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障人士變「雕刻家」!走進「中國天然氧吧」,神農架之美很難忘

2022-08-15     蘇丹卿

原標題:殘障人士變「雕刻家」!走進「中國天然氧吧」,神農架之美很難忘

「我們不是不行,只是不便」。

走進湖北省神農架林區的殘創中心·根雕基地,便被廠內院落牆上的這一句話所動容。

神農架是我國首個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自然保護區、世界地質公園、世界遺產三大保護制度共同錄入的「三冠王」名錄遺產地,它被譽為「中國天然氧吧」。

在這片古老、美麗的山林深處,有這麼一群人激發著蓬勃的生命力,為生活、為藝術、為社會、為國家默默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神農架殘創中心是以神農架木雕藝術加工為主業,著力培育殘疾人特色創業品牌,創建神農架林區殘疾人創業就業孵化模式的實習基地,並獲得首批「湖北省殘疾人就業創業實習基地」稱號。

該中心位於神農架松柏鎮盤水生態產業園區,基地占地2200m,是一個綜合教學體,集教學培訓、加工、成列、住宿、餐飲為一體,擁有標準的無障礙設施環境的創業就業基地,團隊現有27人。

在其藝術品陳列區內,有大大小小3000餘件作品,有展翅高飛的雄鷹、昂首挺胸的公雞、惟妙惟肖的蛟龍……還有巨大的人物肖像和其他動物雕刻。

其中,不乏是由整個木根雕刻而成的作品。乍看之下,還以為是拼湊而成的。

看著這些根雕作品,我們一行人嘆為觀止的同時,也感到難以置信。

它們不僅精美,而且精細,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從意境中探索的表現手法教人驚嘆。 不論是人物還是動物,無不栩栩如生。

而這些精彩絕倫的根雕作品,正是由一群殘障人士所創造出來的。「我們不是不行,只是不便」。這句話再次浮現在我的腦海里,他們自強不息的精神令我動容、敬佩。

曾經的我們,對待殘疾人的態度可能是偏向於同情、可憐。

但真正了解殘疾人的生活、工作以後,便會發現,他們跟我們一樣都在積極追逐著自己的夢想,靠自己的能力實現人生價值。同時,他們也在為發揚神農木雕藝術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據了解,殘創中心還特別引進了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高位截肢失去雙腿後,通過努力獲得9枚游泳金牌的 「無腿蛙王」——代國宏。

4年前,代國宏退役後便來到了神農架,受邀擔任神農架殘創中心生命教育導師。他通過登山、滑雪、跑馬拉松、做木雕的實際行動勉勵殘障群體,告訴他們能走多遠不是由「腿」決定,而在於心。

雖然我們在參觀木雕藝術期間,並未能見到這位偉大的強者,但在基地的其他工作人員的帶領與介紹下,依舊能夠感受到這裡所散發出的蓬勃生機,且是那麼深刻。

而工作人員在介紹、講解的同時,也是自信滿滿、激情澎湃,他那人格的高大形象令現場的所有人為之敬佩。

隨著學員們的進步,神農架殘創中心不僅陸續接到訂單,還在擴建藝術陳列區,類似博物館那樣(包括還有根雕文創商品出售),展陳更多根雕藝術作品,也讓我們對殘障群體有更多的關心、關注。

據獲悉,神農架神林殘創中心計劃用3年的時間,培訓100名殘疾人實現穩崗創業增收,帶動1000個殘疾人家庭實現居家就業。

談及未來,這裡的每一個人都信心滿滿。而這也是我此次神農架之旅最有收穫的地方之一。在這片綠色世界裡,萬物煥發生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6c57b17743080309c65540bb361d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