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前瞻】2023-2028年全球及中國消費金融行業發展分析

2023-12-04     前瞻網

原標題:【行業前瞻】2023-2028年全球及中國消費金融行業發展分析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國盛金控(002670)、海印股份(000861)、重慶百貨(600729)、北京銀行(601169)、樂信集團(LX.US)、拍拍貸(FINV.US)、信而富(XRF.US)、宜人金科(YRD.US)等

全球消費金融行業

——全球消費金融發展歷程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時間裡,消費信貸在全球經歷了指數級的增長。從1853年第一個分期銷售方式的發明,到今天美國超過5億美元的消費信貸規模,消費金融近百年歷史大體可劃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法國成為歐洲消費貸款餘額較充足市場

在歐洲國家和地區,消費金融公司的出現要晚於美國,其產生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在經歷了近半個世紀的發展,歐洲國家的消費金融公司已經發展成為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貸資金的主要部門和機構,消費金融公司的完善和發展有效填補了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消費信貸市場上的空缺,在積極完善消費信貸市場的同時,也推動了金融創新的發展。歐盟地區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消費金融市場。

根據Trading Economics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法國消費信貸餘額達1.73萬億歐元,西班牙、德國、奧地利等國消費信貸餘額分別為0.65萬億歐元、0.23萬億歐元、0.18萬億歐元。

中國消費金融產業

——消費金融產業全景

消費金融生態圈包括核心參與者和外圍服務提供方,其中核心參與者包括消費品提供商、資金提供方和消費金融需求方,外圍服務提供方包括徵信服務提供方、支付支持方、大數據營銷提供方等。

消費需求方有購買產品的需求,進而產生了資金借貸需求,隨即他們向金融服務平台申請借款;消費金融服務平台則依據外圍服務提供方,如徵信機構所提供的信用報告以及消費者本身的貸款資質對貸款進行審批;在審批結束後,通過審批的消費者將獲取的資金投入消費中,從而完成了消費金融產業的良性閉環。

——潛在發展規模分析

根據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我國金融機構個人消費貸款餘額43.98萬億元,同比增長16.3%,至2020年上半年我國金融機構個人消費貸款餘額為46.32萬億元,較上年同期有小幅增長。

住戶個人消費貸款則代表著消費金融的潛在市場規模上限,個人消費貸款的快速增長,也昭示著消費金融增長的巨大潛力。

——消費金融公司貸款穩定增長

2019年,消費金融公司整體增速有所放緩,但仍保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截至2019年末,消費金融公司資產規模達4988.07億元,較上年增長28.67%;貸款餘額4722.93億元,較上年增長30.5%。

——貸款期限結構以半年到一年為主

消費金融公司發放的貸款主要為中短期貸款,一般不超過5年,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往往更低。根據統計,2019年,有3家機構的平均貸款期限為6個月以內,4家機構的平均貸款期限超過了12個月,多達17家機構的平均貸款期限介於7-12個月。從整體上看,消費金融公司的平均貸款期限分布較為平均,以中間期限(7-12個月)為主,平均期限較長和較短的機構均較少。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消費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諮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諮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 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616588150f9cbd66277253ade20ac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