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8日,青龍山灌區被納入第一批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試點。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青龍山灌區牢牢把握有利於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有利於灌區可持續發展和良性運行、有利於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總體不增加農民種糧負擔的原則,走出了一條具有北大荒特色的「節水高效、管理科學、設施完善、生態良好」的現代化灌區高質量發展之路。
以高效節水為主線
在創新推廣上聚能
「這是我第三年用江水種水稻,同樣一個品種,品質確實有很大的改善。」在建三江分公司青龍山農場一處水田住房裡,種植戶李明新侃侃而談,說起這幾年灌區的建設給他帶來的最大好處時,他的感受是「節本增效」。
對於提水灌區來說,節水就是節本,節水就是增效。為此,青龍山灌區採取「三水聯合調度」模式科學用水。「『三水聯合調度』模式是青龍山灌區的創新之舉,開創了全國特大型灌區三水聯合調度的先河。」建三江分公司農業工程部總經理趙清介紹說。「三水聯合調度」即對地表水、地下水、雨洪資源進行聯合調度使用,占比分別為60%、30%、10%,年節水2.97億立方米。
「三水聯合調度」是建三江分公司「1332」節水模式的一項內容。「1332」三江節水模式即採取一項節水控灌技術;地表水灌區採取地表水、地下水、雨洪資源「三水聯合調度」;井灌區蓄住天降水、回歸廢棄水、利用地下水「三水聯合使用」;在水田整地環節採取本田標準化格田改造和旱平免提漿兩項技術。
為更好地示範推廣節水技術,建三江分公司打造920.48畝的「1332」三江節水模式核心示範區1處,示範區內均為本田標準化改造後的格田,水利部、省水利廳、各地市縣領導及農戶多次前來參觀學習。通過室內培訓與現場拉練相結合、田間示範與技術指導相結合、媒介宣傳與應用推廣相結合,切實讓農戶熟練掌握節水技術,廣泛宣傳節水農業的重要性,提高農戶應用節水技術的自覺性。
以長效運行為核心
在科學管理上聚焦
2023年12月3日,北大荒黑龍江建三江水利投資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水投公司的成立是創新管理體制,推進水利事業快發展、大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是建三江分公司水利改革發展史上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一件大事。」揭牌儀式上,建三江分公司黨委書記蒼雲說道。
在現代化灌區建設中,建三江分公司不斷完善管理體制,結合北大荒組織化程度高的獨特優勢,採取「水投公司+灌區管理分公司+農場水利運營中心+管理區」的分級管護模式,水投公司和灌區管理分公司負責骨幹工程管理,農場水利運營中心和管理區負責田間工程管理,末級工程管護責任落實到戶,萬畝管理人員平均僅1.5人。
同時,灌區還建立了水價形成機制、節水獎勵機制、工程管護機制、運行管理辦法等29項機制,通過適當調整地表水水價,使灌區企業化運行後,有比較可靠的維修養護資金,讓已建工程永續利用。將「管理區」作為最小的管水單位,通過對農場管理分站、管理區進行績效考核,對管水單位和用水戶實行節水獎勵和精準補貼,提高節水積極性。
以「數字孿生」為依託
在現代化建設上聚力
「我們要實現設計、施工等一系列程序全部閉環。」在青龍山灌區辦公室,由設計方、施工方等幾方工作人員組成的碰頭會正在召開,就如何進一步完善標準化管理平台,如何推進數字孿生灌區建設進行頭腦風暴。
為提升灌區信息化水平,2022年,建三江分公司率先建設了前進農場數字孿生灌區示範區,應用數字孿生技術,搭建數字底板、構建孿生系統,實現數字映射、智能化模擬,同步仿真運行,虛實結合,對部分泵、井、閘、閥實現同步仿真運行,虛實交互。目前,示範區已實現全域地形地貌1:1數據建模,還原真實場景,並運用數字孿生技術,從輸配水過程、灌排過程等進行數字化映射,仿真模擬。灌區技術人員李新寶說:「夏管期間,只需用手機遠程操作,就可以控制各級閘閥的啟閉。明春氣溫逐漸回暖,通過關閉節制閘可以提前蓄住融雪水,為春季泡田備好營養水。」
「青龍山灌區數字孿生先行先試估算總投資4538萬元,計劃分三個年度實施完成。2023年度計劃實施1802萬元,主要建設內容為完善信息化基礎設施、加強支撐保障體系、構建數字孿生平台,以示範區試點帶動先行建設,逐步建設灌區業務應用,保障示範區及試點範圍內的業務管理服務等。」青龍山灌區管理站站長姚景輝說。
青龍山灌區已基本建成從管理中心到各分站的基礎通信鏈路與網絡基礎設施及信息化管理應用系統。按照「需求牽引、應用至上、數字賦能、提升能力」的要求,2024年,建三江分公司重點對前進農場數字灌區示範區進行優化升級的同時,將繼續加大投入啟動「青龍山灌區一期工程信息化及數字孿生灌區建設項目」,採取EPC工程總承包的方式推進工程建設,招聘全國一流的設計施工團隊,在現有信息化建設基礎上,充分利用現代化灌區和數字孿生水利工程建設等相關成果,以數字化場景、智能化模擬、精準化決策為路徑,推進灌區數字化、監控自動化、調度智能化建設,提高預報、預警、預演、預案能力,動態優化灌區調度。到2024年底基本實現青龍山灌區現代化水平達到全國領先,形成可推廣、可複製的應用成果。
青龍山灌區是全國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全國第一大提水灌區。在現代化灌區建設進程中,青龍山灌區將發揮「樣板」效應,圍繞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加強灌區標準化現代化管理,持續推進數字孿生灌區建設,統籌推進灌區骨幹工程與高標準農田灌排體系建設,提高灌排工程運行管護水平和服務能力,夯實糧食安全水利根基,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靠的水安全保障。
文圖:趙爽
文字編輯:叢珊
審核:丁寧 張永剛
平面編輯:楊金麗
統籌:張永剛
監製:劉曉雨
獲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