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了解股權投資,才能更好地抓住股權的市場機遇。中證股權及時分享更具價值的股權投資觀點和知識,助您更好進行股權資產配置。
國內創富一代將集中步入家族企業與財富交接階段。對於現階段的家族財富擁有者和高凈值個人來說,如何另闢蹊徑合理配置資產、發掘新的價值增長點將是未來財富保值增值的主線。
目前國內的經濟增長模式開始由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創新元素的加入使得各產業逐漸升級。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大背景下,雖然經濟發展依然面臨下行的壓力,但目前國內經濟穩中略升的發展態勢為資產配置提供了一定的支撐。
近年來,受益於政策和經濟擴張的紅利,中國家庭的財富在較短的年限內實現了可觀的存量增長。
國人財富變遷史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始於播種階段,投資者主要關心的是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資產配置多以流動性資產為主,如現金、國內權益及固定收益類債券;
二、過渡到財富的建立階段,投資者的需求外延逐步納入了教育、提升生活品質、退休規劃和財富的傳承,多層次需求的實現需要多元的資產配置;
三、最後到了財富的建立階段,高凈值個人和家庭在通過實業投資、併購、IPO上市等方式積累了高額財富後。
高凈值人群的可投資資產所涵蓋範圍將遠超之前財富階段的複雜程度,納入了海外資產、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對沖基金、房地產信託等資產類別。
根據BCG和興業銀行發布的《國內財富傳承市場發展報告:超越財富超越財富承啟未來》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大陸千萬資產的「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 186 萬,擁有超過60萬億可投資金融資產,而國內創富一代將集中步入家族企業與財富交接階段。
對於現階段的家族財富擁有者和高凈值個人來說,如何合理配置資產、發掘新的價值增長點將是未來財富保值增值的主線。
另類資產配置漸成大勢
金融危機過後,利率持續下行、公開市場投資回報率走低使得主流機構投資者把目光更多的投向非公開市場,增加對另類資產配置的比重,減少因受低利率環境影響而收益下降的現金和固定收益類資產的比重。
在另類資產類別中,私募股權投資占了較大比重。從市場周期來看,私募股權投資主要關注正在經歷重大變革或資本短缺的領域。以及那些擁有持續成長動力的細分行業,投資標的往往具有科技、產品、理念、人員等方面的優勢,可以帶來相對較高回報率。
但是從根本上來說,股權投資的高收益是源自於信息不對稱條件下,專業投資對價值的發現與創造,以及對流動性損失的補償。因股權投資的資本來源大都屬於耐心資本,投資者通過配置低流動性的權益資產,通過對標的進行戰略定位、估值並進行判斷,把握行業發展的拐點、定價異常和市場非有效性等因素,從而獲得相對高流動性資產而產生的溢價。
區別於股票投資,私募股權並非投資於寬泛的金融市場,而是集中投資於某一特定公司或領域,以犧牲短期流動性為代價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
更為重要的一點,私募股權投資可以作為投資組合多元化策略的重要組成,因為其與大多數資產種類都有著較低的相關性,如現金、債券、對沖基金等資產。
長期的私募股權投資優勢顯著
根據BCG和花旗的研究顯示,過去五年中,機構資金新增投資接近一半的份額都流入了另類資產。耶魯基金的另類資產配置比例從過去僅30%增加到現在的53%,其中私募基金和風險投資占33%。作為全球運作最成功的學校捐贈基金,耶魯基金的市值在30年里增長了11倍之多,其創造的「耶魯模式」也被機構投資者和家族辦公室爭相模仿。
家族辦公室作為高凈值個人和家族財富管理的頂層架構模式,而捐贈基金可以看作是學術界的家族辦公室,兩者在投資目標和投資期限方面有近似的預期,都以長期財富的保值和資產的增值為目標
近年來,私募股權在家族資產配置中所占比重也在穩步上升,根據瑞銀和Campden Wealth發布的《2016全球家族辦公室》數據顯示,私募股權持倉類別下,家族辦公室直接投資占比約51%,間接投資占比49%,未來一個明顯的趨勢就是減少直接投資,增加間接投資領域。
與短期股票投資相比,長期的私募股權投資的優勢在哪裡?根據Cambridge Associates的數據顯示,全球私募股權基金指數的十年期和二十年期的平均回報達到12%和15%。
而同期全球的主要股票指數回報則僅為6%和7%,前者的投資回報率幾乎是後者的兩倍之多。
除了回報率方面,數據顯示,投資組合中的私募股權在經歷金融危機後所遭遇的價值下滑幅度僅為公開市場股票投資的60%,其在極端經濟環境下遭遇的價值損失更小,受到的衝擊也相對小。
私募股權投資成新常態
近幾年,國內的股權投資經歷了「全民PE」急速發展期,散戶化趨勢明顯,但任何行業都會經歷野蠻增長—行業整合—集中化的過程,股權投資也不例外。
就存量資本而言,截至2018年2月底,股權類私募基金實繳管理規模達到12萬億元,對比2016年2月份的數據,當時私募基金實繳規模4.42萬億元。私募規模兩年增加了近3倍。私募管理基金只數從2016年底的15789隻增長至70802隻,其中高凈值人士和家族財富的參與也助推了私募股權的爆髮式增長。
有數據顯示,目前有84.3%的高凈值人士配置了私募股權基金,23.7%的高凈值人士的配置比例超過30%,有7.8%的高凈值人士配置比例甚至超過50%。
眾所周知,股權投資分為四個階段,募集,投資,管理,退出。在募集階段,高凈值人群,其中包括上市公司的高管,企業家及二代等、機構投資者、專業的母基金(FOF)都是主流的基金募集對象。
許多家族財富擁有者和高凈值人士表示他們並不具備必要的知識、時間還有人員配置去對每一項私募股權交易做盡職調查。
隨著高凈值人群資產配置理念的加深,以及為專業服務付費的習慣逐漸形成,未來私募股權行業專業化的程度將越來越高。
高凈值人群把自己的財富集中交給專業投資機構,而後投資機構選擇最優秀的管理人參與,不斷積聚優勢資源,擴大生存空間,最後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和順利傳承。
政策層面的利好也在引導股權投資的走向,投資期較短的投資者會給企業帶來不惜要的短期壓力,導致企業經營決策對企業長期發展規劃的背離,從而降低企業創造可持續經營效益的能力,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金融資本對長期投資的支持。
從趨勢上說,未來國內高凈值人群和家族財富的越來越依靠股權投資,拉長投資周期來實現家庭財富的增值與傳承。
而對於私募機構來說,尋找引導消費需求和科技創新的爆發點,布局具有高成長性的行業,如健康、醫療、能源等領域,這是他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數據表明,中國家庭中股權資產配置比例可能不及20%,而美國家庭通過機構配置股權資產的比例一般在50%-70%。
面對如此多的存量資本,新常態下的股權資產配置需要戰略戰術並用,以對抗經濟周期的各種不確定因素。
更多金融趨勢分析、投資技巧講解、理財知識,理財課程,請關注公眾號「亞洲財經商學院」
想深入了解「股權投資項目」,可以私信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