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第一碗泡麵,你值得擁有

2022-01-20     中國國家地理

原標題:冬天的第一碗泡麵,你值得擁有

冬天的第一碗泡麵,你值得擁有

你以為泡麵只是沒有靈魂的「飽腹工具」?

然而它可是曾經的奢侈品

街頭巷尾里的傳統美食——

在廣東被稱為「廣州伊面」

今天就和員員子一起

來了解泡麵的故事吧

ἵCἵCἵC

冬天來了,又到了織圍脖的季節

喂,別做夢了,你的泡麵好了!

經過了3分鐘的短(漫)暫(長)等待

才能吃上這口香噴噴熱乎乎的泡麵

為什麼一定要等三分鐘呢?

難道有什麼驚天大秘密

(不可告人)

泡麵為什麼要泡三分鐘?

冬天來了,又到了吃泡麵、煲劇和重溫《請回答1988》的季節。對於很多人來說,等待美味的時刻無比煎熬,在香味不斷刺激鼻腔的三分鐘里,大腦不停地說「吃掉它,吃掉它」。當吃到第一口泡麵時,仿佛擁有了人生高光時刻。

「泡麵三分鐘」並非是不可告人的商業密碼。

發明現代泡麵的安藤百福,是個精明的生意人。他知道, 三分鐘是人們對食物心理期望值最高的時間。如果等五分鐘則坐立難安,等一分鐘時間又太短、面還沒泡好。

三分鐘,一切都剛剛好。

每年,全世界有近1000億份泡麵在這三分鐘後被吞下肚。

中國,是名副其實的「泡麵大國」。根據世界泡麵協會統計,中國泡麵年銷量近 400億包,是名副其實的國民級食品。

自2013年以來,外賣行業的出現,確實影響到了泡麵的銷量,不過疫情期間泡麵市場也在逐漸回暖。泡麵廠商著實動了一番腦筋,打破了傳統泡麵口味,研發的新型泡麵、速食麵也走進了大眾生活。

總之,方便麵始終是易於保存、迅速解決溫飽需求的不二之選。

年產量達百萬噸的方便麵到底施了什麼魔法,吸引著無數國人?

一、國民泡麵「回憶殺」

火車上的「最佳拍檔」,宿舍里的「深夜食堂」,童年時的小賣部首選……方便麵的身影可謂無處不在。

1970年,上海益民四廠推出雞蛋方便麵,成為我國大陸第一包標準方便麵。紙質包裝,一包二兩重,一角五分錢。在那時是奢侈品。

30年前,康師傅首次推出「醬包」概念,成了方便麵行業的寵兒。

後來,90年代後期到21世紀初,統一推出小浣熊、小當家系列乾脆面。為了贏得孩子們的青睞,還加入了閃卡、紙卡等卡片。三國卡和水滸卡進入當時孩子們的視線。

不論是為了集齊卡片而吃乾脆面,還是為了吃乾脆面而攢卡,總之這一系列商業行為,組成了萬千八零九零後的童年回憶。(快找找你的抽屜角落,沒準兒還藏著一張呢)

在那時,當人們吃著香噴噴的泡麵時,各大方便麵品牌正打著一場「泡麵戰爭」。

康師傅、統一、南德、華龍、華豐、今麥郎、白象等等品牌層出不窮,口味有紅燒牛肉麵、紅燒排骨麵、香辣牛肉麵、酸菜牛肉麵、老壇酸菜面等等。

這些口味你最pick哪個?

來源/北京晚報 1980年12月晚報報道「方便麵條」(這款新型面要泡5分鐘)

要追溯泡麵的歷史,不得不提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伊秉綬,他是紀曉嵐的門生。在廣東惠州、江蘇揚州為官時,伊秉綬酷愛研究美食。

嘉慶四年(1799年),伊秉綬任廣東惠州知府,家裡常有文人墨客造訪。大家在一起交流書法、品茗撫琴。伊秉綬雖不會以酒肉待客,但到了吃飯的時間也要盡主人之誼。據說,伊秉綬與家中廚師反覆探討,創製出一種速食麵。

圖源/《早餐中國》——廣州伊面

此面的製作方法是將麵粉和雞蛋液混合調勻,然後擀成線條狀,煮沸晾乾,油炸後取出,放入瓷罐中儲藏,招待來客時,將麵條用高湯略煮一下,然後伴著作料即可上桌,非常簡易方便。

食客嘗過後,無不嘖嘖稱奇。 「伊府麵」、「伊面」的叫法便流傳開來。

圖源/《早餐中國》——廣州伊面

趙珩先生在《老饕漫話·閒話伊府麵》中說:「伊秉綬先做惠州知府,伊府麵傳入廣東;後做揚州知府,將伊府麵的技藝帶到江蘇,成為淮揚佳饌。所以,說它是粵菜或淮揚菜都不算錯。」

在今天,我們仍舊能夠看到伊面的身影。

二、現代泡麵時代的開篇

在世界範圍內,開啟現代方便麵市場的人是華裔日本人——安藤百福。

安藤百福原名吳百福,被人們稱為「麵條先生」。1958年,在自家工作間試驗了一年後,一款「雞湯拉麵」新鮮出爐,這時的百福先生已經48歲。

安藤百福製作泡麵的契機,源於當時日本戰後(日本侵華戰爭)後糧食緊缺。他看到大阪站的夜市上,人們排著長長的隊伍只為等一碗拉麵。這時他思考「果然是民以食為天。如果吃不上飯,無論穿衣、居住,還是藝術、文化都無從存在。」日本民眾對麵食無比喜愛,他認為這絕對是巨大的市場機遇。

於是,他嘗試開發一種既簡便速食、又易於保存的拉麵。

安藤百福馬不停蹄地研究了一年,這期間他平均每天只睡4小時。這項工作的最大困難在於如何讓麵條長期保存,以及倒熱水後,麵條能夠吸水膨脹且方便食用。與伊秉綬的想法不謀而合,或許這就是中華飲食文化傳承下來的思考與精髓,安藤百福找到了製作泡麵的精髓——油炸保存。

這種「雞湯拉麵」,一經出售便銷售一空,在當時被稱為「魔法拉麵」。

就在「雞湯拉麵」開始發售13年後,1971年,61歲的百福先生又發明了「杯麵」。從袋裝泡麵到杯型泡麵,他成功地把泡麵推向了世界。

到了2001年,91歲的百福先生仍然不閒著,他又指揮團隊開發了「太空拉麵」。經過反覆研究,這種泡麵湯汁加入勾芡,即使在失重環境下湯汁也不會四溢。

三、泡麵「死忠粉」

你還記得這條新聞嗎?

這不是假新聞。

大意:在得知你對拉麵的狂熱後,輔導員推薦了你,委員會和我都確信你會堅持到底,並且能作為羅切斯特的一員成長得更加強大。

這位被錄取的同學是福州一中的高三男生。

當然,申請上這所學校的決定因素不一定是泡麵,但對泡麵的這股子鑽研精神一定是他的加分項、點睛之筆。羅切斯特大學是老牌研究型大學,你看多適合這個泡麵小伙兒。

除了吃泡麵申請上藤校,還有人竟然用泡麵修家具,或者乾脆用方便麵做滑板!

這種魔幻「泡麵修復術」是怎麼做到的?

話不多說上圖為敬(稍微有些重口)

外行人看了直呼震驚,泡麵竟然還能幹這事?!

除了上面三位方便麵狂熱愛好者。

世界各地也有不少泡麵「死忠粉」。如何能證明你是泡麵死忠粉呢?

一個美國大叔自小酷愛方便麵,於是開創了泡麵測評網站(The Ramen Rater),他因此被網友稱為「泡麵之神」。因為不同地區的口味不同,每年「年度世界最好吃和最難吃泡麵排名」都是經過Hans經過層層品嘗、篩選、打分、排名。不過這份排名更傾向於他的個人口味。

四、泡麵=垃圾食品?

打泡麵問世開始,關於它是否影響健康的話題,曾出不窮。

對於這些謠言,泡麵有話要說了

這是來自泡麵的自白

謠言:油炸麵餅不健康,防腐劑添加劑數不勝數。

我們是守法公民,我的體內不含過量防腐劑哦。

方便麵中的 麵餅採用油炸乾燥,多數使用精鍊棕櫚油。水分含量很低,不適合微生物生長,所以沒有必要加防腐劑。非油炸的方便麵含水量也極低。

料包中的粉包、脫水菜里水分含量很低,廠家選擇 輻照殺菌(根據我國衛生部在1996年4月5日頒布的《輻照食品衛生管理辦法》,輻照食品必須嚴格控制在國家允許的範圍和限定的計量標準內。)也不需要再添加防腐劑了。

其中含有添加防腐劑的是醬包和濕菜包,三種常見防腐劑分別是山梨酸鉀、苯甲酸鈉、脫氫乙酸鈉。並且不是每個品牌的泡麵料包中都含有這些防腐劑,如果含有則會標出,且有 國家添加標準

小貼士:《食品安全法》規定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其中公布了37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對食品添加劑做出了非常詳細的使用標準和規範。如果濫用食品添加劑構成犯罪會被判刑。

謠言:桶裝內壁是打蠟的!

我們從來不打蠟!

桶內部的材質成分是可以跟食品接觸的材料,泡麵內壁沒有打蠟。被熱水泡過後,也不會產生有害物質,可以放心食用。

對泡麵有這麼多詬病

但仍阻止不了大家愛吃泡麵

只不過泡麵的營養素相對單一

不能完全滿足人體一天所需的均衡營養素

如果怕高鹽高熱量,就儘量少放料包少喝湯吧

看到這兒,是不是饞了?

轉發分享這篇文章

讓關心你的人給你煮一碗泡麵吧~

隨手轉發=瘋狂暗示

-End-

資料來源:

[ 1 ]《早餐中國》——廣州伊面

[ 2 ]北京日報 回憶殺!持續25年的方便麵大戰 可能要結束了

[ 3 ]中國日報雙語新聞 90後小伙用方便麵「修理萬物」

*以上文章內容無任何廣告成分,侵刪。

策劃:沙鷗、烤鴨、秋禾

文案:秋禾

視覺:葉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91828080e3a5f34327e3a684e9af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