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 | 關於冬天的第一個節氣,這些知識一起來了解→

2023-11-08     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今日立冬 | 關於冬天的第一個節氣,這些知識一起來了解

斗指干,為立冬,

冬者,終也,萬物皆收藏也。

「立」表示「自此開始」

「冬」同「終」

有萬物收穫、儲藏之意

今日,我們迎來立冬節氣

冬季自此開始

春有和煦,夏有蓬勃

秋有沉穩,冬有含蓄

季節的美妙正在於其變化

今天跟著小編來長知識

看看這些關於「立冬」的習俗、詩詞

你知道多少吧

今日立冬/

一候水始冰

立冬時

水面開始結冰

不過還未形成堅硬的冰凍

二候地始凍

此時節

土地開始凝寒

附上層層晶瑩的霜花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

蜃為大蛤

因兩者有著相似的線條和顏色

古人便充滿想像地

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立冬

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

是民間「四時八節」之一

民間以豐富多彩的習俗

盛情迎接「立冬」

祭祖飲宴

人們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祀

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

祈求上天賜給來歲的豐年

賀冬

賀冬亦稱「拜冬」

在漢代即有此俗

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

慶賀往來,一如年節

吃餃子

餃子兩邊翹翹

中間圓鼓鼓

看起來就像是人的耳朵

所以餃子也叫「嬌耳」

因此一句

「立冬不端餃子碗

凍掉耳朵沒人管」

便為吃餃子提供了最好的理由

一口下肚,從嘴暖到心

再一口

這份冬日的快樂就入了心骨

吃甘蔗

「立冬食蔗齒不痛」

咬下一口脆脆的甘蔗

清甜的汁水包裹整個口腔

在潮汕地區

當地人認為此時吃甘蔗

既能保護牙齒,又能滋補

進補

迎來了進補的好時節

人們以充盈的熱量抵禦寒潮來襲

各家準備好雞鴨牛羊

家人就著餐桌圍坐

愛,隨著氤氳的熱氣升騰

立冬

【唐】李白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遠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奇峰浩蕩散茶煙,小雨霏微濕座氈。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裝棉。

立冬日作

【宋】陸遊

室小財容膝,牆低僅及肩。

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

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

霜輕未殺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葉黃如嫩樹,寒櫻枝白是狂花。

此時卻羨閒人醉,五馬無由入酒家。

立冬

【明】王稚登

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里過。

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立冬夜舟中作》

【宋】范成大

人逐年華老,寒隨雨意増。

山頭望樵火,水底見漁燈。

浪影生千疊,沙痕沒幾棱。

峨眉欲還觀,須待到晨興。

立冬養生

當然不只是食物「補冬」

吃、喝、睡、行都在養生之道

早睡晚起以養神

立冬養生強調「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說冬季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早睡晚起。

起居養生重防寒

立冬後氣溫下降變化明顯,人一旦受寒,就會損傷陽氣,出現疾病復發、加重等現象。

對於老人、兒童最好在立冬之後穿一件貼身棉背心;同時做好足部保暖工作,每晚睡前用溫水泡腳,既能消除疲勞,又能禦寒防凍,促進睡眠。

本文綜合自 | 新華網、人民日報等

責任編輯 | 杜潤楠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下方圖片,下載中國教育報APP、中國教育報好老師APP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8c90b5cc5808e6f1407b40d919e9f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