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之間的軍事衝突持續升級。5日,以軍加大對黎南部真主黨目標的空襲力度,並首次將軍事行動範圍擴大到黎北部城市的黎波里。
以色列與黎真主黨的衝突不斷擴大升級,致使大量黎巴嫩境內民眾為躲避戰火逃往鄰國敘利亞避難,其中不少人曾因敘內戰逃往黎巴嫩,如今再度顛沛流離。
以軍發動空襲,程度「非常猛烈」
5日晚至6日,以軍對黎首都貝魯特南部郊區發起連續大規模空襲。視頻畫面顯示,劇烈爆炸照亮人口密集的郊區,紅白相間的閃光在幾公里外清晰可見。
據黎巴嫩國家通訊社報道,以軍連夜對貝魯特南郊發起至少5次空襲,其中4次程度「非常猛烈」。轟炸地點離黎巴嫩唯一的國際機場不遠。據該媒體報道,機場目前仍在運行,「幾架中東航空公司的飛機剛剛降落」。
臨近5日晚,以軍宣布將繼續打擊位於貝魯特的黎真主黨據點,呼籲民眾從貝魯特南郊撤離。
以軍發言人丹尼爾·哈加里5日說,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的地面行動已打死約440名黎真主黨武裝分子,摧毀約2000個黎真主黨目標。黎真主黨方面暫未公布相關傷亡人數。
在推進對黎南部軍事行動的同時,以軍還首次對黎北部進行打擊,空襲了位於的黎波里的一處巴勒斯坦難民營,目標是據稱藏匿於此的黎真主黨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武裝分子。美聯社援引哈馬斯消息報道,以色列5日對難民營的襲擊導致該組織一名官員及其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女兒喪生。
據美聯社5日報道,伊朗外交部長賽義德·阿巴斯·阿拉格齊表示「正努力實現加薩走廊和黎巴嫩(與以方)停火」。而當天晚些時候,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說,以色列有義務和權利保衛自己並回應這些襲擊,在黎巴嫩問題上,「我們(的行動)還沒有結束」。
不到兩周近37.5萬人從黎巴嫩逃往敘利亞
以色列與黎真主黨衝突升級以來,大量民眾為躲避戰火而選擇逃離家園。據黎政府委員會統計,在過去不到兩周的時間裡,近37.5萬人從黎巴嫩逃往敘利亞。
聯合國難民署駐敘利亞代表處工作人員告訴新華社記者,自9月24日起有大量人員入境,短短一周時間,就有超過10萬人為躲避戰火從黎巴嫩進入敘利亞,其中至少六成是敘利亞人。他們大多曾為躲避敘內戰而逃往黎巴嫩,如今卻被迫再度顛沛流離。
伊薩·希拉勒就是其中一員。她說:「我們在路上走了兩天,道路非常擁擠……非常困難。我們到這裡時差點死了。」另一名難民告訴美聯社記者:「我們不在乎自己會不會死,但不想死在(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手裡。」
黎巴嫩政府數據顯示,近一年來,以色列對黎巴嫩的持續襲擊導致黎方近2000人喪生,超過120萬人流離失所,幾乎占黎巴嫩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延伸
多國舉行集會呼籲以色列立即停火
據新華社電巴以新一輪衝突延宕已近一年,然而地區局勢不僅未見平息之勢,反而急轉直下,多點蔓延。近日,多國爆發抗議示威等集會活動,呼籲以色列立即停火止戰,避免加劇平民死傷、人道主義危機進一步惡化。
5日下午,大批示威民眾聚集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附近街道,面朝白宮方向高喊反戰口號,他們手中高舉巴勒斯坦國旗,以及寫有「停止美國對以色列所有援助」「與巴勒斯坦站在一起」等標語的牌子,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呼籲以色列立即停止殺害平民。據悉,華盛頓及周邊地區民眾還計劃在7日舉行燭光守夜活動,寄託對在巴以衝突中遇難者的哀思。
在美國洛杉磯市中心,數百名示威者5日舉行集會和遊行,呼籲巴勒斯坦和其他中東國家人民團結一致,爭取和平與正義。
在義大利首都羅馬,數千名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者5日舉行抗議活動,反對以色列對加薩走廊等多地發起軍事行動。許多示威者手持巴勒斯坦國旗和黎巴嫩國旗,以及寫有「解放巴勒斯坦」的橫幅,高呼聲援巴勒斯坦和黎巴嫩平民的口號,呼籲立即停火。
在波蘭首都華沙老城的王宮廣場,大批示威者5日中午聚集於此,他們高舉「停止屠殺、停止占領」「殺戮不是自衛」「不要再多一枚炸彈」等標語,譴責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發動的戰爭。據示威活動組織者介紹,類似示威活動當天還在克拉科夫、格但斯克等多個波蘭城市舉行。
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數百名示威者5日手持巴勒斯坦國旗以及「立即停火」「阻止以色列占領」「停止在巴勒斯坦的殺戮」等標語,聲援巴勒斯坦,抗議以色列的軍事行動。
在位於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的濱海藝術中心公園,當地民眾5日舉行紀念活動,反對以色列占領巴勒斯坦領土。活動中,很多人手持點燃的蠟燭,哀悼逝去的巴勒斯坦平民。
在葉門首都薩那,數千名示威者4日舉行遊行集會,強烈抗議以色列對加薩走廊和黎巴嫩發動的戰爭。當天,美英聯軍對薩那發動多次空襲,示威者除高呼反對以色列的口號外,還表達對美英兩國支持以色列的不滿。
解讀
以色列醞釀哪些方式報復伊朗
據央視 在黎以緊張局勢不斷加劇的背景下,伊朗與以色列之間也存在衝突升級的可能性。特別是在本月1日,伊朗對以色列發動大規模飛彈打擊之後,雙方衝突升級的可能性越來越大。10月4日,有美國國務院官員表示,以色列方面並未向美方保證不會針對伊朗核設施進行報復性打擊。那麼,以色列如果對伊朗進行報復,會採取什麼樣的方式?
以色列醞釀4種打擊伊朗的方式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執行院長牛新春表示,不管是打擊核設施,還是打擊能源設施,都是衝突的重大升級。以色列現在考慮的幾種打擊方式:像定點清除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一樣,也定點清除伊朗的領導人;打擊伊朗的防空體系;打擊伊朗的能源設施;打擊伊朗的核設施。
比起4月伊朗和以色列互相打擊對方本土來說,這4個選項都是重大的升級,但是打擊核設施可能是最嚴重的,打擊能源設施影響也很大。美國現在也不希望以色列打擊伊朗能源設施,但是美國對以色列現在的影響有多大,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同樣在10月4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副司令法達維表示,以色列犯下任何錯誤,伊朗將瞄準以色列的所有能源、交通設施,包括煉油廠和天然氣田。他說,伊朗有很多經濟中心,但以色列只有幾處發電廠和煉油廠,伊朗的襲擊可以同時覆蓋這些目標。
伊朗軍方表態意在震懾以色列
牛新春認為,伊朗現在的表態是要對以色列形成威懾,如果以色列膽敢打擊伊朗,伊朗要讓其付出代價。伊朗之前打擊以色列,兩次都是針對軍事目標。自從以色列發出信息說有可能打擊伊朗能源設施之後,伊朗這邊也針鋒相對,說如果以色列要打能源設施,伊朗也有能力打以色列的能源設施,也有能力打以色列的民用設施。這些都是向以色列發出威脅,希望以色列不要擴大衝突。
埃及向黎巴嫩運送22噸援助物資
據新華社電 埃及外交部5日發表聲明說,埃及向黎巴嫩運送了22噸人道主義援助物資。
聲明說,這批物資包括醫療用品、生活和救濟用品等,運送物資的飛機已於當天降落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機場。這一舉措落實了埃及總統塞西的指示,即向黎巴嫩及其人民提供支持,以應對以色列襲擊的影響。
聲明還說,埃及駐黎巴嫩大使館幫助286名滯留在黎巴嫩的埃及公民及其家屬乘坐埃及航空公司一架特殊航班返回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