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一!歷史新高!同濟學子再創佳績

2023-12-19   上海楊浦

原標題:上海第一!歷史新高!同濟學子再創佳績

上海第一!歷史新高!同濟學子再創佳績

在近日舉辦的第十六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年會上,同濟大學獲4項榮譽:「優秀論文獎」1項、「我最喜愛的項目」2項、「優秀組織獎」1項,總成績位居上海第一,創歷史新高。

全國大學生創新年會是由教育部發起、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簡稱「國創計劃」)專家工作組主辦,依託「國創計劃」開展的一項重要年度性展示交流活動,是全國高校本科教學改革中覆蓋面最廣、影響力最大、學生參與最多、水平最高的盛會之一。來自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近300所高校師生代表,教育部、地方教育主管部門代表,「國創計劃」專家工作組成員及行業代表共1500餘人參會。

大會共收到部屬高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門推薦項目833項。經過相關專家初評、「國創計劃」專家工作組複選,共有510項成果入選年會,其中學術論文200篇、創新創業項目改革成果展示250項、創業推介項目60項。此次同濟大學推薦的7個項目(論文)全部進入終審,其中3個項目獲獎,學校榮獲「優秀組織獎」。

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臨床大隊列糖蛋白質組學驅動的精準醫學研究」項目,獲「優秀論文獎」

項目針對目前臨床上缺少精準高效的糖蛋白生物標誌物的現狀,開發了適用於臨床大隊列樣本分析的糖蛋白組學質譜分析流程,實現了糖蛋白分子的糖基部分在結構層次上的精確解析,並創新性地構建了針對人類蛋白質因胺基酸序列突變而新引入的「突變獲得糖基化」分析方法,成功應用於人乳腺癌樣本的糖蛋白組學分析,為糖蛋白生物標誌物的發現提供了新的思路,為精準治療提供了重要的數據參考。主要成果以項目成員為第一作者、指導老師為通訊作者發表於分析化學領域期刊Analytica Chimica Acta。

汽車學院「汽車動態輪荷測定與行駛輔助系統」項目,獲「我最喜愛的項目」

項目以新時代汽車發展技術需求為背景,基於同濟翼馳車隊方程式賽車平台,研發了一款可以測定汽車動態輪荷的系統,用於線控底盤的自主控制,通過懸架分析、車輛動力學計算等方法,為汽車線控底盤執行機構提供數據來源,提升車輛的操控性、安全性、穩定性。項目已完成3篇EI英文論文,4篇發明專利。

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大型柔性薄板智能裝配系統設計與研究」項目,獲「我最喜愛的項目」

項目提出了大型柔性薄板夾具布局優化方法,搭建了大型柔性薄板智能裝配系統樣機,開發了大型柔性薄板裝配質量管理信息系統,為大型柔性薄板的智能裝配和質量提升提供了方案和思路。隨著相關技術的進一步落地,該項目研究成果有望推廣到飛機機身裝配、火箭艦體裝配等相關行業,對我國相關行業的智能製造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廚餘垃圾超高溫好氧發酵的菌種開發與小型化原位資源利用技術與裝備研究」、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基於摺紙-摩擦納米原理的自驅動綠色智能輪胎」、醫學院「關愛自『脊』——早期頸椎病的破局之路」和「脊髓電刺激治療疼痛的研究熱點與趨勢」4個項目,作為學校入選的改革成果項目亮相年會並參與交流展示,受到關注。

近年來,同濟大學致力於培養拔尖創新人才,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強化科學基礎和專業基礎,打破專業壁壘,關注個性發展,營造了濃厚的校園創新文化。

2006年,學校作為全國首批十七所試點高校參加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經過十七年的不斷探索完善,已形成以國家大學生創新年會為牽引的國家級、省級、校級和院級四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管理模式。近年來,圍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戰略部署和「同濟天下、崇尚科學、創新引領、追求卓越」新時代同濟文化,不斷推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改革和國豪書院建設,每年各級各類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超1000項。

學校不斷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與學科競賽結合,整合優質科研資源助力科教產教協同育人,逐步形成了以創新驅動、思創融合、專創結合、師生共創、技術轉化為特色的「城校共生」的育人生態。

編輯:吳百欣

資料:同濟大學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