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安全生產工作中,筆者發現有的安全隱患治理項目遲遲得不到落實,相關部門和人員相互「踢皮球」,拖得實在不能再拖了,或者出了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上級部門追查下來以後才進行整改;還有的職工在對待安全問題上,總是把「明天再說」當成了口頭禪,認為問題不大,用不著馬上糾正,拖一拖不會出什麼大事,一旦發生了事故,便後悔無及。
可以說,大多數企業制訂的安全規章制度都是很健全的,考核辦法也很嚴厲,可是為什麼有些安全工作中的問題和隱患得不到及時的治理呢?認真分析起來,不外乎在整治的過程中有可能要影響生產,甚至停產,還要投入人力、財力和物力,利益的驅動,導致了執行力的下降。於是,相關部門和人員便心照不宣,玩起了「太極」,能拖就拖,能推就推,最終將小問題、小隱患拖成大問題、大隱患,如果發生了事故,其損失是無法補救的。
安全生產事關員工的生命安全與健康、社會安定與和諧以及企業發展大局,是員工的根本利益所在。在安全工作中,任何人都必須不折不扣地按照安全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做好該做的事情,堅決服從,認真執行,在對待安全問題和隱患的整改治理上,絕不允許有半點的懈怠、拖拉和推諉扯皮的現象存在,這就要求企業里的各個職能部門、所有員工都要有「立即執行」的緊迫感。
樹立「立即執行」的緊迫感,就要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制訂更加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和安全監督考核辦法,健全安全監督責任制和考核機制,實行動態管理,嚴肅問責制度。要盯在現場,切實把安全工作的各項措施真正落實到每項工作、每個環節、每一個崗位,強化督促整改,促使安全管理受控。增強政治責任感,監督到位,不疏不漏,真正落實誰主管誰負責的制度,實現本質安全。
樹立「立即執行」的緊迫感,就要把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保證在執行過程中不走樣,這是每一位職工義不容辭的責任和職業操守。只有把「立即執行」的思想灌輸到每一個職工的頭腦中,融入到具體工作中,落實到實際行動上,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生產中的問題和隱患,實現企業的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