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頭部車企間的矛盾依然在激化。
近日,在2024中國汽車論壇上,吉利和比亞迪品牌公關「一號位」再度交鋒,針對行業內卷,吉利集團高級副總裁楊學良與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給出了截然對立的觀點。
犀利的言論讓外界再一次嗅到「硝煙」味。
某種程度上,他們兩位的發言代表了各自身後企業的態度,為了給自家公司撐台,雙方員工紛紛轉載起自家領導的發言視頻,一副堆壘之姿。
陣仗之大,引發行業圍觀。
比亞迪堅持「越卷越好」
去年,比亞迪下調多款車型售價,推出低價高配車型搶占中低端市場,今年初更是提出「電比油低」,並上市起售價10.98萬元的宋Pro DM-i榮耀版以及起售價12.98萬元的宋PLUS榮耀版,開始搶占合資燃油車的市場份額。
如今,公司不再將「卷」停留在價格層面,李雲飛直言,「中國汽車越卷越強,越卷越好。」
為了證明「卷」的正確性,李雲飛分析了近些年國內技術、產品和品質因為「卷」帶來的改變,「技術上,過去四年中,中國主流汽車品牌的研發投入是四年之前的2.5倍,實打實的投入幫助技術越卷越強;產品端,將目前的產品與數年前相比,或是與目前的外資、合資同行相比,越卷越好;品質上,許多拆車機構、測試機構都在同維度下將中國汽車品牌跟外資同行作比較,品質越卷越硬」。
李雲飛認為「內卷」將幫助中國車企出海發展,他直言,「中國汽車品牌在國內外市場的品質和競爭力不斷提升,出口量也隨之增加。」
但他也強調,中國汽車出海更應該「抱團」,其舉例道,「中國汽車品牌若在海外遭滑鐵盧事件,海外市場或將其歸咎於中國汽車整體,而非單一品牌。」
吉利堅定反「內卷」
不同於李雲飛支持」內卷「,吉利方代表楊學良則旗幟鮮明高舉反對大旗。
楊學良拋出犀利言論,「『內卷』是不講武德,不顧行業法規要求,只為一己市場份額,擾亂競爭秩序,市場環境亂成一團麻。」他認為,汽車行業內存在許多「內卷」導致的亂象,「內卷」一日不消,中國汽車就不能真正走遍世界。
針對去年業內熱議的採用常壓油箱和排放嚴重不達標事件,楊學良表態,「我相信一定會有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法律結論,真相會大白於天下。我們也能看到,同行之間缺乏良好的法律監督氛圍,當面不說,背後亂說;開會不說,會後亂說。這些情況也一定會得到改善。」
同時,他向目前留在「牌桌」上的車企提出建議,「至今我們還有幸在牌桌上打牌,希望牌友們嚴守規矩,如果某些牌友偷牌、換牌、打假牌被發現,就應當自覺主動地接受處罰,而不能惱羞成怒地要求守規矩的牌友們出局。」他直言,如果這種現象長期下去,就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悲哀。
此番言論引發市場熱議,業內人士表示,楊學良的發言中雖然未提比亞迪,但卻處處針對比亞迪。
雙方頻繁交鋒
今年以來,比亞迪與吉利的「矛盾」愈發激烈。
6月1日,比亞迪西安的發布會上,公司董事長王傳福宣布比亞迪的熱效率做到全球第一,一天後,楊學良便在微博發文質疑,「還是實在一點好。」隨後,吉利曬出超過比亞迪熱效率0.04%的測試報告,以此反駁比亞迪的「全球第一」。
同月的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李雲飛的「牌桌論」引發熱議,「價格戰就像我們圍在一起打牌,量力而為,有人把牌打出來了,你能跟就跟,不行就不跟,不要置氣,也不要掀桌子,一局不代表結束」。
王傳福也補充道,企業家要擁抱,參與這種「卷」,在競爭中出海,為國家撐起中國品牌,打造世界第一品牌。
隨後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對比亞迪的說法提出反對:「任何產業的健康發展都必須表現在投入產出比方面實現較好的經濟效益,無窮無盡的『內卷』,簡單粗暴的『價格戰』,其結果就是偷工減料、造假售假、不合規的無序競爭。對於汽車工業而言,依法健康競爭十分重要,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此次2024中國汽車論壇上的激烈討論,再次將中國汽車市場的「內卷」問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分歧背後,兩家巨頭車企的矛盾儼然在激化。
記者:吳迪
編輯:左宇
責任編輯:畢丹丹
—— / 好文推薦 / ——
- 全球債務遭遇「大選年」
- 美國經濟到底如何
- 中國新能源車,海外市場受青睞
- 愛奇藝急需新「爆款」
- 「A股100萬點可期」衝上熱搜,中泰資管回應
- 亞太及中國區換帥,能否救普華永道於水火?
點亮「在看」,你最好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