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發表聯合聲明後,布林肯為了訪華,改口稱中國沒有軍援俄羅斯

2023-03-24     軍事評論

原標題:中俄發表聯合聲明後,布林肯為了訪華,改口稱中國沒有軍援俄羅斯

據環球網報道,美國白宮對外表示,布林肯訪華行程並未被取消而只是「推遲」,中美關係緊張時期確保外交等高層溝通渠道暢通是必要的。當下美國正面對多重危機,美國銀行業危機風險仍未消弭,數十家銀行資金鍊處於風險狀態運行。美債已被突破上限,全球範圍去美元化浪潮風起雲湧。同時從東歐到南海、東北亞,美國霸權處處挑事生亂。美國這些領域危機都可能發生「爆破」,中美關係不走向徹底斷裂,也合於美國方面的現實需求,而推動布林肯訪華,則是美方向外界展現「穩定」姿態的方式之一。需推動訪華成行背景下,布林肯涉華表態近日發生轉變,罕見為中國「說好話」。

22日,布林肯參加參議院聽證會時,一改此前言之鑿鑿宣稱「美國將公布中國軍援俄羅斯證據」態度,轉而稱,不相信中國正對俄進行軍援,美方還未看到中國越過對俄軍援線。布林肯的改口表明,美國有著「靈活」的情報來源,可以根據形勢發展「靈活」決定自身判斷。從時間線上看,布林肯在內的美國官員、媒體散布「中國對俄軍援」消息,集中在中國訪俄之前,其目的或在於,試圖對中俄會晤構成壓力,對中俄聯合聲明內容構成干擾。

中俄兩國不受干擾、基於兩國合作內生動力擘畫發展圖景,同時協力發聲烏克蘭危機政治解決後,美國再散播「中國對俄軍援」言論,會導致美國處理中美關係的彈性空間減少,在美國外交當下幾乎無牌可打情況下,「暫時」撤回對華構陷,可視作美方的緩兵之計。簡而言之,美方當下尚未做好與華外交決裂的準備,其對華構陷的戲碼便「適可而止」,以免過度炒作引發美方自身騎虎難下。

而從整體視角看,中美關係的螺旋下滑趨勢當下仍未遏止,這一趨勢在地緣、科技、外交、經貿幾方面,都有所呈現。地緣方面,以印太戰略為框架,美國在打造一條從東北亞到東亞、東南亞、澳大利亞、印度洋的對華軍事圍堵鏈條,這一圍堵鏈條中,美國正在炮製三大熱點事件。

朝鮮半島美韓以入侵朝鮮為演練目標的大規模軍演,美軍核潛艇、戰略轟炸機、航母均在這一方向集結;南海局勢中美軍以菲律賓為跳板增加軍事部署,籌劃1.76萬人大規模軍演;澳大利亞方向美英澳核擴散動作進入實施階段。美國持續進行的操弄,在惡化中國周邊安全環境,中國也在展開對應反制。同時科技領域,美國新近發布晶片法案實施細則,其中嚴格限制接受美國補貼芯企在華發展。

外交層面,美國不斷散布「中國威脅論」,糾和西方國家拼湊各類敵視中國的小團體。經貿層面,美國對華單邊關稅遲遲未取消,同時對越來越多中企濫施制裁。美方的種種做法,使中美關係難以走上穩定軌道,中方也唯有對美方對等反制。

當下全球局勢正發生轉變,2月,伊朗總統訪華使中伊關係進一步實質發展,本月10日,沙伊復交,中東局勢迎來大幅轉變,21日,中俄發布聯合聲明,擘畫中俄關係未來圖景,26日,巴西總統將訪華,中巴兩國有望簽訂20項以上雙邊協定。多邊主義正在到來的局面中,美方應放下傲慢和算計,順應各國合作共贏的大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4f9d2f9618b260c0608aa01c6d37b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