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最適合自駕的村落,婺源菊徑村,中國最圓的村莊

2019-07-08   愛泡網

江西最適合自駕的村落,婺源菊徑村,中國最圓的村莊

菊徑村地處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古坦鄉,是個典型的山環水繞型,小河成大半圓型,繞村莊將近一周,四周為高山環繞。

上了村莊對面的小山坡在半山腰處就見到整個菊徑村,一條小溪圓圓地環繞整個小村,小溪與公路的連接是一座座小木橋,整個村子一面靠山,很符合中國的八卦「後山前水」設計。

當地人稱「臉盆村」。 菊徑村村莊的水口處建有村中的祠堂,種有大樟樹;村莊後面的山上是保持得很好的水口林,新修的柏油公路沿著河岸呈現圓弧型繞村而過,一些木板橋與公路相連。密集的村莊,小橋,小河,四周環抱的大山,如果不是公路的進來,打破了村莊的寧靜,絕對是一個世外桃源。

該村始建於宋代初期,該村現在被譽為:中國最圓的鄉村、中國八卦村,村中有文物多處,宋代何氏祠堂,祠堂內有大明崇禎皇帝於崇禎元年御筆親賜的皇匾「黃閣調元」之牌匾(被盜),意思為「榮登宰相之位,執掌天下大政之意」還有多處名勝古蹟。

菊徑村人何姓,據清《何氏統宗譜》記載何氏宗族祖先於宋朝乾道年間遷居至此,千百年來繁衍生息,遂成大族。村子形如馬蹄,村口有一座廊橋和宗祠,村內巷陌交錯,村外曲水環繞,村人淳樸厚道,熱情好客,有如世外桃源。這樣保存完好的古老村莊,本身就是稀有的歷史文化珍寶。

在婺源古村落里,菊徑村造型最為奇特,山環水繞外形似臉盆,是「中國最圓的村莊」。該村始建於宋代,是何氏世族聚居地,祖先宋代丞相何執中(榮國公),還是明代名臣何如寵的故里,可見其歷史夠顯赫。

依天然地勢落成的菊徑村,被一條溪流團團圍繞,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孤島村。冬日,路邊的楓葉依然紅似火,戀戀不捨的秋天,給這個最圓的孤島古村留下了最後一絲暖意。

溪流里沒有船,好幾座小木橋連接起公路和村莊,當地人稱之為板凳橋。去往村莊的路上,一家老小正圍在一起摘野菜,這是當地人叫做「黃花」的一種野菜。在清華鎮街邊小菜場第一次見,老農賣4元一斤,據說可以養胃,有人吃過嗎?

村裡有座建於宋代的何氏宗祠,聽說裡面曾掛有一塊大明崇禎皇帝御筆親賜的橫匾,上書「黃閣調元」,意為「榮登宰相之位,執掌天下大政之意」,不愧為名門望族,很牛吧。可惜這塊文物牌匾於2011年被盜,至今仍是一宗懸案,無緣相見了。

祠堂里還有另一樣寶貝,目前已成孤本的《何氏宗譜》,不僅記載著宗族的世系與事跡,還有不少古代名人的題跋序言,暴露了與之交好的名人大腕,猜猜都有誰?大儒朱熹、宋丞相文天祥、宋右丞相周必大等等,隨便說一個都是大V級的人物啊,何氏祖先的朋友圈可真是了得,咱的趕緊去祠堂看看。

菊徑村遊玩免門票,搖搖晃晃走過板凳橋就進了村,村子裡很幽靜,人家開著門也沒見什麼人,偶爾有一兩個小朋友從身邊跑過。裡面的小巷就像迷宮七彎八繞,有時明明進了死胡同,可很快拐角處又柳暗花明,走著走著就迷路了,連同行的小夥伴也跟丟了。

彎曲狹窄的弄堂,只能容下兩個大人側身通過。心裡直犯嘀咕,村民要是添置大件物品,是怎麼往家裡運的呢?還有這複雜迷幻的地形,新媳婦嫁過來還不得走錯家門呀,呵呵。

既然在村裡打不出方向,趕緊撤退拍全景去吧。網上菊徑村的攝影作品,基本都是在村子對面公路邊小山包上拍攝的。

每人交納了20元衛生費,沿台階登上了觀景台。山上共有兩處觀景台,同行的朋友說,他前些年來時還只有半山腰上的這個,不知是不是村民自發修建了更高的觀景台,視線開闊,拍攝效果你懂得。

遇見一對中年情侶,他們上去比我們早,但呆了很久也沒下來。上面風很大很冷,我們拍完趕緊走人了。臨走時聽那男的對女的說,待久點才對得起這花去的20元錢。免費景點該不該收衛生費?換著是你,會因為這20元錢呆在上面吹西北風嗎?

近年來為了保護村落古建築,村民蓋新房一律在村外指定地點建設,俯瞰村莊全貌,眼前是非常漂亮的徽派古民居群。菊徑村毗鄰國家森林公園靈岩洞和著名的「楓景」攝影地石城,如果秋天你想去追楓,不妨順道去菊徑村看看

菊徑村交通攻略:適合自駕遊玩,從高速的婺源北出口下高速,然後沿著去清華鎮的方向開,過清華往大鄣山方向即可到達菊徑村。 如果不是自駕游也可以包車前往,

菊徑村門票:免費

菊徑村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