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的救贖

2019-08-04     地產八卦女


地產商有危機很常見,但像王振華這樣自毀前程的比較少。

文 | 地產八卦女

1st

前天,新城控股發布2019年7月份經營簡報稱,7月份公司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245.33億元,銷售面積約220.88萬平方米。1-7月公司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1,469.5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9.29%;累計銷售面積約1,270.40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長37.90%

同時,新城還公告了7月拿地情況:通過掛牌方式在唐山、青島、昆明、大同拿了四塊地,其中住開兩塊,商開兩塊,看來仍然保持每月建2-3家吾悅廣場的速率不變。

那麼,為什麼提這個公告呢?因為這個公告隱藏了以下3個暗示

(1)7月份實現銷售金額245億,跟5月份247億、6月份295億的銷售額差別並不大,意味著新城的「黑色7月」,對新城住宅銷售影響較小。

(2)新城又開始拿地了,證明了之前轉讓項目,不單單是回收資金,也有資產優化的意圖。

(3)新城的半年報預計很好看,在一定程度上安撫了飽受黑天鵝困擾的投資者的心。對於此前王曉松承諾的2700億年度目標不變,有較大機率完成。

2nd

回顧過去7月,新城事件爆發以來,新城主要做了4件事:

(1)與王振華切割。在新城官網的管理層介紹、新聞報道、微信公眾號等埠,刪除了王振華的所有報道和圖片。這很好理解,因為王振華目前已經是新城的負資產。

同時,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重新安排新任董事長王曉松上任,盡最大努力杜絕了「群龍無首」的可能。

星子點評:這兩步是新城事件的必經階段,但新城能在事件公告當天,就把這兩步做完,效率非常快,算是「新城救贖」的加分項。

(2)發公告致歉。公告大家都看過了,就不多說。個人認為,新城的致歉態度還是有的,但是,對於受害者,沒有尋求諒解;公司致歉也只發了公告,而沒有召開發布會,也讓人感覺有些失望。這裡算是減分項。

(3)穩定團隊。對於管理層,讓萬達老將曲德君火速上線,雖然是5、6月就定了的事,但曲德君能夠在此時上任無異於雪中送炭;對員工升職加薪,新城在今年7月,通過半年度晉升,給17%的員工進行了晉職晉薪,雖然是每年例行公事,但也從側面化解了不少獵頭挖腳的險境。

有意思的是,不少供應商還發公函,公開表示支持新城。這與王曉松花了、大量時間與各類金融機構和業務合作方溝通,希望能獲取信任,保持合作關係的穩定,形成了鮮明對比。果然,在銀行等金融機構面前,地產商其實仍然只是個小角色。

星子點評:還記得事件發生當天,不少獵頭都表示要把新城「包圓了」,而如今,幾乎聽不到高管離職的消息。看來,新城管理層已經穩住陣腳,加分。

(4)轉讓項目。7月23日,一勺言爆出新城在轉讓40餘個項目、共計150億資產。

對於這個舉動,個人感覺有好有壞:好的是回收資金,規避了部分金融斷貸的影響,同時保全了吾悅廣場這塊資產大頭;壞的是造成股市動盪,讓部分情緒股民以為新城都開始賣項目,原本有所回升的股價重新跌了下去。

當然,對於新城而言,股價事小,回錢事大,人不能為了鬍子而掉腦袋,公司也是。所以從這一步看,新城的做法很決絕 ,但卻又是對的。畢竟之前瘋狂擴張的新城,擁有一個十多年建立的企業信譽和品牌信譽的外部環境,如今,這個外部環境受到重創......所以從這方面看,轉讓項目,是個加分項。

3rd

剛才我們分析了新城最近以來的公告和自救動作。顯然,新城的大方向是對的,但核心問題仍然亟待解決。

什麼核心問題呢?說實話,新城現在最大最根本的事情,不在於拿地多少,又賣了多少!而在於企業"信譽"。但表面上看,是老王一事影響了企業的信譽,根本上則是民營資本的信譽的脆弱性。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兩年前,萬科和寶能「寶萬之爭」的時候 ,當時社會的主基調是:上市公司的透明化治理、制度化保障,缺了誰都可以正常運轉。也因為這個基調,所以王石最終宣布辭職、離開萬科。

而對於新城事件呢?顯然,「王振華猥褻」是個人事件,為什麼王振華進去了,新城就不能正常運轉了呢?

個人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看法,根本原因還是在於金融機構對待民企和國企不同所致。像萬科,寶萬之爭之前大股東是華潤,寶萬之爭之後大股東是深地鐵,都是國企資本,金融機構自然不用擔心「缺了王石公司會垮」,反正最後還有國企資本埋單;而對於王振華,他是個人,掌握70%多的股權,接班的還是自家兒子,所以他一旦出事,金融機構自然就提心弔膽了。

因此,從這方面看,儘管新城是民營房企中業務最穩健、市值管理做得最好之一,儘管新城也擁有「上市公司透明化治理、制度化保障」的優勢,但相對國企,原董事長犯法的影響還是太大;其股權結構,也或多或少存在優化的區間。

而如要打破僵局,或許,可以參考某園的「染紅計劃」,引進更具實力的民企或國企資本做戰略二股東,讓戰略二股東做信譽擔保或背書,可能有助於信譽評級恢復,以及恢復融資端銀行等機構信心。

作為碧桂園二股東、朗詩二股東、融創二股東、旭輝二股東、華夏幸福二股東,中國平安近日又成為中國金茂二股東。據了解,中國平安在房地產業內多為財務投資者角色,基本不參與公司管理經營。

顯然,假如新城有平安這樣的二股東,最大的變化,莫過於股東構成中新增了一個頗有背景的靠山,有助於加強新城在地產行業的競爭能力,促進市場和行業整合發展,實現戰略互補,更為重要的是,有助於優化新城股東結構,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

4th

還記得,在新城事件發生的第一天,劉德科這樣寫道:

[ 雖然企業家是企業家,企業是企業,產品是產品;但是,如果企業家激發超級公憤,企業與企業家之間很難完全切割,這家企業的產品也會被人格化——你在買房的時候,如果有得選,你大機率會迴避這樣的企業家的企業開發出來的產品。

甚至可以說,在下一階段的中國頭部房企陣營中,新城已經基本出局了。]

顯然,根據新城7月的銷售額來看,新城不會出局,只不過,凌厲擴張的勢頭減弱而已。

但是,對於新城而言,如何重新取得金融機構的信任,如何煥發作為民營地產商TOP10的信譽,仍然道阻且長。

合作、宣傳、投稿

請加小編微信:xiewen1205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星子簡介:關注地產4年,專注行業,深度剖析。 歡迎添加我的個人微信號:xiewen1205,同時請註明公司+姓名,與我交流更多地產信息。同時,掃描一下,關注一下我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hD7YGwBUcHTFCnfd50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