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做汽車相關行業的朋友們都知道,河南算是汽車企業的一大熱土。無論是主流還是邊緣品牌,在河南幾乎都能開闢出還算可觀的市場,河南市場被稱為車企必爭之地也絲毫不為過。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河南也牢牢占據著全國前列的位置,新能源產品紛紛湧入,分羹者眾多。
近日,河南省首家、全國第十一家獲得純電動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速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宣布首款車型正式投放市場。首款平台車型SA01定位於A級車,續航里程可達370Km,最高時速150Km,今年將量產20000輛。此外,速達隨後還將向市場推出十餘款車型,包括CROSS、A級兩廂/三廂、SUV車型及電動超跑等,覆蓋各類人群需求。
速達是誰?
事實上,速達算不上新勢力品牌了。這家車企早在2010年9月就已成立。後經過多次追加及股權變更,形成了以三門峽速達交通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速達)董事長李復活個人名義持股40.96%、速達公司持股25.71%、中奧伍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0%、鄭州黃帝養生園開發有限公司及其他自然人共持股13.33%的局面。作為地市政府爭搶的熱門製造行業,毫無疑問,速達背後有更強大的支持。
經過前三年的蟄伏,速達幾乎成了人們眼中的"殭屍企業",或許,這也直接影響速達遲遲無法拿到生產資質的原因。不過在沒有拿到資質的"空白期"內,速達也傳出幾條喜訊:2013年8月,速達宣布和9家經銷商簽訂10萬輛訂單。2016年2月,速達又宣布與北京京馳集團簽訂15000輛純電動車採購協議,不過這些訂單目前仍未完成。
時間到了2017年3月,彼時離企業成立已經7年,發改委這准了速達年產10萬輛電動汽車的項目。次年12月14日,工信部發布第315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在擬發布新增汽車生產企業清單一欄中,河南速達赫然在列。這也意味意味著,速達和北汽新能源、雲度新能源、江鈴新能源、奇瑞新能源等車企一起,擁有了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雖然當時的新勢力造車蔚來、威馬已經開始了交付工作,速達起大早趕了晚集,但好歹"准生證"在手,大展拳腳的時刻已然到來!
首款車型什麼樣?
河南省最缺什麼?與成熟車企相比,地域優勢不明顯的中原地帶,思想相對保守、技術相對滯後、人才相對短缺。尤其是速達位於三門峽市,與省會鄭州相比尚有差距。
但兵貴神速,今年1月獲得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產品准入,成為國家發改委核准和工信部准入的"雙資質"純電動乘用車生產銷售企業。2月被列入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3月,河南省首輛自主研發、具有自主品牌的純電動轎車下線。6月,車型正式投放市場。
速達首款車型的外觀,可以說是平平無奇。在新能源市場天馬行空的設計大潮里,速達首款電動車的設計還是趨向於保守。新車定位於三廂電動轎車,A柱下方開有較大的三角窗,在當下的設計中比較少見。
內飾設計則以簡約為主,肉眼可見塑料感。寬大的鍍鉻飾條圈定出中控螢幕及操作部分。總體而言,內飾和外觀風格一致,中規中矩。在官網上,這款車的電池系統是這麼介紹的——
"車輛採用高比功率的超級電容和高比能量的蓄電池相結合的復合能源再生制動控制系統,充分利用電池能源,增加能量回收,提高電動汽車一次充電續駛里程,保護蓄電;與同級車相比,速達純電動車具有明顯技術優勢……百公里充電費用約7元左右。"但由於目前並沒有具體的車型參數,因此車型情況暫無法進行評判。
外來新能源能否搶占市場?
在河南市場上,幾乎能見到各家推出的新能源產品,其中又以微型電動車居多。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愛尚、北汽EC系列、奇瑞eQ1、眾泰E200、知豆D2及江淮iEV6E等車型的銷量保持較好,這類車型多用於家庭使用。榮威Ei5和比亞迪e6則多作為計程車/網約車使用,但並未形成規模。
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河南區域純電動車的使用喜好。對於占比較重的家庭用車而言,依然是低端、低速純電動車為主流。出行成本低,經濟性好,售價親民,是構成當下河南消費者購買的主要因素。加上國補減半和地補取消的新政,新能源市場已經從政策驅動向市場導向轉變,這也意味著在下一階段的競爭會愈發激烈,產品和技術將會成為銷量的制約因素。
速達雖然有當地政府的極大重視,但終究資源有限,更多的路還是要靠自己走。因此在未來的競爭中,速達免不了夾縫中求生存。河南目前採用的限行政策為每天限行兩個號,對新能源車實際需求並沒有那麼大。"外來"品牌的售價也是制約因素之一。因此,想在短時間內搶占市場份額,恐怕都不容易。
插座君說:
河南的汽車市場是很多車企品牌下沉的熱土,新能源領域上升的空間也很大。但縱觀歷年銷售數據,可以看出目前依然是低速代步車為主、主流企業產品為輔的局面。速達擁有地域的優勢,若有相當的售價,或許還能在短期內為之一搏。但隨著消費升級及以後嚴苛的限行,其他質優價高的產品優勢會更加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