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堡也要中國化,「麥肯王」和華萊士誰更怕?

2023-03-09     鋅刻度

原標題:漢堡也要中國化,「麥肯王」和華萊士誰更怕?

(圖片來源:塔斯汀官方微博)

塔斯汀能攻入快餐界腹地?

撰文/ 黎文婕

編輯/ 李覲麟

白字藍邊的霓虹燈牌,配上紅白獅子頭,「塔斯汀 中國漢堡」的招牌格外奪目。招牌下則是正紅色的門臉和落地窗,內配木桌椅和暖黃燈光。一進門就能看見,透明廚房內,師傅們正忙著擀芝麻燒餅……

不知從何時起,這個做中國漢堡的品牌開始席捲街頭。從三四線小縣城,到最不缺新消費品牌的大上海,你就算不曾吃過,也可能無意間撞見過它的門店。畢竟,過去三年,全國就湧現出了超3000家塔斯汀門店。

當麥當勞的「麥門語錄」在網際網路瘋狂傳播,肯德基的「瘋狂星期四」成為年輕人之間經久不衰的「暗號」,塔斯汀則悶聲在漢堡界站穩了腳跟,以「中國漢堡」吸引「中國胃」。

不過,「國潮」的玩法從新中式烘焙,到中式漢堡,「殺傷力」到底能有多強,而快餐界的三巨頭「麥肯王」和華萊士,誰先慌了?

麵包換餅,從縣城包圍城市

24歲的唐熙第一次看到塔斯汀的門店,並不是在常居的上海,而是在西南地區的老家——一座十八線小縣城,所以對它的第一印象是,「又是什麼山寨店嗎?」雖然沒有走進門店一試,那配色大膽,極具國潮標籤的裝修風格卻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後來有一天,同事邀約她去打卡在上海新開的漢堡店,到了一看,「竟然就是塔斯汀」。再打開社交平台隨手一搜,唐熙才發現,這個打出「中國漢堡」招牌的快餐店,原來早已火遍全網,四處開花,「是我2G網了」。

而中國漢堡到底是什麼?

從塔斯汀的菜單來看,其漢堡品類除了常見的香辣雞腿堡,還推出了北京烤鴨、火爆辣子雞、魚香肉絲、梅干扣肉和麻婆豆腐等極具中國特色的漢堡。但為其漢堡添加「中國特色」的,主要是類似於燒餅的「手擀堡胚」。

請輸入圖說

塔斯汀門店

「他們的麵包胚確實蠻獨特的,也能看到擀麵師傅在店裡擀麵皮,畫面感確實很中式。」唐熙坦言,的確有讓她眼前一亮,「但小食和其他快餐店沒什麼太大品類差別,味道也很普通。」

而唐熙決定還會回購,是因為塔斯汀的另一大特點,「價格便宜」。相較於麥肯王這三大巨頭而言,塔斯汀漢堡定價多為13元,而券後價格則可能低至7元左右。鋅刻度留意到,在不少平台的活動中,還常有「9.9元套餐」,內含一個漢堡和一杯飲料。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這個中國漢堡品牌突然火了。僅僅在小紅書上,相關筆記就多達2萬餘篇;在B站,塔斯汀漢堡的測評視頻也成為各大美食up主的「必修課」,其中熱度最高的測評視頻點擊量達266萬;微博上也不乏塔斯汀漢堡的話題,而塔斯汀官方微博帳號的粉絲則近30萬……

事實上,唐熙認識塔斯汀的路徑——從縣城到城市,正是塔斯汀的發展路徑。

塔斯汀的官網介紹中寫道,「塔斯汀品牌隸屬於福州塔斯汀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是主營中國漢堡的餐飲連鎖品牌。」

而其成長曆程也一目了然:2012年,在江西上饒開設了塔斯汀的第一家門店,主打披薩產品;2017年,塔斯汀推出「漢堡+披薩」雙品類產品模式;到2019年,塔斯汀明確要「做中國人自己的漢堡品牌」;2020年,正式推出「中國漢堡」品類,門店數量突破了500家;2021年,塔斯汀獲得來自不惑創投與源碼資本的股權融資,並實現了簽約門店數1000+的歷史性突破。

據官網介紹,截至2022年12月,塔斯汀在全國擁有2000+門店,線上會員註冊數2362w+,門店覆蓋全國22省份243地市。

但據極海品牌監測,僅在2022年後三個季度,從福建起家的塔斯汀就開出了1800家門店,而後更是憑藉著總數突破3000家的門店量,成功壓倒必勝客,成為西式快餐行業門店規模僅次於華萊士、肯德基、麥當勞的「四當家」。而75%的塔斯汀門店正是開在了二、三線及以下城市,並且以川渝、湘贛、閩粵為據點快速向周邊輻射,最近才邁步沖向上海。

鋅刻度也留意到,在小紅書等各大社交媒體平台,也不乏網友表示,「在北京吃不到的塔斯汀竟然回小縣城吃上了」、「十八線小縣城,對於選址你們(塔斯汀)是懂的」、「小縣城不玩瘋狂星期四而是瘋狂星期二(塔斯汀星期二買一送一)」……

快餐界的「蜜雪冰城」,還是「虎頭局」?

三年開了超3000家店,這一擴店速度和勁頭,令人不免想到蜜雪冰城。

二者確實有不少相似之處,比如上文提及的「從下沉市場包圍一線城市」的路徑,又比如對加盟模式的依賴。

事實上,塔斯汀的加盟熱度近日一增再增。在社交媒體上,不乏諮詢塔斯汀加盟或分享加盟經驗的帖子。鋅刻度了解到,目前塔斯汀65㎡標準店的加盟費為38800元,但加上保證金、品牌使用費、設計費、裝修費、設備費用和物料費用等,合計費用為452300元,而整店造價預估投資預算為70萬左右。此外,「除了加盟費用,店長需要參與店長培訓,還要帶兩名夥伴參與店員培訓。」

請輸入圖說

塔斯汀的加盟費詳情

值得一提的是,有網友指出,「一直在關注塔斯汀的加盟,60㎡的標準店之前還是339800元,到了2022年10月就漲到了369800元,設備費漲了不少,現在又漲了。」

不過,與其說塔斯汀是快餐界的「蜜雪冰城」,不如說它更像是快餐界的「虎頭局」。

作為新中式烘焙的頭部品牌,除了開店速度的差距以外,「虎頭局渣打餅行」其實和塔斯汀有更多相似點。

從品牌定位來看,和塔斯汀強調自己是中國漢堡一樣,不同於此前較火的烘焙品牌主打西式甜品和麵包,虎頭局選擇以中式烘焙為產品特色,強調自己是「中式點心」。於是在品牌形象上,從中國紅的主色調和虎頭logo,到店內的年畫風格,也是明顯走的「國風」路線。

不過,虎頭局作為昔日紅極一時的新烘焙領軍品牌,以創新中式點心的賣點一路高歌猛進,而眼下負面纏身,也不過只過了三年多時間。

事實上,塔斯汀也開始逐漸顯露弊病。

從加盟商來看,鋅刻度留意到,有不少加盟商在社交媒體平台指出,「雖然生意不錯,單子也多,但是利潤真的不算高。單品的利潤率本來挺高的,但是很多客人都是買的各種平台的優惠套餐,所以利潤並沒有想像中高。」

而從消費端來看,不少消費者則提及品控問題以及出餐慢的問題。

有網友在小紅書發布「塔斯汀下頭!從此下車」的筆記稱,「我這的塔斯汀從開業我就經常吃,但是品控越來越不走心,越來越隨便……最近幾次我點的漢堡,漢堡胚直接爛掉,皮也不催了,料直接暴露在外面。」而這條筆記下的多條評論也表示,「真的是看運氣看門店,我最近吃的都又癟又小還不加紫甘藍。」

此外,在黑貓投訴上,塔斯汀相關的投訴已經多達900餘條,不少投訴聚焦的問題包括「出餐少餐」、「餐里有異物」、「充值後無法退款」和「出餐慢」等問題。其中有消費者在投訴中寫道,「買個快餐,從下單到取餐花了70分鐘。」

此外,鋅刻度留意到,媒體「都市現場」曾在2022年推出3·15特別報道曝光塔斯汀後廚,指出小龍蝦、培根、牛奶等食品過期且缺斤少兩。

叫板「麥肯王」和華萊士?先別急

「總的來說就是,花著華萊士的錢,吃著肯德基的薯條、麥當勞的漢堡和德克士的餐。」在社交媒體平台,不少網友如此總結塔斯汀的定位。

那麼,面對來勢洶洶的塔斯汀,從「麥肯王」這樣的國外巨頭,到華萊士這樣的「老鄉」,誰更慌?

事實上,至少從目前來看,黑馬塔斯汀對「前輩們」的威脅還不算太大。從擴店速度來看,餐飲行業的一份報告顯示:這三年來,麥當勞在中國境內的門店數量增加了1000+家,肯德基增加了1500+家;就更別提像華萊士這種加盟門檻幾乎為零的本土品牌,依靠下沉縣城的草根打法,把新店加盟的數量拉到了8000+家。

從營銷來看,從肯德基的「瘋四文學」到麥當勞的「麥門語錄」,可以說麥當勞和肯德基至少在「玩梗」這件事上抓緊了年輕人。

自2022年起,在小紅、微博等社交平台,你會頻繁看到有人曬出在麥當勞外賣配送單上搞的神秘「創作」——譬如「我是麥門信徒,可以多給我放幾根脆脆薯條嗎?麥門永生!」,甚至還有「重生之我是麥門信徒,多年前被肯德基暗算,偷偷多塞給我一盒甜辣醬跟你講述我的復仇故事,謝謝你麥門!」

另一邊,則有肯德基的「瘋四文學」不斷湧現。在各大群聊、朋友圈或其他社交平台,你一定曾看到過類似於「家人們聽說了嗎,最近KFC和vivo合作推出了一款手機,叫做肯德基瘋狂星期四vivo50」之類的「V我50文學」。

正如介面新聞此前所說,一個看上去由網友頗為自發的創作熱潮,背後依然離不開品牌方營銷的推動。這種與品牌、產品強關聯的衍生創作行為,本質上還是在為品牌製造社交話題。事實上,在麥當勞和肯德基的官方帳號,你也的確能看到不少「官方玩梗」的素材,肯德基甚至直接推出了「V我50套餐」。

請輸入圖說

如此看來,塔斯汀想要撼動麥肯王的寶座或許並不容易,但倒是或許能和靠「噴射戰士」聞名的華萊士一決高下。畢竟,二者定價更為接近,而在各大社交媒體平台,也有不少網友將二者進行對比。

不過,由於門檻較低,不少新品牌也開始搶奪塔斯汀的地盤。在中國漢堡的概念火了之後,僅僅在福建地區,就有了大大方方中國漢堡、漢堡狀元·中國漢堡、花堡旦·中國漢堡、美其樂中國漢堡、堡宴·中國漢堡、穆將軍中國漢堡、中國漢堡飢餓站……

所以,在想要攻入快餐界腹地之前,塔斯汀或許還得先守住眼下這片江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3e842b948f60ff056af42cf71f845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