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直播間裡「賣苦」的老年人:熬夜賺下100塊,90塊給了MCN

2023-11-28     鋅財經

原標題:深夜直播間裡「賣苦」的老年人:熬夜賺下100塊,90塊給了MCN

文/陳妍

編輯/大風

破敗的屋子,昏暗的燈光,眼含淚光的白髮老人。

凌晨打開抖音,總會刷到幾個「特殊」的直播間,裡面坐著一位話都說不清的老年人,一臉疲憊地看著鏡頭反覆說:「謝謝。」這些直播間的在線人數,少則幾十個,多則成百上千人,其中打賞下單的也不在少數。

評論區里不乏有好心的網友提醒,「爺爺注意身體」「這麼晚了趕緊睡吧」「奶奶注意休息,累了咱們就下播吧」,但老人們總是一播就好幾個小時,到後面累得話都講不出來了。

直播行業發展這些年來,直播間裡已經不局限於是高顏值主播,如今沒有經驗,甚至手足無措老年人們,也成為直播間的新生力量。但同時,投機和欺騙在暗中滋生,有團隊故意偽造老年人身世,把他們變成吸金的「流量密碼」。

複製粘貼的老人直播間

觀察下來,這些深夜直播的老人主播們,幾乎都帶著相似的標籤,一個字總結就是——慘。

抖音截圖

這些老人主播帳號,大多會在個人簡介或者短視頻中說明開直播的原因。比如,「明標的媽媽」表示,自己來自廣西南寧橫州農村,為了照顧頸椎高位截癱的兒子,不得已才直播掙點生活費。「大姑娘百貨優選」在簡介里寫,她和媳婦都是單親女人,帶著孫子孫女,努力學習直播帶貨。

「農村環衛百貨店」描述得更具體,她說自己今年55歲,丈夫因病離世8年,唯一的兒子兩年聯繫不上,兒媳婦也離開家裡不知去向,留下一個70多歲的老人和兩個孫子,全靠她平時做環衛工人過活。但家裡老人身體不好,自己工資低不夠一家人使用,導致大孫子4歲了也沒能上學。

「我只想賺錢讓孫子早點上學,長大了不要像我這個當奶奶的一樣沒本事!謝謝你們的關心和幫助。」她在短視頻里表示。

一定程度上來說,這些老人展現出的經歷像是「複製粘貼」的三段式劇本,基本上都是出生農村的貧苦人家;中間遭遇了人生巨變,不是兒子或孫子或老伴病痛纏身,就是子女棄養、負債纍纍等;被逼無奈下只能老人出鏡,直播謀生。

在老人直播間小黃車或商品櫥窗里,可以發現他們帶貨的商品也具有高度一致性。最常見的是9塊9的垃圾袋,以及餅乾、肥皂、衣架、發圈等零食生活用品,客單價集中在幾塊到幾十塊不等。就拿「老王的小賣部」來說,商品櫥窗里最便宜的是7.9元的肥皂、發繩,最貴的是89元的防曬噴霧。

抖音截圖

不難發現,這些老人主播帳號的選品,非常貼近城市年輕女性的喜好,這也與帳號的主要用戶畫像相契合。

回過頭來看,這些老人主播總是以「哭窮」、「賣慘」的形象出現,為的就是刺激網友的善心愛心,而年輕人原本就是短視頻直播平台的主要用戶,很多女生又有較強的同理心,自然就成了為老人主播買單的主力軍。

鋅財經統計了一些老人主播帳號,根據蟬媽媽數據,發現這些帳號的平均女性粉絲占比高達69%,18-30歲的用戶群體超過73%。

老年主播帳號整理/數據來源:蟬媽媽

在選品上的「精心設計」,也讓一些老人主播有不錯的銷量數據。比如「老王的小賣部」的商品櫥窗里有229件商品,已售出超6萬件,跟買人數超5.7萬;據報道,「趙老漢百貨超市」曾透露6個月實現了近13萬元的收入。

鼓了幕後操縱者的錢包

老人們因為窮苦的生活境遇,想要靠直播自立更生也無可厚非。但問題是,老人的身份不知真假,直播間打賞、帶貨賺的錢,也未必能進到他們的口袋裡。

社交媒體上,有不少網友反映,曾在深夜刷到過老人帶貨直播間,但當他們在評論區質疑「凌晨一兩點還讓老人直播合理嗎」「老人家是不是被監視」「這麼累了為什麼一直站著不能下播」時,就會立刻被禁言或踢出直播間。

小紅書截圖

明面上是老人在直播帶貨,但背後似乎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操控他們。

就拿「大姑娘百貨優選」來說,鋅財經發現,在最近一次直播中,主播奶奶有很長一陣都坐在椅子上,時不時用手揉額頭,看上去身體不太舒服。但當直播間在線人數超過1000人後,老人又不得不站起來接著直播,手上抱著選品,聲音嘶啞地說:「謝謝大家。」

在直播間評論區,短短十分鐘的時間裡,鋅財經發現了不下5個明顯有運營性質的帳號,在主持引導直播間評論區的發言。這些帳號會重複提示「大家不要刷xiuxi,jubao會限流的球球啦,奶奶白天有農活,只有晚上有時間」,「奶奶沒有哭,只是眼睛不舒服」,「有能力的看看小黃車,下下單,奶奶好早點下播,行行好」。

抖音直播間截圖

背後傳遞出的信息,一是不要刷抖音違禁詞,二是只有網友下單了足夠多的商品,奶奶才可以下播。這基本可以判斷,主播奶奶的整個帳號,都是團隊在運作操縱。

像「大姑娘百貨優選」這樣的直播間並非個例,去年,B站UP主「康喲喂」實地暗訪了老人直播的地區,發現以農村為背景、身世可憐的老年人主播,很可能是機構包裝出來的演員。

根據該UP主的調查,由於老人直播變現很快,很多MCN機構會專門去偏遠地區尋找合適老人主播。老年人的分成比例一般只有10%,大部分收入都會被機構拿走。

逐利之下,許多不法機構把老人直播當做致富的「流量密碼」。

幫助與欺騙共生

但謊言背後的真相,或許比想像中更複雜。

從客觀上來說,儘管一些MCN機構打著老年人的名號在賺錢,但它們確實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部分老年人的生活。在UP主「康喲喂」的暗訪中,那些直播帶貨的老年人身上或多或少都背負著謊言,但很多時候貧困和孤獨是真實的。

B站視頻截圖

比如他們探訪的第一位老人牛爺爺,自稱是退伍軍人,兒子身患癌症,兒媳婦為此跑路,還留下一個5歲的孫子。家庭的重擔全部壓到了他身上,迫於無奈之下,只能直播賺錢。可事實上,媳婦不存在,孫子是借來的,兒子沒得癌症,只是之前工作的時候受了腰傷,後來也已經痊癒了。

但牛爺爺的生存環境的確非常清苦,因電線老化而燒毀的廚房,一直沒有屋頂。牛爺爺白天要下地種菜乾活,晚上還得做直播,連他自己都說:「太苦了,不太苦我都不想干這個。」

誠然,牛爺爺參與了一場騙局的編排,但苦難並非不存在。MCN機構拿走了九成的利潤,但那留給牛爺爺的一成利潤,或許也能對他的家庭有所改善。牛爺爺,就是眾多老人主播的縮影。

今年6月,抖音發布新規,針對虛假賣慘行為進行了大力度整頓,明確提出公益類帳號不得進行直播打賞、電商銷售等營利性行為。

抖音安全中心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平台持續加大巡查力度,尤其對發布虛假「生活困難」「房屋破舊」「老少留守人群」等內容,且存在營利性行為的帳號實施重點排查,嚴格處置存在虛假編造、騙取愛心、不當營銷的「偽公益」內容與帳號。

監管的利劍之下,老人直播間或許會迎來新一輪洗牌。但問題是,真假交織的老人主播,本來就難以辨別。

困局仍然存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effeb05de330641086a00dcd6729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