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文博會上感受文旅深度融合

2023-06-12     光明要聞

原標題:寧夏:文博會上感受文旅深度融合

6月7日,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開館。寧夏館展區總面積350平方米,主題為「寧夏——打造文化興盛沃土」,以線下為主、線上同步的模式,呈現數智賦能興文化、文化賦能強產業、天下黃河富寧夏三個板塊。

寧夏館緊扣「打造文化興盛沃土」主題,以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主線,在概念上突出現代感,在內容上突出歷史感,集中呈現寧夏深入挖掘黃河文化時代價值、提升黃河文化魅力的新作為,全面展示深厚歷史人文底蘊、奮進的城市形象和快速發展的文化產業成就。

線下,通過LED高清螢幕、霧幕成像、全息光粒子、VR、宣傳片、產品實物、出版物、氛圍音樂、圖片文字、項目書、微電影、二維碼、微信公號矩陣等多種形式呈現展示;線上,以黃河文化為主線,分類展示文化產業發展及文旅產品,首次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向遊客全方位展現寧夏特色優質文化產品。通過全景拍攝技術模擬線下展會場景,將各板塊展覽內容在雲上平台同步展示,強化網上交易功能,打造永不落幕的「數字文博會」。

展區設計為數智賦能興文化、文化賦能強產業、天下黃河富寧夏三大板塊。

數智賦能興文化。近10年間,寧夏創作推出優秀文藝作品460多部(台、個),獲得國家級獎項近200個。9部作品榮獲「五個一工程」獎,特別是推出的電視劇《山海情》等4部作品同時獲獎,實現歷史性突破。1部小說榮獲魯迅文學獎,3部作品獲得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優秀兒童文學獎。寧夏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出台貫徹落實實施方案,文化大數據體系一期項目完成建設,文化專網建設初見成效,中國廣電數據中心落戶西部雲基地,與全國19個省區同步開啟廣電5G網絡服務。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等紅色基因庫試點單位完成陳列品、紀念碑等數字化採集、標註和關聯,推動紅色文化「活起來」。

文化賦能強產業。寧夏加快文旅深度融合步伐,打造「黃河文化」「星星故鄉」「寧夏二十一景」等文旅品牌,2022年實現旅遊收入280億元,好於全國平均水平。同時,深化文化與農業、工業等全行業融合發展,將文化內容、文化符號、文化故事融入葡萄酒、枸杞等「六新六特六優」產業,增加產品附加值。

天下黃河富寧夏。突出展示寧夏積極扛起黃河寧夏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政治責任,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成果,用「時光走廊」的概念串起寧夏五市文化發展成就,直觀展示寧夏歷史文化的脈絡。通過VR體驗,讓大家沉浸式體驗坐在羊皮筏子上橫渡黃河的感受。

寧夏是祖國西部的一塊寶地,區位相對便利、氣候條件獨特、資源能源豐富、產業特色鮮明、民族關係和睦、歷史源遠流長、自然風光秀美,素有「塞上江南」美譽,被稱為黃土高原上的「綠色島嶼」。此次參展,突出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寧夏文化建設成就,集中展示寧夏圍繞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目標,聚焦推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成就、新亮點、新資源、新產品,著力挖掘寧夏地區的黃河文化,講好人文故事,以文化魅力推動貿易往來,促進文化交流合作,推動寧夏優質項目、知名產品、文化精品「走出去」,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

此外,還舉辦了「來自母親河的祝福」為主題的黃河瓷專場推介會。「豐安渡」黃河古瓷產品採用黃河邊純天然原料,天然釉變幻化萬千形狀,天地萬物蘊藏其中,接續新石器時代、漢宋元明清千年窯火,傳承世代手造工藝,每一款產品承載歷史的體溫、文化的心跳、人的情感,飽含來自母親河的祝福。產品由品衛文創園匠心研發,目前已開發創意花瓶、茶杯茶盞、筆筒、執壺等20餘種品類,推介會現場,品衛文創園與深圳文博會東道主代表訊電(深圳)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豐安渡」黃河古瓷深圳地區總代理協議。同時,現場還與廣東、浙江、湖南、四川、北京、上海、天津等8個省市企業進行了「豐安渡」黃河古瓷品牌地區總代理簽約。

據寧夏代表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寧夏館布展過程中,更加注重完善設計規劃,豐富展陳方式,提升科技含量,全方位拓寬展示手段,增強視覺衝擊力,做到高科技元素廣泛應用,呈現手段更趨多樣,靜態展示與動態展示相得益彰,文化品位與文化特點高度融合,通過向觀眾展現寧夏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藍圖,彰顯寧夏特色優質文化品牌。(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文攀)

[ 責編:李昱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71e18a3bc89512e4c18b462f06c6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