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宿舍,就不能再搞好點嗎?

2023-08-30     正解局

原標題:中國大學宿舍,就不能再搞好點嗎?

讓更多人上得了大學,才是最重要的。

正解局出品

最近,大學陸陸續續地開學了。

在抖音上,一些新生和家長去學校報到完,滿心歡悅,不過,等一進宿舍就驚了一跳。

還有家長說,啥都好,就是宿舍是「陋室」。

還有大學生自嘲說,自己的宿舍完全是「敘利亞風」,連劉禹錫看到恐怕都要刪掉《陋室銘》。

所以,不少人就有個疑問:

大學宿舍,就不能搞好點嗎?

其實,好壞,是有個參考物的。

今年入學的大學生,基本都是2005年左右出生的。

這個年份很關鍵:1998年,中國推出了「商品房改革」。

行業里有個說法,98房改標誌著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誕生。

不過,改革儘管已經啟動,但剛開始,絕大部分人根本沒有買房的意識,還是等著單位分房。

1998年,全年中國的商品房銷售才勉強超過1億平方米;直到2000年,也才1.7億平方米。

2003年,高層印發《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中國商品房市場也開始火熱起來,當年銷售就突破3億平方米,等到2005年已經達到5.58億平方米。

買房,慢慢成了所有中國人一生中的大事。

而這些2005年左右出生的孩子,他們的父輩基本是70後,也正是趕上樓市紅利的一代人。

到2021年,全年中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達到18.3億平方米!

雖然,現在房貸成了很多家庭的大項開支,但必須承認:

住房商品化,極大改善了中國人的居住條件。

如果你到一個城市老城區五六十年代建的小區,你就會真心體會到二三十年前中國人的住房水平。

幾家共用廚房,整棟樓甚至一個片區共用一個廁所,都是很常見的事情。

而數據顯示,到2020年,中國家庭戶人均居住面積達41.76平方米,平均每戶住房間數為3.2間,平均每戶居住面積達到111.18平方米。

城市家庭稍微小一點,家庭人均居住面積也有36.52平方米。

加上獨生子女,現在這批大學生從小可能都有自己的房間。

所以,新生一下來到大學,一間宿舍住進多人,肯定有「由奢入儉」的感覺。

有人可能會問:那麼,就不能多建些宿舍嗎?

我們簡單來算算。

根據《中國教育統計年鑑(2021)》,普通高校學生宿舍面積就超過1.7億平方米。

這還不算職業高校。

如果我們僅僅是把現在的住宿條件提高一倍,也就是4人間變成2人間,以此類推。

這樣就要新建1.7億平方米的房子,外加上前期設計、施工、管網、道路、消防、水電等等。

建好了,還加做內部裝修。

這顯然需要巨量的資金。

這個項目的預算就達到5.5億元

這裡還牽涉到一個基本問題:

讓更多人上大學,接受高等教育,是首要的目的。

「本科遍地走,專科多如狗」,是很多人的感受。

但這個感受卻是不對的。

根據七普數據,全國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2.18億,占總人口的15.47%,本科以上人口不到10%,研究生以上人口更是不到5%。

當然,我們可以只看年輕人。

就拿2005年出生的這一波人來看。

當年,出生人口是1617萬人,到今年(2023年)高考報名總人數是1291萬人次,有數據說計劃招生是1096萬人。

中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普及化階段,但一個事實是:仍然有約1/3左右的年輕人,沒能進入大學學習。

和上面這一點相關,要讓孩子有大學上,最關鍵的是,讓普通家庭的孩子能夠安心上學。

如果大家稍微一查,就會發現一個情況:

中國大學的住宿費簡直太便宜了!

像北京,清華大學住宿費一年不超過1200塊錢,在上海,復旦大學住宿費一年也是1200塊。

復旦大學住宿費標準

更超過很多人想像的是,中國大部分大學住宿費收費幾乎和一二十年前一樣。也就是一二十年來,住宿費基本一分錢都沒漲。

下面是清華大學部分住宿費的收費依據,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用的還是1999年政府部門核准的價格。

我們作兩個比較。

在北京、上海,哪怕住青旅,一個床位每晚現在也需要100塊錢以上。

快捷酒店,現在也動輒六七百塊錢一晚。

也就是大約1200塊:

如果住快捷酒店,只能住兩天左右;

如果住青旅,也最多住兩周;

但你如果是大學生,住宿舍,可以住整整一年!

再和國外情況比較一下。

很多朋友可能知道,國外很多大學是不提供宿舍的,就算有宿舍,校內住宿反而比校外住宿貴。

就拿美國來說,大學住宿費一學年少則三四千美元,多則上萬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就要兩三萬起步。

當然,有網友說,人家美國人是賺美元,花美元。

那麼,我們就看看相關數據。

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顯示,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也就7萬美元。

可見,如果家裡有個孩子上大學住宿,那麼住宿費就是美國家庭很大一塊開支。

而1200塊錢,放在中國,也就是現在一個泥瓦工在城市裡兩三天的收入。

在歐洲,大學住宿費也十分昂貴

回到話題本身。

高等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根本,也是一個民族興旺的希望。

中國教育經費投入在2022年就超過了6萬億元,其中,高等教育投入1.6萬億元,要知道,廣東省全省2022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也不過1.3萬億元出頭。

這些年來,在教育上,國家的確是投入了大量資金。

相比二十年前,甚至是十年前,中國大學的辦學條件已經大大改善。

在十幾年前,宿舍裝空調的大學還不多,現在空調已經是很多大學的標配。

但即便是這樣,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

讓更多人,尤其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上得了大學,才是最重要的。

大學宿舍建得更好,是我們的一個美好期待。

但人在年輕時吃點「苦」,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14859a1b506883b9ee7c5288df151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