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級黑幫片,太狠了!
時光撰稿人 | 小艮
在電影中尋找生活的更多可能。
今年國慶檔,張藝謀積壓了4年的《堅如磐石》在票房上拔得了頭籌,但口碑卻頗有爭議。
此前曾有傳言,本片是張藝謀招待客人的得意之作;更有人將其視為內地版《黑社會》。
當然,受限於創作環境不同,這兩部作品其實並無高下之分。但以此為契機,聊一聊黑幫片經典,也不失為一樁美事。
今天的「老片新看」,時光君來聊聊這部——
《黑社會》
將《堅如磐石》與《黑社會》聯繫起來,大概是因為兩部作品都塑造了兇狠殘暴的「黑幫大佬」形象。
比如黎志田拿著扳手砸死女婿那場戲,很容易讓人聯想起《黑社會1》的暗黑結局。
再比如,兩部影片都將關鍵物件用作了麥格芬,《黑社會》里是龍頭棍,《堅如磐石》里是手機。
並且,緊張激烈的動作戲,都有雙方勢力打電話的情節設置。
而這些相似之處,只是外觀。
兩部作品真正的差異在於視角,主題以及完成度。
環境不同,不再細究,還是回到《黑社會》的創作。
緣起
黑社會是香港的一部分,自然也成了香港影視的創作源泉,黑幫片應運而生,並從80年代起開始高速發展。
麥當雄值得單獨拿出來聊。
由他導演的《省港旗兵》已是黑幫片經典。故事講的是,「大圈仔」偷渡到香港大張旗鼓地洗劫珠寶店,但出師不利,最後與警察展開了激烈的生死對決。
其粗糲而生猛的動作場面與人物身份所攜帶的隱喻色彩,都給以後的港片很大的啟發。
比如,許學文、歐文傑與黃偉傑在拍《樹大招風》前,杜琪峯就指定他們反覆觀摩《省港旗兵》。
可惜的是,在完成本片後,麥當雄不再擔任導演。
不過,他仍是香港黑幫片最重要的旗手之一。
潘文傑擅長執導傳記類的黑幫片,代表作有被譽為香港版《教父》的《跛豪》,《歲月風雲之上海皇帝》《上海皇帝之雄霸天下》,麥當雄都是編劇。
為了扶植自己的弟弟麥當傑,麥當雄還寫了《黑金》的劇本。
另外一類黑幫片,比如《古惑仔》系列。
這些影片由劉偉強執導,文雋編劇,改編自漫畫,其調性更加青春洋溢,也更加卡通化、浪漫化,著重刻畫義薄雲天的兄弟情誼。
更多的影片,將「黑幫」當作類型元素,比如《英雄本色》《無間道》等等。
這些作品有個共通之處,主角多是英雄、梟熊,重情重義。
杜琪峯也拍過類似的電影比如《真心英雄》《槍火》《放逐》。
而做《黑社會》系列時,他採取了截然不同的視角。
當時,香港回歸將近十年,自小在九龍城寨長大的杜琪峯敏銳地發現,在時代劇變下,古惑仔也有了轉型,甚至消失。
於是,他想拍攝一部這樣的作品,來呈現「時代變化中的黑社會」,去挖掘這個群體秘密的罪惡,他們面對時代的心理軌跡,並以此折射香港社會的轉變。
這一次,杜琪峯組建了強大的班底,剪接:譚家明;音樂:羅大佑;攝影:鄭兆強;卡司,全員演技派。
在創作上,他收斂了風格,力求呈現真實。
黑幫的現實
和以往的黑幫片大都不同,《黑社會》聚焦的是香港最大幫會和聯勝推選話事人的傳統和過程。
每當換屆時,幫派內部必然大亂,而警察會出面維持治安。
打光很有意思,警察處於暗區,而幫會成員處於明區。
這跟故事、主題都密切相關。
幫會選話事人是個傳統,比選特首還要早一百多年。
而那時,黑社會成員人多勢眾,若鬧起事來,牢房根本坐不下。
警察維持社會安定,「秩序」很重要,「平衡」更重要。
《黑社會1》的敘事非常紮實,它以兩個候選人阿樂(任達華 飾)與大D(梁家輝 飾)爭奪寶座的過程為主軸,將幫派信物龍頭棍為麥格芬,既鋪設了一組黑幫人物群像,同時打造了精彩紛呈的動作場面。
片中的人物,不能用槍,他們以菜刀、木棍等觸手可及的任何工具展開打鬥,甚至面孔都是武器。
故事所彰顯的,是暴力,是人身上的獸性。
阿樂當上了話事人,野心爆棚,在大D的幫助下,他搶占了尖沙咀,方式是更加兇殘的暴力手段。
而在擴張過程中,大D妄圖成為幫會的另一個話事人,這破壞了規矩,更威脅到了阿樂的權力。
談笑風生之間,阿樂搬起石塊,一下一下砸去,目睹這一場面的阿樂嫂也慘遭毒手。
根據梁家輝回憶,原劇本中只是一下,杜琪峯在拍攝中臨時改了戲。
同時,看到這一恐怖場面的,還有阿樂的兒子,以及猴子。
經過重重鋪墊,人因權力而生的動物性暴露無遺。
對這一主題,《黑社會2:以和為貴》不僅一脈相承,還有了深化。
阿樂想連任,他鼓動同樣想爭奪話事人的東莞仔(林家棟 飾)、飛機(張家輝 飾)幹掉Jimmy仔(古天樂 飾)。
耐人尋味的是,Jimmy仔最初只想做生意,不想做古惑仔。
他走向爭權奪利之路,源自內地高官石副廳長(尤勇智 飾)的指示,他要想做生意,必須成為話事人。
為此,Jimmy仔不斷變狠,甚至到了心理變態的程度。
最終,他如願以償。
曾經和聯勝「五虎將」搶奪到頭破血流的龍頭棍,現在被交付到自己手上。
石副廳長可以詳細地說明龍頭棍的物理軌跡,可見他想找到這件信物不費吹灰之力。
聽到這個信息,一向殘暴冷酷的Jimmy仔被嚇得瞠目結舌。
並且,他還能拿到深圳的一大片地。但條件是,他必須更改規矩,永遠擁有龍頭棍,牢牢霸占著話事人的位置。
不管是情節,還是氛圍、構圖,《黑社會2:以和為貴》都要更加壓抑、窒息。
因為權力,被更大的權力死死壓制。
遙遠的《黑社會3》
跟銀河映像的大部分影片相同之處在於,《黑社會》系列的故事籠罩著揮之不去的宿命感。
比如在《黑社會1》中,阿樂將大D砸死;而在《黑社會2:以和為貴》中,他也落得了個同樣的結局。
其指使者,正是Jimmy仔。
不同之處在於:阿樂施暴,是自己內心慾望的驅使。
Jimmy仔呢?
他只想本本分分做生意,但他被石副廳長逼成了另一個阿樂,根本就沒得選。
這種宿命感與無力感,更接近於《命案》中命理大師仰頭望向血紅色殘月的場景。
上,《黑社會2:以和為貴》;下《命案》
而《命案》,也來自銀河印象,出自杜琪峯愛徒鄭保瑞之手。
相信很多影迷都在關心,《黑社會3》何時能看到?
聊到這個話題,很難不讓人悲觀。
創作這部續作,首先要面臨的巨大難題就是過審。
因為題材,《黑社會3》必然要涉及大量的暴力戲碼。
很難想像像《黑社會1》結尾那場戲能完整保留,更別說《黑社會2:以和為貴》那種挑戰觀眾心理極限的邪典電影才會出現的殘忍場面。
另一方面,要寫香港的變化,其表達空間也會縮小。
其次,杜琪峯是個類型片高手,但又有鮮明的作者意識,而且非常堅定。
當初,《堅如磐石》劇本出來後,第一個想到的導演就是杜琪峯。
他也很感興趣,帶著愛徒來到重慶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可因為時局變化,以及創作理念不同,最終作罷。
這份辛勞也沒有白費,後來,杜琪峯攜手韋家輝等銀河映像編劇,孫紅雷、古天樂等演員,創作了警匪片《毒戰》。
其凌厲的節奏、極致的人設、慘烈的槍戰場面與裹挾的隱喻都令人讚嘆。
再比如《三人行》《華麗上班族》等北上影片,無論是敘事表達還是場面調度,杜琪峯都有個人的追求和堅持,很難願意妥協。
而卡司也非常棘手。
從《黑社會2:以和為貴》就能看出來,其人物個性有著很強的延續性,比如自卑又兇悍的飛機,鋒芒畢露的東莞仔,不擇手段的Jimmy仔等等。
這些演員的身價已經不同往日。
退一步說,即便演員願意自降片酬,倘若劇本涉及敏感內容,他們是否還願意參與進來呢?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黑社會3》的命運越來越像Jimmy仔,即便曾經風光無限,終究還是身不由己。
-END-
韓國電影界的「金童玉女」,又殺瘋了
爆款不爆,黑馬不黑,今年國慶檔27億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