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見證四郎和嬛嬛愛情的,竟然是它!

2023-09-02     時尚COSMO

原標題:全程見證四郎和嬛嬛愛情的,竟然是它!

獨家專訪:景泰藍非遺傳承人徐嘉爽

隨著「甄嬛百科」的不斷完善,做為全劇最佳配角景泰藍,也被甄嬛學者們盯上了。別小看景泰藍的重要性,它可是在劇中見證了四郎和嬛嬛跌宕起伏的情感之路。

仔細觀察《甄嬛傳》之後,不難發現,景泰藍的戲份不要太多!從甄嬛入宮後偶然看到水井下的宮女福子,受到驚嚇閉門不出,隨後和自稱果郡王的皇上相遇,晉升為莞貴人後的賞賜中便出現了。

當時,皇上賞賜莞貴人的「晉升之喜」中,在價值千金的蜀錦鞋、一盒金鑲珠石蘭花鈿中,便有景泰藍手鐲一對。這也是全劇第一次出現景泰藍。

隨後在甄嬛被害小產、失寵,意識到後宮人性炎涼,並計劃通過蝴蝶復寵時,選擇了當時能拼湊出最好的一身裝扮。其中的護甲就是景泰藍製作而成的,這也能看出景泰藍在當時的稀有度。

為了拯救甄氏家族、查清果郡王的「死」因,甄嬛被賜姓鈕祜祿氏、寵冠後宮。這時她的頭飾上便出現了大量景泰藍工藝的珠釵。

景泰藍,不僅是中國傳統工藝品種的上乘佳品,也是宮廷御用富貴器的代表。可見皇上對失而復得的甄嬛,有多上心。

在清末之前,景泰藍一直為宮廷獨享,尋常百姓家裡根本見不到,製作工藝也「秘不示人」。據傳,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年夜飯時,只有乾隆皇帝的餐具是景泰藍,而其他人則全部使用瓷器。足可見珍貴。

據史料記載,乾隆對景泰藍嗜之極深。手上經常把玩的扳指,寢宮內的桌椅、花瓶、熏爐、床榻,都是由景泰藍製作。甚至還在紫禁城內專門設立了景泰藍的造辦處,由上百名工匠組成。

實際上,景泰藍出現在中國的歷史要更早。只不過,關於景泰藍的起源,目前並沒有統一的答案。一種觀點認為景泰藍誕生於唐代;另一種說法是元代忽必烈西征時,從西亞、阿拉伯一帶傳進中國。

如今,景泰藍不再象徵著御用、皇家,它更像是皇家幻夢破滅後幾近被遺棄的殘片。20世紀90年代後期,景泰藍的出口之路被切斷,使得這個行業受到巨大打擊,從而導致工廠銷量降低、從業人員銳減,行業的生存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當時於媒體行業從事編導工作的徐嘉爽,在一次選題會上,她接觸到了景泰藍的題目,在探訪過程中偶然踏進京郊的一個琺琅廠,眼前的景象卻讓她大吃一驚。破敗的工廠,蕭條落寞的環境,與印象中、影視劇中盛大華貴的景泰藍古董大相逕庭。

景泰藍非遺傳承人徐嘉爽

於是,她找到工廠的一位師傅,軟磨硬泡地拜託對方教授她基本的技法。而一件精美的景泰藍製品真正完成需要經過設計、胎型製作、掐絲、點藍、燒藍、磨光和鍍金7道工序,100多道流程,才能最終製成。

景泰藍後期各道製作工序都是圍繞設計圖紙展開的

斟酌於細微的工作,只有完美主義才能承擔。生性活潑的徐嘉爽,被激發了另一種潛能。景泰藍的製作仿佛一場儀式,需要虔誠並用心地對待。自2006年辭職後,她以孑然一身的狀態進入這個行業。她從一個學徒的身份一點一滴學起,在故宮臨摹景泰藍圖案,在工廠跟著老師傅學習手藝,尋訪行業里最為權威的老師,找尋並閱讀各種有關景泰藍器型、紋飾、色彩的專業書籍……她浸潤在這一片古老而絢麗的世界中,沉醉不知歸處。

釉料的主要原材料是天然礦物石英。

製作前匠人會將釉料細細研磨,

甚至達到了粉餅的細度

經過不斷練習,徐嘉爽開始在這一行業顯現突出的才能。她的作品不斷獲獎,並得到業界的認可,與此同時,她也不斷爭取向行業內各個大師學習,並與他們合作。她曾在故宮臨摹時偶遇並結識錢美華老師,錢美華是林徽因先生在清華大學成立景泰藍搶救小組時的學生,她編撰了我國第一部《景泰藍創作設計教材》,也是我國第一位女性景泰藍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將填滿色釉的胎體放進烈火中烘燒,

對火候的要求十分嚴苛。

匠人還要將這道工序反覆五六次,

只為了讓作品更加完美

在徐嘉爽為數不多的幾次拜訪中,每次不管她向錢美華請教什麼專業問題,從圖案到色彩、從主題到造型,錢老師總是傾囊相授。「她是一個極為純粹的人,你能感受到她對於景泰藍的熱愛是非常純粹的,最愛說的就是專業上的東西,見解獨到,思想深刻。」

2017年,徐嘉爽擔任「水陸重光」系列景泰藍作品創研工程總負責人一職,帶領景泰藍工藝美術大師和跨界藝術家開展創研,把景泰藍藝術與國家一級文物明代皇家水陸畫有機融合,創作出136幅作品,在同年「深圳·金鳳凰」工藝品創新設計大賽中榮獲國家級金獎。該系列作品也被納入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宗教藝術傳承保護專項基金重點保護並加以推廣應用。

如作品的釉面不光滑,疙疙瘩瘩,

需要先後用粗砂石、細砂石和一種特製的果木炭

對作品釉面進行數次打磨

從前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一直以來,景泰藍在歷朝歷代的發展中,總是以典雅雄渾的造型、繁複的紋樣、清麗莊重的色彩著稱,而這種圓潤堅實、細膩工整、金碧輝煌的造型也成為人們對於景泰藍的第一印象。

「厚重」似乎是它無法擺脫的一個標籤。在徐嘉爽看來,景泰藍器具的生活化運用卻是未來的方向。「那些厚重的器物,大家覺得美,但並不會真正地用到它。我希望它能夠生活化,比如,做首飾、做手錶、做擺件……需要更多年輕人的認同。要去了解年輕人,了解他們的審美和品位。」

她首先想到的是燈。

但到了實際操作時,才發現需要面臨的問題多種多樣——此前,她對於複雜的燈飾結構並不了解。燈飾各部分之間如何組合?又要怎麼確保通電安全問題?如何讓設計看起來更加年輕?

隨後,她前往「世界燈都」的中山古鎮進行調研,組織工藝大師和技術骨幹分別研討,尋找能將景泰藍技術與燈飾完美結合的方法。徐嘉爽決定反其道而行,先放下有關燈的問題,而是開始思考景泰藍本身,為什麼景泰藍的作品總是如此繁複?能否將這種繁複的圖案變得更加簡約?

經過多次實踐,她和團隊創作出不同系列的景泰藍燈飾作品,這些燈飾而後亮相於杜拜燈飾展,這讓她信心大增。於是將景泰藍生活化的目標逐漸擴大到更廣的範圍內,諸如鐘錶、提盒、香爐……

外觀保留優雅造型,整體更年輕時尚的提盒

她甚至還在技術上做到了一個創舉,那便是2022年成功研製出目前世界上最薄的琺琅腕錶錶盤——「目前世界頂級腕錶企業推出的琺琅腕錶錶盤厚度通常在1毫米左右,而我們能將厚度做到只有0.35~0.38毫米。」

正是這些大膽而富有創新的作品,讓渾厚絢麗的景泰藍,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依舊閃爍著璀璨的光彩。

目前世界上最薄的琺琅腕錶錶盤,

兼具美觀的同時,錶盤只有0.35-0.38 毫米厚

現在,「景泰藍」一詞所代表的,已不僅僅是一種工藝品的名稱,更象徵著一項古老技藝所煥發的鮮活生命力。非遺的魅力薪火相傳,它的美學和文化雙向成就,是文化的演進,也是新時代的財富。

部分文字刊載於《時尚COSMO》2023年8月刊

編輯:卞玉清

攝影:楊川

撰文:明星辰

妝發:Coco

編輯助理:王藝潔

新媒體編輯:蘭昕雨

新媒體排版:Yuri

新媒體設計:許月明

圖片來源:網路 / 時尚COSMO8月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996321bf4740467a79d81d6407a96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