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居財經 李禮12月11日,上海瑞一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瑞一科技」)回復第三輪問詢。
招股書顯示,公司以面向創新藥企業提供化學合成CDMO 服務為核心業務,主要從事小分子創新藥開發和商業化過程中所需分子砌塊的定製研發和生產。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已形成創新藥分子砌塊路線開發、工藝研究、雜質分析、中試放大、規模生產的一體化研發製造能力,覆蓋創新藥藥物發現、臨床研究、商業化生產等全生命周期,為創新藥企業提供分子結構新穎、質量可靠穩定、交期及時保障的分子砌塊產品及服務。
2020-2023年上半年,瑞一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12228.12萬元、16978.04萬元、36106.23萬元、16,653.01萬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185.44萬元、4073.52萬元、10754.35萬元、4,657.96萬元。
根據問詢回復,2020年的股份轉讓背景為合夥企業大多數投資者還是決定在保證基本盈虧平衡的基礎上,儘快收回投資本金。因而在轉讓部分股份給薛嵩後,視整體經營情況陸續減持剩餘股份,以保證整體投資基本實現盈虧平衡。合夥企業轉讓股權時綜合 考慮了「發行人主要生產基地海門瑞一所在地環保主管部門環保監管力度不斷加強,發行人生產經營環境面臨不利影響」。
監管層要求瑞一科技:說明 2020 年股份轉讓的具體方案,相關合夥企業約定的轉讓股份數量與實際情況是否相符,各合夥企業如何確定的轉讓比例;說明海門瑞一工廠關停的不利影響消除時點,後續未對經營產生不利影響的原因及合理性;結合公司變更實際控制人的時點、公司業績的變化情況、轉讓前後二級市場交易變化及上述情況,說明發行人股權結構是否清晰,是否存在特殊利益安排,是否存在潛在糾紛的風險。
瑞一科技稱,湖州和躍6家合夥企業及薛長煌根據前期討論方案,各自轉讓相同比例的瑞一科技股份給薛嵩,實際轉讓與方案計劃轉讓數一致。轉讓股份後,薛嵩控制瑞一科技的股份數超過50%,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
另外,公司通過承包經營岳陽康利,由岳陽康利來承擔生產任務,替代了原先應由海門瑞一工廠完成的生產任務。通過公司前期的技術改造,岳陽康利後續生產運行順利,生產產品質量能夠滿足客戶的要求且報告期內生產穩定。因而,公司通過承包經營岳陽康利的方式,消除了海門瑞一工廠關停帶來的影響,具有合理性。
瑞一科技還表示,2020年開始,隨著國內CDMO行業的不斷發展以及客戶訂單的不斷增加,公司業務規模亦穩步提升。2020年至2022年,同行業已上市或者擬上市公司亦呈現出快速增長趨勢,整體增長趨勢與公司基本保持一致。 2017至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戶基本保持穩定,尤其與無錫藥明康德新藥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保持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報告期內,公司業績增長主要系長期合作客戶訂單需求增長。
問詢回復顯示,2023 年 1-9 月,公司營業收入為19,147.01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1.6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550.72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8.72%。
2023 年1-9 月,公司商業化階段產品銷售金額下降較多,主要系去年同期新冠藥物相關項目銷售收入較多,而本期未實現銷售。剔除新冠藥物相關產品後,
2022 年1-9 月,公司商業化階段產品銷售金額為13,859.88萬元,與2023年1-9月商業化產品銷售金額接近。除新冠藥物相關產品外,受客戶階段性需求影響,部分商業化階段產品亦出現小幅下降。
2023 年 1-9 月,公司臨床期階段產品銷售金額為 3,011.99 萬元,同比增長1,907.96 萬元,數量為31個,同比增長82.35%。公司報告期內新增2個研發基地,積極開發及銷售臨床期及藥物發現階段產品,為後續進入商業化階段的CDMO服務拓展奠定基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640bb86cf7df25671d22079ba47a3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