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服貿會見證中國「綠色城市」發展

2023-09-07     大邑檢察

原標題:「變廢為寶」:服貿會見證中國「綠色城市」發展

新華社北京9月7日電 題:「變廢為寶」:服貿會見證中國綠色城市發展

新華社記者陳雨崢、張卓文、魏夢佳

餐廳後廚的油污殘渣變身清潔環保的生物柴油,建築垃圾演變為透水磚石,竹子成為生產生活用品的原材料……在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處處盎然的「綠意」吸引了參展者的目光。

隨著中國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深化,推進城市綠色發展的實踐在各地生根發芽,垃圾分類、「無廢城市」建設、「零碳」產業園等綠色城市建設項目在多個城市開啟試點,從減排、減塑、污染防治等多角度探索城市低碳、清潔發展的新模式。

9月2日,在國家體育館舉行的服貿會環境服務專題展上,觀眾拍攝廚餘垃圾、餐廚廢棄物處理流程。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至2021年,中國以年均3%的能耗增速支撐了年均6.6%的GDP增速,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4.4%。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塗瑞和表示,全球發展不斷面臨環境挑戰,中國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實現「雙碳」目標的實踐具有全球性意義。

在本屆服貿會環境服務專題展區,北京朝陽環境集團有限公司展示了建築垃圾經處理後製作出的多種再生磚石。其中,再生路面磚已開始成為北京的市政道路建材,而具有良好滲水性能的再生透水磚還將應用于海綿城市建設。

北京朝陽環境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皮猛說:「城市廢棄物處理一頭連著減污,一頭連著降碳,可以說消納的是垃圾,生產的是綠色低碳產品。」

如今,綠色生活理念不斷深入人心,越來越多人開始主動選擇低碳的生活方式。在國際竹藤組織展台,琳琅滿目的竹製品吸引了諸多消費者駐足,現場掃碼下單不斷。

四川一家新材料公司在展台上為消費者展示數種以竹為原料的竹纖維紙質品。該公司企劃負責人黃蔓淇介紹,企業通過將咖啡渣與竹纖維混合,製造成新型材料,變廢為寶,生產出可降解餐具、餐巾紙等,實現減碳。

國際竹藤組織全球政策官員艾博哈表示,竹子具有生長快、再生能力強的特點,竹製品不僅能替代一次性塑料,在生活用品中廣泛運用,還能替代混凝土、鋁、鋼等高碳材料,應用到建築中,從根源上減少污染和碳排放。

「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和組織開始推進『以竹代塑』。通過本次展會,我們希望向更多消費者傳達綠色環保理念,讓竹製品更多應用到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艾博哈說。

9月2日,觀眾在服貿會上體驗竹製滑鼠鍵盤。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在國家管網集團展台,工作人員介紹,集團西部管道公司霍爾果斯作業區是西氣東輸二線、三線的國門首站,站內共有8台30兆瓦功率的燃氣壓縮機組,利用壓縮機排放的尾氣餘熱加熱蒸汽,帶動汽輪機發電。項目投產至今,已累計發出「綠電」7.59億千瓦時,為國家實現「雙碳」目標貢獻了力量。

服貿會期間,業界眾多專家學者還在多個論壇上,圍繞雙碳賦能產業發展、碳交易、「無廢城市」建設等課題開展研討。多位專家指出,城市發展面臨著人口快速增長、環境壓力大等諸多挑戰,要推進「雙碳」引領城市綠色發展,仍需在未來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升環境質量,加大環保技術及材料的應用,同時也要著力提升民眾的環保意識。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勇認為,應系統、科學地推進「無廢城市」建設。例如,在促進城市綠色發展的過程中,要更加關注固體廢物的精準處置,達到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目標;在新城建設和舊城改造的過程中,應從源頭考慮固體廢物的消納能力。此外,還要加強數字化管理平台建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1c9bab109d1798487305074d4853b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