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不可當
——記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放射診斷科主任蔣銳
解放軍報記者 高立英
特約記者 劉一波 通訊員 李曉龍
蔣銳近照。
哪怕「全副武裝」,蔣銳也能被人一眼認出——因為他的防護服上不僅寫著自己的名字,還有一句格外醒目的戰鬥口號:「銳不可當」。
作為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放射診斷科主任,蔣銳從進駐那一刻起,便開始了衝鋒。
那段時間,泰康同濟醫院按下了「快進鍵」:4小時內接收143名患者、48小時內完成新冠肺炎專科醫院改造、72小時內開始批量接收患者……
大量患者短時間內集中入住,給放射診斷科帶來極大挑戰。蔣銳帶領突擊隊加班加點安裝CT掃描儀、調試機器、全流程推演,使放射診斷科快速具備了戰鬥力。
蔣銳在講解患者CT。
科室工作強度大,醫護人員24小時接續戰鬥。蔣銳將放射技師和診斷醫生結對組合,按照醫技一體的原則協調配合,保證大家在完成工作的同時能得到充分休息,自己卻像停不下來的陀螺一樣四處忙碌……
在感染十一科主任丁盛眼裡,蔣銳時刻處於箭在弦上的戰鬥狀態。
「一名重症患者腦幹出血!」那天凌晨2時,蔣銳接到求助電話,立即趕往病區。
「搬運時一定要小心,避免造成二次傷害。」蔣銳指導醫護人員齊心協力,小心翼翼地把患者搬到放射機上,關閉隔離門、開機……及時準確的診斷報告,為臨床科室提供了診療依據,使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連續高負荷運轉10多天後,CT掃描儀發生故障,嚴重影響臨床醫療工作開展。蔣銳帶領大家緊急行動,一邊全力搶修設備,一邊啟用備用CT掃描儀,改建備用CT室……連續奮戰一整夜,備用機器成功運轉起來。
這樣的連續作戰其實早在1月下旬就開始了。當時,四川成都確診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後,蔣銳所在的西部戰區總醫院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開設發熱門診,規範隔離病區,定點收治新冠肺炎患者。那幾天,大量發熱患者湧入醫院,蔣銳與同事們一起持續奮戰,為臨床篩查診斷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除夕夜,蔣銳是在醫院度過的。院裡接到抽組醫療隊支援武漢的命令後,蔣銳立即遞交了請戰書,按下了鮮紅的手印。那手印,凝聚著這名老兵一往無前的銳氣,就像5年前援非抗埃時的衝鋒姿態、15年前維和戰場上的血性擔當。
(解放軍報武漢3月23日電)
(本文刊於《解放軍報》2020年3月24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