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德國沒能擊敗蘇聯,真的是因為蘇聯冬天的寒冷麼?

2023-01-05     不正經的軍棍

原標題:二戰中德國沒能擊敗蘇聯,真的是因為蘇聯冬天的寒冷麼?

這幾天聊了聊俄羅斯這個戰鬥民族,俄粉一頓炸毛,今兒回頭聊聊二戰期間的德國。網上不少論調,都是二戰蘇聯能頂住德國,全都是靠蘇聯的冬天,這幾年網上一直嚷嚷「冬將軍」幫了蘇聯。實際是這麼回事麼?並不是。

關於說冬天擋住了德軍進攻,主要是說1941年德軍進攻莫斯科的時候,受到蘇聯的極寒天氣,導致德軍沒有棉衣、燃燒汽油取暖、坦克無法發動諸如此類的,網上還有不少講由於冬季,導致德軍裝備運不上來之類的。而蘇聯這邊,以逸待勞,又有美國支持,才能頂住德國。這話呢,咱今兒來打打假。

說蘇聯靠極寒天氣頂住德軍,這事就要看看莫斯科1941年的極寒天氣是什麼時候來的,德軍的進攻是什麼時候遲滯的,蘇軍什麼時候反攻的。

1941年11月份是德軍向莫斯科挺進的時間,而德軍進攻遲滯,是在1941年12月初,等到12月5日開始,蘇軍的預備隊集結完畢,開始了反攻。而莫斯科氣溫驟降,達到一個極寒天氣,則是12月6日開始的,但是緊跟著,莫斯科的氣溫開始回升了。但是這會兒,蘇軍已經是反攻進行中了,德軍已經開始後撤了。

真正影響德軍進攻速度的,倒不是蘇聯的極寒天氣,而是蘇聯在10月份的雨季,加上蘇聯惡劣的道路,非常泥濘,導致德軍進攻速度遲緩。而等到11月份,氣溫降低之後,路面凍硬了,使得德軍有機會重整軍隊,反倒是加快了德軍的推進速度,但是這會兒已經是11月15日了。

等到12月初的時候,蘇軍已經從西伯利亞和遠東調來了 18 個師、1,700 輛坦克和 1,500 多架飛機,這會兒蘇軍已經集結了58個師的預備隊,兵力已經達到了110萬人,面對德軍,已經是處於優勢了。也就是說,等到莫斯科真正的低溫來了的時候,蘇聯已經攢夠了反攻的能力,而德軍這邊又到了一個強弩之末的狀態。

德軍進攻失利,天氣確實是有原因,10月份的雨季阻礙進攻,11月的冬季又使得德軍重整運輸線繼續推進。但是等德軍抵達莫斯科城下的時候,已經是強弩之末了。而莫斯科戰役前,在1941年9月份,德軍為了奪取頓巴斯地區,抽調了中央集團軍群的第二裝甲集團軍和第二集團軍南下基輔,與南方集團軍群會合,合圍基輔。

等基輔戰役結束,中央集團軍群的部隊規建,繼續向莫斯科進發的時候,已經耽擱一個月了。而恰恰是這一個月的時間,給了蘇軍調集預備隊的時間。如果德軍能夠更早的抵達莫斯科城下,蘇軍後援部隊還沒來,莫斯科戰役是有希望打贏的。但是基輔的包圍戰,還是要打,要解決掉來自南方蘇軍的威脅。一旦蘇軍棄守基輔,回援莫斯科,德軍還是容易打輸。

德軍進攻蘇聯之時,他的後勤能力是非常弱的。五百多萬大軍,東線負責運輸的卡車就六千多輛,這夠幹嘛的?德軍的後勤一直是問題,早在波蘭戰役的時候,德軍的後勤就差點崩潰。而後來進攻法國之時,敦刻爾克之前盟軍的小規模反擊,也是有打贏過的。波蘭戰役、法國戰役的後期,德軍都是強弩之末。而到蘇聯了,德軍進攻起始點,到莫斯科,有900多公里,後勤壓力遠比法國、波蘭大得多。

德軍預計聖誕節徹底擊潰蘇聯,要的也是閃電戰,原因就是自己實力不夠,支撐不了長久作戰。並且這會兒德國還沒全面動員參戰,兵力也是問題,已經抽不出足夠的兵力繼續進攻了。說天氣冷,沒有棉衣,還是自己戰爭準備不足,物資運送不上來,是自己後勤能力不行,和天氣沒什麼關係。

而莫斯科戰役的時候,蘇軍有多少來自英美的支持?微不足道。

很多人覺得,蘇聯憑藉租借法案,從英美拿來武器裝備、戰爭物資,靠這些東西打贏了莫斯科戰役。但是這些人從來沒注意過,租借法案送來的東西,都是什麼時候過來的,什麼時候送來的多。1941年12月,戰爭爆發也就半年,運送武器裝備的物流,能組建多少,能籌備出來多少裝備,沒人考慮過。

租借法案蘇聯最早簽訂是在1941年6月份,但是這並不代表物資能立馬運過來。武器裝備的生產、運輸線的選擇與搭建,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等到莫斯科戰役反攻階段,通過租借法案投入使用的武器,只有不到100輛坦克,戰機最早的服役,也都到了1942年1月份,也只有100多架。這些東西,放到莫斯科戰役的百萬級對抗的戰場裡面,就是一波衝鋒就沒了的級別。

英美對蘇聯提供的支援,在戰爭中後期才真正起到效果。而在戰爭前期,尤其莫斯科戰役、史達林格勒戰役期間,英美一直都是在籌備階段,運送到蘇聯的物資是非常少。英美提供的資源、設備、武器,充分發揮作用的時候,是戰爭後期,蘇軍驅逐德軍的時候,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而蘇聯被動防禦的時候,作用並不是很大。

德國人對於蘇聯的冬季,也都是有預案的,但是裝備送不上來,這不是冬天的問題,而是自身後勤能力的問題。納粹一直說冬季提前來了四個星期,但是蘇軍反攻階段已經是12月初了,這會兒再怎麼也是冬季了。難不成,德國人不過冬麼?戰爭已經打到12月了,你過冬的東西還沒到,這是自身的問題導致的。

而德國人對於莫斯科進攻的遲滯,一定程度還是自身耽擱時間導致的。更主要的還是自己後勤的問題,後勤送不上來東西,是自身產能、儲備的問題,而不是冬季的問題。即便是冬季,蘇聯人的後勤補給,也是需要運輸的。但是德軍的運輸能力,無法支撐上百萬軍隊抵達莫斯科的。

與其說冬天救了蘇聯,倒不如說是蘇聯廣袤的國土給自己留足了緩衝的空間,以至於德國人到莫斯科之後缺衣少食。而缺衣少食,是打不了仗的。德國人沒有美國的產能,也沒那麼多的財力支撐。

並且莫斯科戰役之時,德軍不光是後勤補給困難,而且已經沒有了任何的後備力量。蘇聯人這邊又可以從西伯利亞和中亞這些地方調集部隊。

總的來說,其實就是德國人對於針對蘇聯的戰爭準備不足,後勤補給不足、後備兵力不足。但是這又是個沒辦法的事情。德國人的戰爭,已經是非常緊迫了,德國籌備的時候,蘇聯也在籌備,一旦蘇聯率先發起進攻,到時候難受的還是德國人。

而蘇聯守住了莫斯科,等於是守住了蘇聯反攻的空間。蘇聯的鐵路網,都是集中在了莫斯科。戰爭中後期,美國提供的火車頭和火車皮,給了蘇軍反攻的能力。一旦蘇聯失去了莫斯科這個樞紐,反攻的能力則就完全失去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6c705868f98c5289cafcd36f8b1f2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