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成佛後才懂, 孫悟空乃靈明石猴,為何拼了命也要打死白骨精

2024-01-09     金寶哥講故事

原標題:唐僧成佛後才懂, 孫悟空乃靈明石猴,為何拼了命也要打死白骨精

《西遊記》主要講述的是唐僧、孫悟空等人西天取經的故事。在取經路上,唐僧歷經了諸多磨難,還遭遇了諸多妖魔鬼怪,但都在孫悟空的保護之下化險為夷。

不過,取經眾人由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組成,他們各有各的性格脾氣,在對待事情、處理問題的時候會有不一樣的意見。

好比在取經隊伍路過白虎嶺的時候,唐僧、孫悟空爆發了激烈的矛盾,盛怒的唐僧將緊箍咒念了一遍又一遍,孫悟空只能含淚離開了取經隊伍,而沒了孫悟空的隊伍無疑是如履薄冰。隨著唐僧落入了黃袍怪的手中,取經隊伍也幾近土崩瓦解。

幸好孫悟空再次回歸,他擊敗黃袍怪救出了唐僧,在歷經了14年的風霜雪雨,唐僧的隊伍終於完成了西天取經的任務。

直到唐僧成佛,他才恍然醒悟:孫悟空乃靈明石猴,當年他拚命打死白骨精是有苦衷的。

一、唐僧成佛

在攻克了九九八十一難後,取經眾人取得了五千零四十八部經書,隨後唐僧等人跪在雷音寺里接受了如來的封賞。

唐僧是取經隊伍的領頭羊,其堅定不移的取經信念讓他成了隊伍里的精神領袖,因此唐僧被如來佛祖封為了旃檀功德佛。孫悟空在取經路上降妖伏魔、有始有終,他被如來封為了斗戰勝佛。

唐僧、孫悟空成佛之後跟著如來在靈山修行,二人早晚不斷打坐修煉,隨著唐僧恢復了真靈,靈台一片清明的他開始了冥想。

一日,貴為旃檀功德佛的唐僧打坐入定,他忽地想通了一件事,即當年在取經路上,孫悟空為何頂著緊箍咒的劇痛,仍要拚命打死白骨精。

二、三打白骨精

那時取經隊伍趟過了萬壽山,來到了雲霧繚繞的白虎嶺。孫悟空身為靈明石猴,他的火眼金睛早就發現了蹊蹺之處。

果然,在這荒山野嶺之處,卻有一位端莊秀麗的村婦提著一籃子的食物靠近了唐僧。眼見村婦膚白貌美,八戒一邊流著哈喇子一邊和村婦暢談,而唐僧居然也破天荒地和村婦聊起了天。

正當唐僧和村婦暢所欲言之時,摘桃回來的孫悟空揚起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的金箍棒,對著村婦就是一棒。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唐僧驚恐萬狀,八戒則是煽風點火,不斷攛掇。

孫悟空告訴唐僧,這村婦乃妖怪所變。孫悟空此言非虛,白虎嶺有一頭無法轉世投胎的屍魔,她就是擅長「解屍法」的白骨精。為了吃得唐僧肉,白骨精絞盡腦汁接近唐僧,她先後變成村婦、老婆婆和老爺爺,讓唐僧和孫悟空心生芥蒂最後分道揚鑣。

不過,讓白骨精始料未及的是,她低估了孫悟空的決心。原來孫悟空頂著緊箍咒的劇痛,連續追擊了白骨精三次。機關算盡的白骨精最終死在了孫悟空的金箍棒之下,孫悟空也被憤怒的唐僧狠狠地趕出了取經隊伍。

儘管唐僧後來知曉白虎嶺的村婦、老婆婆和老爺爺乃妖怪所變,他也知道自己錯怪了有情有義的孫悟空。不過唐僧一直搞不明白,孫悟空為何非要打死白骨精不可?孫悟空為何不帶著自己趟過白虎嶺,就此避開白骨精?

直到唐僧成佛,他才徹底弄清楚了孫悟空當年的怪異之舉。

三、成佛才懂

原來唐僧前身雖然是如來的二徒弟金蟬子,但他沒了真靈又沒了前世的記憶,只是一個肉眼凡胎的凡夫俗子。

不過隨著唐僧成了旃檀功德佛,他前世的記憶以及真靈自然會再次回歸,此時的唐僧才猛然醒悟,當年孫悟空非要打死白骨精實是一件關乎生死的大事!

白骨精看似只會變化之法,但她分別變化的村婦、老婆婆和老爺爺代表了佛教的三毒,即貪嗔痴。

貪嗔痴又稱三垢、三火。此三毒殘害身心,使人沉淪於生死輪迴,為惡之根源,故又稱三不善根。

白骨精第一次變化成村婦之時,代表了唐僧的「貪」,即對順的境界起貪愛,非得到不可,否則心不甘、情不願。

白骨精第二次變成老婆婆之時,代表了唐僧的「嗔」,即對逆的境界生嗔恨,沒稱心如意就發脾氣,不理智、意氣用事。

白骨精第三次變成老爺爺之時,代表了唐僧的「痴」,即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惡不分,顛倒妄取,起諸邪行。

前面提到,唐僧肉眼凡胎,還是一個迂腐之人,他如何能參悟其中的玄機?唯有孫悟空乃天地所生的靈明石猴,他心裡很清楚,若沒有去除唐僧的貪嗔痴三毒,就算走到西天靈山,唐僧也無法成佛,猶如水中撈月、徒勞無功。

因此,孫悟空唯有一邊忍受緊箍咒、一邊打起精神,最終成功追擊白骨精三次,將白骨精擊斃於金箍棒之下。

白骨精的灰飛煙滅,象徵著唐僧攻克了佛門三毒貪嗔痴,但那時候的唐僧依舊黑白不分,他以孫悟空濫殺無辜為由,硬著心腸將孫悟空掃地出門。

14年後,唐僧成了旃檀功德佛,此時的他今非昔比,已能洞悉三界的萬物萬事。直到此時此刻,唐僧才恍然大悟,當年孫悟空拚命打死白骨精,竟隱藏了如此之多的苦衷。

正是: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罷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44cdc547c52ee430ffa6581e9e6da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