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特慘的歐洲大國:輸掉兩次世界大戰,損失70%土地,淪為小國

2024-01-18     車解讀

原標題:近代特慘的歐洲大國:輸掉兩次世界大戰,損失70%土地,淪為小國

20世紀上半葉,歐洲地區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對世界格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兩次世界大戰之後,許多長期遭受列強殖民統治的地區,紛紛藉助時機,發動起義,最終取得了獨立和自由,例如愛爾蘭、芬蘭、捷克斯洛伐克等。但一些原本強大的國家,卻因為戰爭的消耗而元氣大傷,從而由大國淪為了小國,喪失了往日的影響力和國際地位。

匈牙利位於歐洲中部,它的歷史開端,要從中古時代說起。公元9~10世紀,來自東歐的馬扎爾人向西遷移,在今天潘諾尼亞地區定居建國,由此誕生了匈牙利國家的雛形。此後,匈牙利人逐漸皈依基督教,成為了歐洲天主教文化圈的一分子。

1526年,匈牙利在摩哈赤戰役中被鄂圖曼打敗,無法繼續抵抗鄂圖曼大軍的進攻,被迫向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尋求保護。不過,匈牙利雖然戰敗,但仍有很大的影響力。18~19世紀,歐洲發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對奧地利帝國造成衝擊,匈牙利人趁機索要權力。在此情況下,奧地利君主只得在1867年改國號為「奧匈帝國」,

在此之後,匈牙利一直希望能收復失地。為此,匈牙利再次追隨德國,參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初期,德國連連取勝。在兩次維也納仲裁裁決中,作為德國盟友的匈牙利,也重新得到了一部分失地。1944年,在內外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匈牙利發生了箭十字黨政變,徹底法西斯化。然而好景不長,1945年3月,蘇聯紅軍反攻到匈牙利地區,箭十字黨政權垮台。

時至今日,匈牙利已經徹底淪為偏居內陸的中歐小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5b74549daa29a3a1657caeb7845e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