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國足一輸再輸 是找不到好教練的事嗎?

2024-09-11     華商網

1-2,國足又輸了。

但有一說一,昨晚這場比賽球員們好歹拿出了應有的拼勁,場面比上一役好看了許多。但教練應對遲緩,浪費了大好局面,卻成了球迷們的意難平。有球迷調侃,這回是不怕萬一就怕「伊萬」了。賽後新聞發布會,更有記者毫不客氣地問伊萬科維奇「是否會選擇主動下課」。

平心而論,把國足的問題都推給主教練絕對不公平,畢竟這支隊伍實力有限,面對18強賽的任何對手都夠嗆。但不說拔高與提升,對於一名教練而言,如果不能把球隊本就有限的實力充分發揮出來,做好球場應變,這顯然是不合格的。

失利、反思,失利、再反思,這一次輪到了「我們怎麼就找不到個好教練」這一老話題。據統計,從2002年世界盃後米盧去職至今,國足20多年來共換了14任主教練,其中任期最長的也沒超過3年。從福拉多和杜伊科維奇的「二人轉」,到高洪波「一進宮」的高開低走,從名不副實的卡馬喬和默默無名的佩蘭,到高洪波「二進宮」救火功敗垂成,從世界盃冠軍教頭裡皮恨鐵不成鋼,到李鐵搞出一地雞毛……「土帥」玩不轉,就請「洋帥」;「洋帥」不靈了,再換「土帥」。成績越是上不去,換帥越勤。可一個個主帥執教風格各異,周期又短,國足只能處於推倒重來再推倒的循環中。就國足這點底子,經得起這麼折騰?

教練流水線式上任、下課,國足的水平也越來越水。放眼亞洲,當越南、泰國等昔日「魚腩」都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時,國足仍缺乏特色鮮明的戰術體系。定位不清,沒有長期堅持的做法和風格,耗光了一代又一代球員的青春。

更令人鬱悶的是,折騰了這麼多年,錢更是沒少花,尤其是在「洋帥」身上,我們可謂一擲千金,成了「冤大頭」。2019年,里皮憤然辭職時就直言,我的年薪很高,我不想搶錢。

「走一步、退兩步」,「一會東、一會西」,這些年來,中國足球稀里糊塗、跌跌撞撞,落得個鼻青臉腫。從聯賽架構到青訓思路,從短期成績到長遠目標,從球隊風格到選帥理念,無不是漂浮不定,既無共識,更無定力。就是在這樣吵吵嚷嚷的一片混沌中,最關鍵的競爭力——球員的技戰術能力呈現一代不如一代的螺旋式下降。如今回看,一路走來的一個個階段性的目標規劃早已是鏡花水月,徒增笑柄。

誰強就學誰,這句話被外界常用來批評中國足球的缺乏規劃。今年初,中國足協低調任命了兩名日本教練出任中國U16、U15國家男子足球隊主教練,被認為是向日本學習的信號。

學習強者沒有錯,關鍵是能否持之以恆。本屆足協領導班子在上任之初曾表態,「我們也會在穩定中求發展,不是改來改去,是要變得更合理。」「說到」更要「做到」,希望中國足球能真正明確方向、統一思想,沉下心來,找到能跟我們同行的對的人,走好當下的路、走好未來的路。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編輯:曹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53a9f16a2580b20565015f16872f5d5.html

















最好的安排

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