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朋友給華子留言,說自己有冠心病,一直在服他汀類藥物與阿司匹林,是不是可以治療冠心病和預防心絞痛,還用不用做其他的治療?
華子告訴他,他對藥物作用的理解不對,有冠心病的人需要服用他汀與阿司匹林,並不是為了減輕冠心病的症狀,而是為了預防發生心肌梗死。如果想減少心絞痛的發生,需要聯用降低心臟耗氧量的藥物。
一、冠心病是怎麼一回事
我們所說的冠心病,指的是為心臟供血的冠狀動脈發生了粥樣硬化,動脈管腔變得狹窄,以至於供血能力下降,導致心肌細胞得不到充足的血液和氧氣,心臟功能下降,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以及心絞痛的症狀。
冠心病的診斷,依靠冠狀動脈狹窄的程度進行劃分。
如果冠狀動脈狹窄程度沒有超過50%,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此時通常不會有明顯症狀,但通過心電圖、冠脈造影等檢查手段,會有異常表現。當冠狀動脈狹窄超過50%時,就容易出現明顯的心絞痛症狀,此時才被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
二、他汀類藥物與阿司匹林的作用
冠心病的主要危險,並不是冠狀動脈血管變得狹窄,而是動脈中的粥樣硬化斑塊容易發生破潰。因為當斑塊破潰之後,就會誘使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徹底堵塞動脈,造成心肌梗死,病情十分兇險。
他汀類藥物的主要作用是可以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水平,有研究證實,當把LDL-C水平降至1.8mmol/L以下時,已經進入動脈內膜中的LDL-C會重新回到血液中,被運回肝臟分解,所以冠心病患者需要長期把LDL-C控制在1.8mmol/L以下。
他汀類藥物還可以促進動脈內膜代謝,抗炎、抗氧化,長期使用可以逆轉斑塊,讓斑塊體積縮小,減輕冠狀動脈狹窄程度,並且可以增加斑塊穩定性,變得不容易破潰。目前為止,他汀類藥物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逆轉作用,還沒有其他藥物可以替代。
雖然他汀類藥物可以穩定斑塊,但是有冠心病的人,仍然有較大的斑塊破潰風險。所以還需要使用阿司匹林,對血小板進行抑制。萬一斑塊發生了破潰,被抑制的血小板就不會發生聚集,可以預防形成血栓,避免心肌梗死的發生。
三、防治心絞痛要降低心臟耗氧量
長期使用他汀類藥物與阿司匹林,主要目的是預防心肌梗死的發生。但對冠心病常見的心絞痛症狀沒有治療作用。心絞痛的發生,與心臟缺血、缺氧相關,所以防治心絞痛,需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開源」,二是「節流」。
「開源」指的是減輕冠狀動脈狹窄程度,改善供血和供氧。從長期來看,使用他汀類藥物可以逆轉粥樣硬化斑塊,減少冠狀動脈狹窄程度,改善冠狀動脈的供血,但不能預防短期症狀。或是用球囊、支架、搭橋等治療方法改善供血。
「節流」就是要想辦法降低心臟的耗氧量,常用的有硝酸酯類藥物、洛爾類藥物、地平類藥物、尼可地爾等藥物,減少心臟負荷,降低心臟的耗氧量,可以防治心絞痛。除了用藥,生活上還要注意避免劇烈運動,不要過度勞累,不要過飽飲食,也可以避免誘發心絞痛。
總結一下,有冠心病的人使用他汀類藥物與阿司匹林,是為了延緩病情進展,預防心肌梗死的發生,並不能防治心絞痛。防治冠心病心絞痛,需要多藥聯合治療,降低心臟耗氧量才可以。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用藥有疑惑,請諮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