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縣千年古村瞻淇村,現存明清古建築100多幢,嬉魚燈傳承了800年

2022-12-18     冷月印記

原標題:歙縣千年古村瞻淇村,現存明清古建築100多幢,嬉魚燈傳承了800年

歙(shè)縣,是安徽黃山市轄縣,地處皖南地區,其歷史非常悠久,秦朝置縣,宋朝 設徽州府,為古徽州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經千年歲月沉澱及洗禮,這片土地上依然保留著諸多古色古香的徽派古村落,或聲名遠揚,或隱於塵世,少有人知,「瞻淇村」就是其一。

瞻淇村坐落在歙縣縣城以北約10公里處,徽杭高速沿村邊而過, 杭徽公路穿村而過,公路邊的那棵千年古樟樹就是其標誌。似乎每一個古村都有一棵古樹,看到它,就看到了回家的路,是當地村民的依靠,亦是遊子心靈的寄託。

瞻淇古村雖然知名度不高,卻藏著許多寶藏級徽派建築。

追溯起村子的歷史,始於唐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歷史,村子的名字也非常有趣,「瞻淇」二字來源於《詩經 ·衛風》中的「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文化底蘊深厚。不止如此,村名還蘊藏著一段典故。

作為千年古村,瞻淇村現存古建築100多幢,大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築。不止如此,這裡留存有北宋名相范仲淹的手跡,明末著名書法家董其昌的墨寶,及載入《唐史》的「兒女救母」的英勇壯舉。

走進村子,隨處可見的徽派古建築,著實讓我頗感意外,畢竟平時也幾乎很少聽人提及這裡,說到徽州古村,基本都說道西梯宏村。

瞻淇村的明清古建築堪稱徽派建築的精品,歷經數百年歲月洗禮,那斑駁的牆壁仍在訴說著歷史的往事。到這裡,主要遊覽天心堂、 方金榮宅、 寧遠堂、九世同堂、蘭芬堂、資政第等這幾處宅子即可,尤其是其雕刻,堪稱徽雕之絕。

瞻淇村的主街是歷史上徽商往返杭州必經的徽杭古道,也是如今村子裡最熱鬧的一條街,另外一條老虎巷是村子裡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巷子。為何會叫「老虎巷」?指的是這條巷子學子眾多,書聲琅琅,如虎吼,歷史上曾有18個秀才從這條巷子裡走出。

歷史上瞻淇村的確是名人輩出,當地地方志《 歙縣誌》就記載有42位。

眼前這座宅子為 方金榮宅,宅院至今依然有人居住,屬於典型的「四水歸堂」。

這座宅子最吸引人的當屬那「八仙」題材的雕刻,每兩位仙人一組,供四組,雕刻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未走進這座宅子前當地村民就極力推薦我到這裡看上一眼,果然名不虛傳,堪稱徽州一絕。

在那是,「八仙」題材的雕刻非常之多,但如此精緻精細的著實非常罕見,宅院內的窗戶也有雕刻,據村民說是八仙所持的「仙器」,如此雕刻也有著驅鬼辟邪之意。

這條巷子絕對可以稱之為「網紅打卡點」,那曲折錯落的台階,白牆灰瓦的建築,斑駁的牆壁,坐在石階上的老人,此情此景,恍若一下子穿越回到了數百年前,來往的商人,成隊的馬兒在眼前浮現。

如今像這樣原生天、淳樸的古村落著實非常少了,希望可以繼續保持下去,也希望有商業化元素的加入,畢竟時間久了,或許就真的成殘垣斷壁了。

在瞻淇村有一項傳承了800多年的民俗活動,即瞻淇嬉魚燈。

每年元宵節,村民自發組織繪製魚燈,以其畫工精美而、造型獨特而吸引了不少遊人的目光。

魚燈有大有小,大的兩三個人舉一隻,小的一個人可舉兩隻。小魚燈走在前面,後面則是一隻只時而翻滾、時而上下起伏的鯉魚。大鯉魚每到一戶人家時,都會放慢腳步,這戶人家則會燃放鞭炮,迎接鯉魚的光臨,那場面格外的喜慶熱鬧。

瞻淇嬉魚燈不僅是非遺文化的傳承,對於當地人而言,也是鄉村振興的另一道路,把傳統文化融入到現代旅遊,讓瞻淇魚燈成為當地的一張靚麗名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eb74ab34eeef89bb9f9256ee33df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