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危機來自內部鬥爭,百姓感到公平才會長治久安

2019-07-17     大米有文化

《長安十二時辰》已經播出了23集,目前來看出來了恐怖分子來自三個體系,其中第一個就是以曹破延為代表的突厥「狼衛」,這些狼衛毀掉長安的理由其實很簡單,狼衛的家園被大食滅了,自己的家園沒了,這些人被洗腦成為了恐怖分子,他們襲擊長安一部分是因為長安沒有幫助他,他們企圖綁架王將軍女兒王韞秀以此來要挾王將軍出兵趕走大食人,但是沒想到卻成就了元載的宰相之路。

我們暫且不管原著中如何描繪的,反正狼衛基本上屬於被洗腦的僱傭兵,從利益上來說可以當僱傭兵拿錢,從理想角度而言妄圖藉助唐朝的力量來復國大業,但是被其他勢力矇騙最終成為了「毀滅長安」的炮灰。

第二個勢力是龍波,龍波真正的身份是張小敬的戰友,當年烽燧堡戰役第八團的九個倖存者之一。這九個人可以說是朝廷內部鬥爭的炮灰,為了大唐江山拋頭顱灑熱血,卻被朝廷拋棄,最後倖存的這九個人不但沒有功勞還被地方政府欺負,死的死,跑的跑,可以說是對社會十分不滿,其中聞隊長更是因為房地產商強拆而慘遭殺戮,這是讓張小敬發狂真正的原因,當年沒有死在戰場上卻死在了長安城的房地產黑社會手裡,因此張小敬殺了長安城的黑社會熊火幫以及和黑社會勾結的萬年縣尉,最終被判死刑。

這個事件也導致聞隊長的女兒聞染徹底恨上了這座城市,開始勾結龍波,一心毀滅這個長安城以及林九郎。因為林九郎就代表著長安城。

第三個是何孚,龍波和狼衛甚至守捉郎都是何孚的僱傭兵,說白了真正有能力用300桶石油搞這麼大規模襲擊的人只有何孚以及他背後的真正大BOSS(原著中是何監,電視劇不知道會改成誰)。其實何孚本身也是官二代只不過因為官場鬥爭的犧牲品。最終他也把怒火指向了製造滅門慘案的仇人林九郎。

這些人因為個人恩怨團結在了一起想要搞一起恐怖襲擊,來針對林九郎以及林九郎代表的長安城。而它的幕後黑手則是林九郎在官場上的對手,也就是圍繞在太子和林九郎身邊的兩個利益集團的權力之爭,而下面的這些人則是無可避免的被這兩股勢力所左右。

而一心要保護長安城以及關心長安百姓安危的三個人卻是長安城的「失意者」。

靖安司的李必一心修道,本來沒有牽扯朝廷內政,但是受太子器重,關鍵時刻要站出來維護太子的地位。另外一個則是死刑犯張小敬,還有一個一心想做個長安人的崔器。李必是為了維護太子地位,從而希望通過政策來拯救黎明百姓,恢復大唐榮光,比較理想主義的一個人。而張小敬也是為了第八團的兄弟的夢想,讓聞染代表他們第八團死去的冤魂能有雙眼睛看著美麗的長安城,否則他們戰死邊疆就失去了意義,也是證明他們存在過的唯一信仰。而崔器的願望更簡單直接,就是希望能在長安城裡混個戶口和位置,能讓人看得起他,能光宗耀祖。臨死前他用血把身份牌上的隴右改成了長安。

崔器其實像極了我們身邊的很多人,他們存在身份上的焦慮,他們艱難的活在這個城市,他們需要時刻用房子和身份來證明自己不是你這個城市的過客。崔器身上帶有強烈的現實主義色彩。前幾集有一個人物叫焦遂,喜歡喝酒,曹破延殺他之前,他高聲大喊:「長安,焦遂」,非常驕傲的樣子。焦遂是本地土著,再窮也是長安人,看不起外地人崔器。

長安城的毀滅的危險來自於內部的權利鬥爭,而像龍波和張小敬、何孚遭遇的不公正待遇也是因為殘酷的權力內鬥。這部電視劇想要告訴我們一個城市的危險往往來自於內部上層的權利鬥爭,而如果普通百姓遭受的不公正太多也會危及統治,譬如當年的梁山好漢折騰了半天無非也是希望有個朝廷有個公正待遇吧。

縱觀中華民族的歷史,內鬥帶來的危害要遠遠大於外患。一個公平的社會才是老百姓安居樂業、和諧發展的基本要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eHLBGwBmyVoG_1ZYwH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