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張頌文最愛的女人,才明白,他的爆紅不是意外

2023-02-16     窈窕媽媽

原標題:看了張頌文最愛的女人,才明白,他的爆紅不是意外

大家好,我是窈窕媽媽。

《狂飆》贏麻了!‍

播完半個月了,劇中的細節依然被觀眾津津樂道。

每個演技驚詫的演員都迎來了巨大的關注,這其中,最火的,毫無疑問是張頌文。

微博漲粉200多萬,關於他的任何小事都能輕易上熱搜……

人們愛他,不僅愛他精湛的演技,還愛張頌文本身。

這兩天,有人扒出了他8年前紀念母親的一篇文章《火柴天堂》,不禁感嘆:

這一切成就,都不是偶然。

張頌文,活該爆火。

堅韌不拔的夢想家

一朝爆紅背後,是張頌文多年的隱忍和堅持。

90年代,25歲的他毅然放棄高薪的導遊工作,忠於熱愛,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學習表演。

作為廣東人,張頌文鄉音重,翹舌音不分,這是演員的大忌。

為了練好普通話,張頌文經常在夜晚躲在操場的角落,嘴裡含著小石塊念報紙,到凌晨才返回寢室。最終,高分通過普通話考核。

他學習格外努力,功課拔尖。可是,因為外形不夠出眾,在畢業後的3年內,他被840個劇組拒之門外。

有人罵他「你這個長相,大腦門,像只猿人,怎麼能演戲呢!」

面對質疑和嘲諷,張頌文沒有怨天尤人,他清楚既然外形不夠好,只能更加努力。

從2001年到2016年,是張頌文人生中最灰暗的15年,經常幾個月都沒有收入。為了節省開支,他搬離市區,到郊區租下一個農家小院。

最拮据的時候,每天的花銷只有5元。為了省錢,他特意在傍晚去買便宜菜。

日子清苦,但他堅信無論眼下多難,生活總會變好的。

他靜下心來,勤於觀察,將生活的見聞揉進對表演哲學的思考里。

偶爾有「小角色」找上他,哪怕只有一個鏡頭,他也認真對待。

他的敬業,引起導演婁燁的關注。二人合作了《春風沉醉的夜晚》、《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張頌文精湛的演技讓婁燁忍不住讚嘆「太讓人驚喜」。

兩部電影逐漸讓張頌文在演藝圈有了姓名,之後,又貢獻更多精彩角色。

《掃黑·決戰》中精緻利己的「曹志遠」;《隱秘的角落中》缺乏責任心的父親……

張頌文一步一個腳印,在畸形的影視行業,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低調清醒的好演員

作為演員,

走紅,很難。

紅了之後,保持清醒和低調,更難。

《隱秘的角落》火了之後「張頌文演了20年的戲還是買不起房」的消息,讓很多人唏噓。

這本來是收割同情心的好機會,但他拒絕賣慘。

「被大眾認可之前,要經歷漫長的煎熬,沒什麼好討論的。我雖然沒有房產,但我過得很開心,我從來沒有看不起自己」。

張頌文身上沒有終於熬出頭的狂妄自大。

遇上年輕演員,張頌文會細心教給他們表演,溫柔鼓勵「你很好」。

編劇柏邦妮在微博上說,張頌文讓她想起了卡佛:

其他老師會大刀闊斧地告訴學生,『你不是寫作那塊料。

可卡佛不會,他說,『間苗和挑選,那是上帝的工作。我們只澆水,播種。

林志玲、鍾漢良等許多明星都曾向他學習表演,業內稱呼他為「明星教父」。

張頌文很謙虛「攢了一點點經驗,就分享一下唄」。

曾經,他毫不掩飾「希望自己的片酬能高一點」。可是當暴富的機會擺在面前,他又拒絕了。

他賺錢原則有二:

不演爛劇;

不接綜藝;

當別的演員忙著在綜藝賺快錢,張頌文卻拒絕邀約「演員還是保持一點神秘比較好,否則容易影響角色,會讓觀眾難入戲」。

《狂飆》後徹底爆火,他卻拒絕了大部分採訪,把浮躁關在門外,繼續專注演藝事業。

他還是那個住院子裡,每天去買便宜菜的張頌文。

沉浮之間,不驕不躁,演員的最高境界,當是如此。

溫暖善良的普通人

張頌文爆紅之後,很多人試圖找出他的黑料。可是,哪怕掘地三尺,發現的竟然也都是他的善良。

作為台前的明星,他記掛那些幕後的人,希望每個人的努力都不被辜負。

一次,劇組給張頌文生日,張頌文真誠地對幕後工作者說:希望這部劇能成為你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劇,希望這個作品成為你們能夠拿得出手的代表作。

一番話,讓默默付出的幕後人員心生暖意。‍‍

後援會會長「娃娃」患上白血病,張頌文第一時間發動粉絲找到骨髓配型,延長了「娃娃」的生命。

張頌文,總喜歡穿一件發舊的黃色皮夾克。

很少有人知道,這是他前任經紀人趙玉德生前常穿的衣服,

張頌文演藝生涯最艱苦的那段時光,趙玉德一直鼓勵他、支持他的選擇,不離不棄,二人成了無話不談的忘年交。

趙玉德因病去世後,張頌文在北京八寶山,為趙玉德辦了一個風光的葬禮。

那段時間,很多經紀公司找他簽約,他都婉拒了。

「經紀人剛去世,我就簽約別的公司,會覺得很對不起他。最苦的時候,他都和我在一起。」

張頌文一直沒忘記這個老朋友。他穿著那件發舊的皮夾克,是懷念,也是陪伴。

時至今日,他每年都去老朋友微博下絮絮叨叨聊天。

儘管,再也收不到回復。

對粉絲,他從不敷衍。

有人說還沒看過海,他回復「你比大部分人多了一份憧憬」。

有人被周圍人歧視,他溫柔安慰「不用理會,你要愛自己」。

《狂飆》熱播期間,有人問他最喜歡哪個階段的「高啟強」,他回覆說,「等播完了再來回答你。」

粉絲覺得只是客套一下,沒想到,播完當天晚上,張頌文寫了長文專門回答這個問題。

「看透了人情冷暖卻仍舊內心熾熱,歷經滄桑挫折卻依舊保持柔軟與溫厚。」

這樣的張頌文,很難不愛。

他在微博記錄生活,隨手拍下老街斑駁的店面,分享窗戶外的小松鼠,街上看見的傳統婚禮,碼頭悠悠遠去的船隻……

如今,他依然住在小院。碩果纍纍的柿子壓到房檐,瓜香果氣滿園飄散,小貓慵懶地在院子裡曬太陽。

前幾天,張頌文多年前發表的回憶母親的舊文《火柴天堂》被網友翻出。

了解了他母親後,我才明白,張頌文敏感和共情的能力,細膩而溫柔的性格,浪漫又堅毅的生活,都有來處。

張頌文母親是鎮上有名的醫生。

善良,是母親教給張頌文的第一課。

母親「騙」患有絕症的老太太多曬太陽病就好了。

老太太每天到村口曬太陽,心情好了很多。半個月後,在安詳中去世。

母親告訴張頌文:曬太陽沒有多大幫助,只是讓她覺得有一些希望,一個人最怕沒有盼頭。

在他的記憶里,母親總能用自己的方式給別人帶去希望和溫暖。

母親安慰斷了拇指的男孩「多動你其它四個手指,你的大拇指才能長出來」。

年幼的張頌文問母親「真的能長回來嗎?」

母親說「如果經常鍛鍊,等他明白拇指不可能長回來的時候,他手的功能已經恢復好了。人啊,不能總想著沒有的,而要想想自己有什麼」。

張頌文長大後才明白其中道理:如果你因為失去了太陽而流淚,那你也將錯過群星。

他記憶里,母親總是很溫柔。

張頌文貪玩走丟了,被找到時已經天黑了,母親沒有責怪他,只是用溫熱的手牽他回家。

因為穿了一雙好看的鞋子被男同學欺負,媽媽告訴他「你挨打是因為你跟他們不一樣」。

母親告訴他,不要一味沉浸在悲傷中,要學會給自己找到出口。

母親肝癌晚期,醫生說只有三個月的命,可她硬是挺了兩年半。

張頌文13歲那年,母親因病去世。

母親陪伴他的時間並不長,但在母親的耳濡目染下,他獲得了滋養一生的智慧

「媽媽對我的期望,並非成為大人物,而是活得明白和開心」。

母親充滿智慧的愛,隨光陰流轉,成了張頌文生命里的一束光,後來的歲月里,他在人生低谷總能想起那句「一切都會有辦法的!」

如今,那個稚嫩孩子早已成為母親期望的樣子。

更多時候,張頌文還是鄰居熟悉的「小張」。

收割季節,會主動幫鄰居掰包穀;

去菜市場,和攤主聊家常;

去炸雞店幫老闆招呼客人;

他傳承了母親的細膩溫柔,真誠對待身邊每一個人,也收穫了滿滿的愛。

李奶奶會專門給他留著新鮮的李子;街坊四鄰也會把自家種的大白菜,南瓜悄悄放在他家門口……

我想起鄭淵潔的一句話「母親的含義是影響,並貫穿孩子身上的每一個細胞」

就像張頌文說的那樣——

越長大越覺得,所有的問題,在媽媽的聲音和故事裡都有答案。

媽媽也不知道究竟哪句話會對我產生影響,她只是傾盡所能,用成年人的方式提前教我長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e533ebc955d5083df61f800ea3eec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