慢就診於多家知名三甲醫院,最後確診為帕金森病。
當王老先生出現在我的診室時,仍然心懷不解,「我都沒有手抖,怎麼會是帕金森病呢?」大概和王老先生懷有一樣疑惑的還大有人在。
因為手抖是我們對帕金森病的第一印象。那麼沒有手抖就不是帕金森病嗎?
答案是:非也!
手抖在醫學上稱為震顫。70%以上的帕金森病患者都有靜止性震顫的特徵性表現,而且往往為首發症狀。也正因如此,手抖給大家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但是,手抖並不是帕金森病的必備症狀。
帕金森病有三大核心症狀,即運動遲緩、肌強直、靜止性震顫。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三大核心症狀的表現及簡單的檢測方法:
No.1
運動遲緩:即運動緩慢和在持續運動中運動幅度或速度下降(或者逐漸出現遲疑、猶豫或暫停)。
檢測方法1:手指敲擊
被測試者大拇指與食指儘量打開,並以最快的速度拍打10次。雙手分別測試,評估動作的速度、手指打開的振幅大小、有無動作遲疑或是停頓,以及是否有手指打開的振幅越做越小的趨勢。
檢測方法2:手掌運動
被測試者手握拳頭同時手肘彎曲手心面對測試者,請被測試者手掌儘量張開並以最快的速度連續手掌握緊、張開10次。雙手分別測試,評估動作的速度、手掌打開的振幅大小、有無動作遲疑或是停頓,以及是否有手掌打開的振幅越做越小的趨勢。
檢測方法3:腳趾敲擊
請被測試者舒適地坐在有靠背及把手的椅子上,並將腳跟置放於地上。然後請被測試者儘量以最大幅度及最快速度腳趾拍地10次。雙腳分別測試,評估動作的速度、腳趾距離地板的振幅大小、有無動作遲疑或是停頓,以及是否有腳趾拍打的振幅越做越小的趨勢。
檢測方法4:足部拍打
請被測試者舒適就坐並將雙腳放於地上,然後請被測試者儘量以最大幅度及最快速度將腳抬高跺地拍打10次。雙腳分別測試,評估動作的速度、腳距離地板的振幅大小、有無動作遲疑或是停頓,以及是否有腳跺地的振幅越做越小的趨勢。
No.2
肌強直:即當患者處於放鬆體位時,四肢及頸部主要關節的被動運動阻力增高。
檢測方法1:路標手
令被測試者將雙肘置於桌上,前臂與桌面垂直,要求兩臂及腕的肌肉儘量放鬆。正常人腕關節與前臂約有90°的屈曲,而帕金森病患者則保持伸直位置,儼如鐵路上樹立的路標,稱為「路標現象」。
檢測方法2:頭墜落實驗
被測試者仰臥於床上,快速將其頭下的枕頭撤離時,帕金森病患者的頭部常緩慢落下,而非迅速下落。
No.3
靜止性震顫:即肢體處於完全靜止狀態時出現4-6Hz震顫(運動起始後被抑制)。
檢測方法
請被測試者靜坐於椅子上10秒鐘,雙手靜置於椅子扶手上,同時雙腳舒適的置於地板上,分別觀察四肢、嘴唇和/或下巴有無靜止性震顫,以及震顫的幅度和持續的時間。
講完了帕金森病三大核心症狀的表現和檢測方法,您能猜出誰是帕金森病的必備症狀了嗎?
答案是:運動遲緩。
2015年國際帕金森病和運動障礙學會以及2016年中國帕金森病的診斷標準均規定:帕金森綜合徵(帕金森綜合徵診斷的確立是診斷帕金森病的先決條件)的診斷標準是必備運動遲緩和至少存在靜止性震顫或肌強直2項症狀的1項。
所以,我們知道了,沒有手抖也可能診斷帕金森病。
如果我們的家人或朋友出現運動遲緩或者肌強直,不管是醫生,還是患者本人或家人,都要想到帕金森病的可能,千萬不要漏診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