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修最初興起於西方歐美國家,但近年來國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個現象和概念。現在從上到下已經逐漸認識到,旅遊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學習方式和成長方式。旅修是一種有文化、有詩意、有意義的旅遊,旅修才更接近旅遊的本質。
我們通常將冥想、瑜伽、健身、健康膳食、修身養性等概念與旅遊結合,短暫地從工作生活中抽離出來,去到世界上美妙的海島或度假之地旅行,是謂旅修。旅修注重深度體驗、文化交流,是一種以體驗、探索、養性為核心並融合旅行與自我提升的旅遊方式。其旨在通過旅行深入了解不同的文化、人群和生活方式,豐富內心世界,提升自我認知。在旅修中,可以顯現自身,澄明自身,獲得自我的覺悟,認識到自我存在於世的價值。
前 言
旅修,是一種新興的旅行方式,近兩年在國內興起,它不同於傳統特種兵打卡式的旅遊方式,更強調把旅行當成一次心靈冒險的機會。通過探索陌生環境、進行文化之間的交流,我們更能自我思考,自我成長。從某種意義來講,旅修更接近旅遊的本質,即「詩意地棲居」。
一、旅修為何成為新熱潮
縱觀全球,從在江南水天一色的湖畔音療和冥想,到棕櫚樹環繞的閣樓中瑜伽靜修,到落日旅遊的基本屬性包括經濟屬性、文化屬性、思想屬性、社會屬性。在先前的旅遊發展中,我們更強調旅遊的經濟屬性,很少關注其社會屬性、文化屬性和思想屬性。自從旅遊被賦予了文化、思想和社會屬性,旅遊就有了旅修的境界和格調。
長煙的大漠戈壁上練長跑和拳擊,或在碧波白沙的海岸與衝浪友人共飲鮮榨果汁,都是旅修的縮影。
一方面,旅修給人提供了一個與朋友、家人或同齡人一起分享歡樂的機會。大家可以一起探索新的地方,品嘗當地美食,參觀名勝古蹟,共同創造出美好的回憶。這種群體旅行的形式,不僅讓人感到溫馨和親近,還加強了彼此之間的感情紐帶。
另一方面,「旅修」也注重個人內心的修煉和成長。一些人會選擇一些富有文化底蘊的目的地,如古鎮、名山、禪寺等,通過參觀、學習和體驗,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和人生閱歷。
如果說旅行是為了去看世界,那麼旅修就是為了去看自己,看自己的內心,看自己的慾望,看自己對過去的放不下和對未來的焦慮。旅修的核心理念是希望所有到來的人在短暫地休憩後,從身體到心靈都能得到滋養,再回到步履匆忙的生活中更坦然地面對紛雜的日常大小事。從這意義上來講,旅修更接近旅遊的本質,更能實現旅遊的目的。
這種包含一個或多個主題(例如療愈、冥想、瑜伽等),健康膳食、身體護理、依託自然風光及人文特色的輕奢旅行方式,必將成為未來健康旅遊的新趨勢。
二、在城市更新中
有序推進歷史文化遺產活化利用
01
療愈型旅修
這類旅修是側重冥想和放鬆為主的靜修。最為國內人熟知的應是瑜伽旅修及禪修,這種與我國古代宗教修道、禪定等方式一脈相承的修行方式,在注重心靈健身的人群中最易推廣。
國內也湧現了更多養生度假型酒店。例如陽澄湖畔的音昱水中天,以「正念修行之家」為宗旨設計了音療與冥想空間,水療中心,以及中西醫結合的診療診所為客人定製個性化健康方案。
魔都瑜伽品牌BYMB,與天目湖、三亞太陽灣當地度假酒店和民宿合作,在遠離煙火喧囂的山水之間行禪,或進行瑜伽,冥想,抄經等活動。Omma瑜伽在疫情前就成功舉辦了巴厘島的瑜伽主題旅修活動。
療愈型旅修中還有一類叫阿育吠陀式旅修,內容含有阿育吠陀油療(以純草藥油作為載體,通過特別編排的按摩序列激起人體本有的療愈機制,幫助人們放鬆、促進精神和情緒的平和、穩定、健康。)、阿育吠陀瑜伽(藉由瑜伽,與身體「對話」,跟隨一呼一吸,去感受每一次拉伸、扭轉、抬頭、後彎,或坐或傾,在體式中還原真實的自己)、水晶缽音療(搭乘綿延的水晶缽音向內而旅,在純凈聖音中共鳴共振、獲得身心的平衡與凈化。汲取滿月的力量,在寧靜致遠中校準生命藍圖,錨定豐盛頻率)、覺知飲食(重新定義食物的真諦,認識不同食材的搭配與烹飪、製作方式,感悟食物對身心的強大療愈力,更全然地與食物連結,讓人們身心安定,找回生活的儀式感,與生命的本真)。
02
健身型旅修
健身旅修是目前市場上最主流的旅修類型,這既給健身行業開發旅修帶來了動力,也給旅修市場發展帶來了挑戰。常見的健身旅修以各類時尚運動項目或者瑜伽、普拉提修練為主題,依託高端酒店基礎設施及周邊自然風光,搭配健康膳食和其他戶外活動。
近幾年,「旅修」熱度在全球範圍內不斷攀升:哥斯大黎加造浪之旅;佛羅倫斯老城熱跑;哈德遜河谷騎行;加勒比海跳島潛伏;尤卡坦半島騎行……隨著運動健身行業的發展,一些以衝浪、徒步為主題的度假旅行,逐漸流行起來。
一方面,健身型旅修項目重視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和健康餐食,提供專業教練進行指導,讓人度假享受的同時收穫身體正向收益,同時杜絕了節後減肥和恢復訓練的煩惱。另一方面,健身型旅修也不僅是千里之外的戶外訓練營。綠色環境中的鍛鍊帶來比城市更可觀的精神健康收益,有效增進自我探索及自尊水平。自然風光滿足了年輕群體對於旅行照片的社交分享需求,也為社交談心創造更多契機。
也有旅修以單項戶外運動教學為主題,搭配身心修養項目。例如美國猶他州Moab Mindful Running Retreat由前丹麥女短跑運動員Charlotte Roennau領隊,在紅岩峽谷中進行日均4-9英里的馬拉松習練,輔以修復性瑜伽訓練和跑步中的「正念冥想」探討。
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旅遊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到:「人民群眾旅遊消費需求將從低層次向高品質和多樣化轉變,由注重觀光向兼顧觀光與休閒度假轉變。」人們在旅遊度假時更強調鬆弛感的獲得,他們要求返璞歸真,更希望心靈得到洗禮。越來越多的人們願意來一場深度的文化之旅、療愈之旅。在這種背景下,「旅修」或許是下一個熱點和方向,文旅業需要採取主動,主動擁抱變化,把握趨勢。
如我國不同區域有著不同的自然和文化資源,去三亞,面朝大海,非常適合做像衝浪、潛水這種健身型的旅修;而像國內的桂林、大理、西雙版納等自然資源豐富,就適合打造「慢下來」的養生型旅修,例如瑜伽、冥想、頌體音療等一系列旅修項目等等。
三、國內外旅修案例
01
巴登巴登小鎮:森林康養療愈
巴登巴登小鎮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遺產小鎮,同時也是德國重要的森林康養小鎮,位於黑森林國家公園的西北角,小鎮的森林土地覆蓋率約為3%,人口約5.5萬人。
1.構建以預防和保健為主、治療為輔的康養體系
巴登巴登兼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自然森林資源,在小鎮中康養者可同時享受森林浴、溫泉浴和心理調節。通過欣賞美景、品嘗美食、聆聽音樂、呼吸遍地芬芳等獲得視覺、味覺、觸覺、嗅覺、聽覺五感的洗禮和放鬆。徜徉於這座歷史積澱與現代創新共同孕育的小鎮,陶冶於人文藝術與自然美景之中,運動與休憩動靜結合,達到身心和諧。小鎮同時配以眾多的特色診所,採用先進醫療技術,康養者可接受由內至外的全方位療養服務。
2.構建度假、康養特色的文化休閒中心
巴登巴登有完善的旅遊度假服務設施,擁有國際賽馬會、世界舞蹈晚會、國際會議展覽。加上森林療養的特色功能,使得巴登巴登成為精英和高端人士的休閒和度假中心、歐洲沙龍音樂的中心、歐洲的文化和會議中心。巴登巴登既是一個康養小鎮,也是一個文旅小鎮、度假小鎮。
3.構建旅遊、康養綜合型產品體系,針對不同年齡的人群打造具有針對性的休閒服務設施
為兒童提供水上樂園;為中青年提供從徒步到跳傘、各個級彆強度的運動及休閒;為老人提供貼心醫療水療服務及結合了美食和歷史文化知識的慢節奏小鎮遊覽。針對不同群體,為個人、雙人和多人家庭提供多種選擇的套餐,包括飲食、住宿、SPA等項目。針對不同目的,為病人提供小鎮療養治癒,遊客可免費申請遊客卡,享受優惠待遇,為參加會展人士、商務人員設計娛樂休閒產品。
小鎮完善的"防、養、治"的康養體系、豐富的休閒文化設施、個性化的康養產品體系是其成功發展和良好運營的重要條件。
(1)度假村養生環境的獨特主要表現在有形與無形環境兩個方面。首先是有形環境方面,度假村靠近墨西哥邊境,因此保留了當地獨特的墨西哥莊園建築風格,儘量使用原生態材料,主要特點是有磚瓦的屋頂,喜歡用純色、殖民風格的裝飾和印第安風格的飾品。在無形環境方面,度假村一直倡導「Lifeshare」(生活在於分享)的鄰里人際環境,認為與家人、朋友、同事、自然分享自己的生活是最好的健康習慣。
(2)「全而特」的養生項目。「全」——擁有以SPA綜合中心為核心,高爾夫、水上運動、健康養生、生活促進、生態餐廳為附屬的六大養生設施,同時還擁有13大養生項目體系,包含上百種項目,如:健康護理醫療、能量康復、精神康復、生活管理、營養美食、運動健身、身體按摩、身體治療、皮膚健康、美容沙龍、心靈智慧療法、後續服務、針對青少年項目等。「特」——通過整合各國傳統養生療法和西方健康科學技術,外加自己的產品研發,形成了一套極具競爭力的特色養生技術,它的SPA養生服務就是極具資質,備受認可的。
(3)3:1 的服務模式。度假村開設了員工與客人比為 3:1 的服務模式,一個客人可同時享有一個醫療專家、一個運動健身專員和一個支持人員(如按摩師)提供的定製專業化健康服務,幫助客人改善健康,盡顯尊貴。
(4)度假村居住體系分為經營性酒店和銷售型住宅兩種,酒店有豪華、商務、豪華套房、卡薩格蘭德四種,安靜的環境、充滿藝術氣息的建築,加上高品質的設施,讓客人更好的放鬆身心。經營主要採用行程套餐+養生套餐的模式,購買住宅即成為峽谷農場尊貴會員,享受尊貴服務。
美國圖森峽谷牧場度假村經過多年的經營,鎖定了項目的客戶群體,房產開發與其緊密互動,形成「養生+地產」一體發展。
02
美國黑莓牧場:農園體驗+戶外活動
黑莓牧場建成於1940年,坐落在全美知名的自然保護地大霧山山腳下。這裡以優美的自然風光聞名,是集住宿餐飲、休閒娛樂、觀光遊覽、健康養生等功能於一體的度假旅遊勝地,占地總面積為4200英畝。
黑莓牧場根據不同遊客群體的需求開發了5處不同的區域,即會議接待和餐飲區、農園種植體驗區、動物牧場區、體育運動休閒區和住宅區。在各個區域內,遊客既能享受牧場提供的各類服務,也可以親身參與到實地活動,修身養性,切實體會到康養旅遊的樂趣。
會議接待和餐飲區是牧場內主要的服務功能區。這裡除設有規格不同的會議室,還會定期舉行以美食為主題的節日,如品酒節。而餐飲也一直讓黑莓牧場引以為豪,遊客在此享受美食的同時,還可以學習烹飪。牧場每個季度都會安排不同的課程,每個課程根據季節時令設有不同的烹飪主題,烹飪課程每年舉辦15次。
農園種植體驗區是農業生產的基地。在這裡,遊客可以親身參與到牧場的農業生產活動中來,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種植蔬菜,了解它們如何生長,也可以在農園採摘新鮮蔬菜即時進行烹飪。農園的果園種類繁多,成熟的果實不僅供應內部餐廳,還可用於製作各種加工品,遊客也可進入果園採摘並參與加工。兒童們也可參與其中,採摘胡蘿蔔,擠壓蘋果酒,體驗參與農業活動的樂趣。
動物牧場區里成群的牛羊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人們在欣賞風景的同時,還可以進入到羊群中,與動物們親密接觸。園內也為兒童們設計了很多有趣的活動,如喂雞、進入雞欄收集雞蛋、給動物擠奶等。在鍛鍊身體的同時,還增強了孩子們的想像力。
牧場為運動愛好者設計了挑戰項目,以滿足他們對戶外活動的需求。體育運動休閒區內設有活動,如網球、羽毛球、槌球戲、陶土飛靶、釣魚、推圓盤遊戲等,還有單車自駕、騎馬遠行、徒步遠足、劃獨木舟、木筏漂流、騎摩托車和乘坐熱氣球等野外活動。愛好大自然的人們也可以自由自在地進行探險活動,這裡廣闊的地域空間給了遊客充分的場地,是人們戶外探險的終極目的地。牧場內建造了3.5英里的步道,通過各種不同的路線使人們深入到大霧山。這裡的環境非常適合開展徒步遠足和騎馬觀光活動,沿途觀賞大霧山豐富多樣的動植物物種。此外,這裡擁有全美最好的農莊SPA館,可以根據不同人群的護理特點,提供緩壓、抗衰老等療法,以及按摩服務。
結 語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愉快、長壽」的慾望越來越強烈,而單純的旅遊已難以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人們旅遊時更願意在飽覽自然景觀、暢享人文風情之外,獲得身體及精神上的健康及放鬆。康養旅遊、休閒旅遊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隨著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深度游需求越來越強烈,單一業態無法滿足消費需求,越來越多文旅綜合體項目閃亮登場,更多高品質旅遊產品被以「一站式旅遊」模式集合在一起。文旅康養融合發展是文化旅遊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現有文化旅遊單位不僅應當滿足消費者文化旅遊、休閒度假等需求,還應致力於融合康養服務產品,提高自身的吸引力、親和力和影響力,豐富旅遊體驗元素、改善旅遊體驗環境、提升旅遊體驗服務、強化旅遊互動體驗,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
資料來源丨文旅規劃設計聯盟
聲明丨圖片基於CC0協議授權/僅供參考學習/無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