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3.3億!這部中國人難以啟齒的事,被肖央、趙麗穎拍得盪氣迴腸

2024-10-09   星娛記

國慶檔的第二名——《浴火之路》。

除了體量最大的《志願軍》,《浴火之路》可謂後來居上。在《749局》口碑下滑的間隙,它成功反超,6天票房達3.3億,成績相當出色。

儘管豆瓣評分僅為6.4,番茄君認為這個分數過低。單從質量來看,《浴火之路》完全有實力爭奪國慶檔的第一名。

這部影片不僅以「打拐」為主題,製作了一部成熟的商業公路片;更重要的是,它在影片的核心深處探討了人性惡的極限。

導演五百本身就對犯罪題材電影頗具造詣。

在黑暗的背景映襯下,電影的邊界常常超越觀眾的想像。

有觀眾提問:《浴火之路》憑什麼與《志願軍》一較高下?

言歸正傳,我們開始討論吧。

01、大虎、狼群與兔子

顯而易見,《浴火之路》這個電影名字並不算成功,雖然簡單易懂,卻顯得有些普通和土氣,難以激發觀眾的興趣。

大家對《浴火之路》的牴觸,主要是因為這個名字不夠出色。

與之相比,番茄君更傾向於它的英文名稱《Tiger Wolf Rabbit》(《虎狼兔》)。

韻味十足,穩健精準,手法果斷,還有背景音效。

影片中的三位主角,其性格恰好與這三種動物的特點相契合。

首先提到的是狼,崔大路(由肖央扮演)。

影片以崔大路為開篇。

五年前,他的兒子被人綁架。在焦急之下,他做出了錯誤的選擇,導致自己觸犯了法律,被判入獄五年。

由於表現優異,他提前一年獲得釋放。

我沒想到,出獄後的首件事竟是找了一段鐵軌,然後筆直地躺了上去。

兒子的不在乎,消失了嗎?

並不是這樣,他只是對尋找孩子這件事情感到絕望。

躺在鐵軌上,目睹火車駛過,他似乎重新獲得了生命。

崔大路並非好對付的人物,年輕時他曾從事非法生意,累積了相當可觀的財富,後來還與他人合夥實施「仙人跳」詐騙,手頭的財產都來路不明。

他的行事風格粗獷,充滿了濃厚的社會氣息,渾身散發著一種無所顧忌的氣質,有時為了達到目的不惜一切代價。雖然兒子是他的軟肋,但失去兒子並不能證明他是個好人。

當列車駛過時,崔大路忽然注意到,有一張陌生的面孔靠近了他。

這個人滿臉鬍鬚,目光銳利,衣衫不整,聲音低沉,開口便能直擊人心。

他名叫趙子山,由劉燁飾演,片中稱為虎。

趙子山給了崔大路十萬塊,請他幫忙找一個人。

崔大路一看到錢就眼睛發亮,之前做的都是一些騙人的事情,遇到送錢的自然是全力以赴。

在接手生意的同時,他也已經策劃好了逃脫的方式。

在路途中進入了一家餐館,盡情享用美食後,突然用擀麵杖將趙子山擊暈,接著駕車逃離。

人倒是沒找到;不過錢和車,抱歉,都收下了。

趙子山請求他幫忙尋找一位名叫李紅櫻的女性(由趙麗穎飾演)。

李紅櫻是一隻兔子。

俗話說,狡猾的兔子有三個窩,逼急了的兔子也會反擊。

李紅櫻可不是個簡單的人物,她是崔大路仙人跳的合作夥伴。

兩人合作,李紅櫻負責吸引注意,而崔大路則負責勒索金錢。

多年不見,李紅櫻竟淪為一名保潔員。

崔大路立即去尋找李紅櫻,二人再次開始了之前的活動。

未曾料到,魔法比道理更高一籌,趙子山追蹤而至,虎狼與兔子在此相逢。

其實,趙子山聯繫李紅櫻,也是為了尋找某個人。

他提出了相同的條件,要求十萬元來尋找陸永安(吳曉亮 飾)。

李紅櫻與陸永安相識,三人為了謀生,聯合出發前往昆城尋找失蹤的人。

《浴火之路》的敘述結構之所以出色,正是因為它沒有通過回憶、旁白或插敘的手法,來揭示三位角色的秘密。

從相遇開始,三人心中都暗藏著各自的心思。

對於觀眾而言,三位角色的性格表現各異——崔大路性格陰險,趙子山則顯得兇狠,而李紅櫻則心思縝密。

然而,對於他們身上的奧秘,卻毫無頭緒。

這樣的安排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在劇情上留出了想像的餘地。

表面上看,狼在尋找子女,虎在尋找人,而兔則在尋找金錢。

然而,在他們的背後,究竟藏著怎樣的糾葛?在旅途中,又會演繹出何種離奇而荒誕的故事呢?

無人知曉,我們只能沿著故事一路前行,去觀察,去推測,去探索。

《浴火之路》所帶來的沉浸感,正是其吸引觀眾逐步深入觀看的關鍵所在。

主演們表現出色,觀眾在影院中淚笑交織,潘斌龍的表演恰到好處地觸動了情感。

自從《誤殺》發布以來,肖央似乎徹底暢通了演技的任督二脈,近年來頻頻推出熱門作品。

主演的電影票房即將達到124億,並在這個國慶檔期,呈現了「三個肖央對決」的經典場景(《志願軍》《浴火之路》《出入平安》)。

實際上,儘管肖央的外貌並不出眾,但他的表演卻顯得十分自然。

在《浴火之路》一書中,崔大路的表現尤為突出。

作為一個失去孩子的父親,肖央深刻地捕捉到了崔大路身上那種人格分裂所帶來的精神錯亂。

在與陌生人交往,尤其是趙子山和李紅櫻時,從他們的眼神和細微動作中,能夠明顯感受到,他們是那種不守原則、不講道理,時刻心懷鬼胎,甚至想方設法圖謀他人利益的小人。

他對這個世界的態度顯得十分漠不關心。

錢,能賺就賺,賺不到也無所謂。

儘管剛走出監獄,但偷車和打人對他而言依然輕而易舉;即使被逮捕,手被拘束,他仍能用另一隻手教別人打麻將。

肖央飾演的崔大路完全沉浸在《浴火之路》這部公路電影的氛圍中。

公路片的核心設定在於其體現的一種混沌與無序的狀態。

在這個混亂的世界中,人性同樣模糊不清,善與惡、真與假都難以區分。

只有在一種情況下,崔大路的眼中才會閃爍出光芒,仿佛恢復了正常人的情感——那就是尋找孩子。

他對兒子懷有深切的愧疚,並且對尋找兒子的事情非常執著。為了找到兒子,他願意放棄一切,甚至不惜採取任何手段。

當他與趙子山、李紅櫻一起踏上旅程時,尋子的目標與他們找人的意圖默契地融合,崔大路的心理狀態也漸漸從分裂走向統一,從隔閡走向和諧。

這種狀態不容易表現,但肖央的演技非常有感染力。

僅憑一兩個眼神,便能讓觀眾深信他真的失去了兒子。

在那場人販子的山洞戲中,他被牢牢捕捉,仍舊努力維持鎮定。

然而,當老金拿出那些販賣小孩的照片時,他的眼神立刻變得慌亂而焦急,開始急切地觀察四周。如此迅速的變化,令人驚訝。

肖央是一位出色的演員,能夠自然地融入不同角色。

當然,欣賞《浴火之路》令人愉悅,另有兩位演員也是原因之一。

劉燁飾演的趙子山,無可爭議地是最出色的。

劉燁離開熒幕很長時間,現在重新出現在大眾視野中,他身上散發著一種恰到好處的粗獷男子氣。

拋開演技這一技術角度,趙子山最令人著迷的是他身上的一種矛盾魅力。

從外觀、服飾以及肢體動作來看,趙子山無疑是個狠角色。

他留著長發和鬍鬚,身邊總有刀槍相隨,拖著個銀色箱子,性格粗獷,話不多,處理問題時,要麼用錢,要麼用刀。

然而,正好相反的是,他給人的印象卻非常乾淨和純粹。他的行事風格,倒不如說是裝出一副壞人的面孔,更準確地說是出於真實的善良。

找人借錢,一次就是五萬。

車子壞了,只能自掏腰包再租一輛,還得自己掏錢去救人。

在李紅櫻突然提出更高要求的情況下,他只是打了崔大路幾拳發泄情緒,隨後便選擇了默許。

這樣的角色顯然並非是那些殺人掠貨、罪惡滔天的人,這使得觀眾對他的動機和性格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真正想要做什麼呢?

這是劉燁演技真正的魅力,而這種矛盾感,只有在他身上才能體會到。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趙麗穎飾演的李紅櫻。

事實上,趙麗穎作為兔子的演繹者,外貌顯得有些過於純真,未能完全契合李紅櫻的角色定位。

但在某種程度上,她通過表演來彌補了這一點。

她缺少了李紅櫻應有的世俗氣息,缺乏一些在江湖中摸爬滾打、經歷過違法、欺騙他人並曾上過法庭的生活經歷。

然而,正是由於他行為的無理與天真,恰好成為了兩位男性之間最理想的潤滑劑。

一方面是防護,另一方面則是顧慮。

趙麗穎在電影中的兩場哭戲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場佩戴墨鏡,另一場直視鏡頭。

哭戲的感染力源於李紅櫻作為母親對女兒深厚的愛與多次被騙後的憐惜之情。

趙麗穎在這種表演上頗有造詣,若是將類似的角色交給她,她的情感渲染力便會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她的風格與無害的「兔子」非常相符。

因此,三位演員之間相互較量,謀略交織,為觀眾營造了一種「小團體狼人殺,大環境殺狼人」的氛圍。

公路犯罪電影因此應運而生。

最後,順便提及一下潘斌龍。

他的角色老侯,雖然也是一個尋找孩子的父親和尋子團的組織者,但在天橋上那微笑帶來的驚人一躍,瞬間轉變了本來略帶喜劇色彩的影片風格。

他這一躍,成為了崔大路人格分裂與統一的交匯點。

有時,當喜劇演員飾演正劇,尤其是悲劇角色時,總能引發觀眾心中一陣緊繃。

潘斌龍,似乎觸碰到了心靈的傷感,再也無法回頭。

03、既讓人痛苦又讓人歡愉,既充滿魔幻又根植於現實,《失孤》應該如此呈現。

《浴火之路》的主題非常清晰——反拐。

拐賣題材的電影曾經非常普遍,劉德華無償參與拍攝的《失孤》就是一個例子。

與溫馨敘事片相比,《浴火之路》的選擇明顯更為激進和粗獷。

它將一個懸疑犯罪的情節融入了公路電影的框架,同時還摻入了「打拐」的主題。

這部電影展現了一種獨特的氣質,它以極端邪惡的手法探討了一個充滿悲劇色彩和社會意義的問題。

這直接使得觀眾的感受與劇中角色一樣,充滿了矛盾。

看到趙子山和崔大路親手解決人販子,闖入罪犯的老窩大肆鬧騰,場面血腥而刺激,令人暢快淋漓,十分過癮。

然而,深入了解劇中三位主角和大多數配角的人生經歷後,他們或是失去孩子,或是永遠承受失去孩子的痛苦,這種深重的悲傷讓人倍感同情,能夠真切地體會到。

特別是那些已經組建家庭並育有孩子的觀眾。

除了愉悅和疼痛的體驗,還會產生一種對孩子的保護欲,甚至會感到對自己能否有效保護孩子的懷疑和焦慮。

整部電影始終毫不隱諱地揭示了人口販賣這一黑暗產業鏈所帶來的可怕罪惡。

在金老闆的行話里,人等同於商品,男孩被視為乾貨,而女孩則被稱作粉貨。

陸永安隨口一句「賣到國外,越遠越好」,便可以隨意決定一位女性,一個鮮活生命的整個人生。

《浴火之路》的整體主題貫穿始終的是人,但始終未能擺脫「貨」的話題。

它不斷挑戰人性中的惡,也在探索用某種方式來應對「拐賣」的問題。就像趙子山下山時所說的那句「被拐找回的機率是千分之三,這是個奇蹟」一樣。

只要有購買,便會有銷售,難以完全消失。

這正是創作者感到無力的地方,因此電影在表達上陷入了魔幻現實主義的境地。

大風中出現了一隻兔子,李紅櫻將其救下,隨後三人便走出了「鬼打牆」,這明顯是在暗示「善有善報」。

在一尊倒塌的巨大佛像前,快手鬍子被捕,崔和趙二人找到的審訊及執行刑罰的地方正是這裡。

這象徵著對人販子的懲罰來自於非自然的力量。

老金虛弱地抱著兒子跳進事先挖好的水泥坑,緩緩下沉。而罪惡滔天的陸永安則遭遇雷雨中的一道閃電,瞬間喪命,這一切都是天道的懲戒。

惡人終將自食惡果,天理自有公道。

在影片中,導演和創作團隊對「拐賣」及「人販子」這一議題提出了最理想的解決方案。

這恰好揭示了中國人不願直言的一個事實——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拐賣」問題的無能為力。

因果關係和輪迴,體現了一種簡單的信念。導演利用電影這一媒介,將其轉化為一種短暫的緊張感。

正如老金所說:你們永遠無法消滅我,因為人口販賣的生意是永無止境的。

昆城的人口販賣生意不會因老金的死而結束。

殺掉一個陸永安,依然會有成千上萬個陸永安冒險而出。

惡行肆虐,犯錯的代價顯得極其微薄。

虎狼和兔子為了尋找各自的孩子走到了一起,但最終只找到了小葉子。

崔大路成婚後,接替了老侯的職位,繼續尋覓自家的「小狼」。

影片始終圍繞著一個失蹤的孩子展開。

這恰恰是最令人痛苦、最真實以及最無奈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