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林與人合影,一句玩笑嚇大家一身冷汗

2022-08-23     史鏡說

原標題:史達林與人合影,一句玩笑嚇大家一身冷汗

史達林是個硬漢。

他出生農奴,父親是鞋匠,一生歷經白色恐怖,用不同的名字闖過一個又一個劫難。

最後,保留了戰友送給他的最後的名字:史達林——「鋼鐵般的人」之意。

他經常被捕,流放5次,鬥爭淬鍊了他鋼鐵般的性格。

即便是在1922年當上俄共總書記之後,他仍然面臨不同派別的鬥爭,並嫻熟運用政治手腕,把對方一步步打壓下去。

赫魯雪夫在他去世3年後,即1956年的2月蘇共二十大報告中,毫不留情地指出,「史達林粗暴」。

然而,在史達林去世前,赫魯雪夫卻是一幅截然不同的表情,他對史達林恭順極了。

1925年12月,赫魯雪夫第一次見到史達林。

那是14屆蘇共代表大會,全國的黨代表彙集莫斯科,討論國家大政方針。

31歲的赫魯雪夫,此時是史達林諾的一個黨代表,隨烏克蘭代表團參會。

史達林諾,就是原來的尤索夫卡,一個大煤礦基地。赫魯雪夫就是在這裡起家的。

參加全國的黨代會,是赫魯雪夫第一次。

雖然他這次沒有表決權,卻依然很興奮。

這不但是他第一到克里姆林宮,也是第一次到莫斯科,更要命的是,他將親眼目睹史達林的尊容。

據說,他來到莫斯科後,第一次坐公交車竟然迷路了。

此後,會議期間,他一直堅持步行到會議地點。

一次,會議休息期間,烏克蘭代表團請史達林來到他們中間與他們合影,史達林答應了。

在凱薩琳大廳,史達林走了進來,大家熱烈鼓掌,極為興奮,問他能不能坐在他們中間,讓大家圍著他。

史達林高興地同意了。

克里姆林宮的攝影師,一個叫彼得羅克的人,開始在現場布置了。

他讓大家這樣轉頭,往那邊看,以期實現最好的合影效果。

或許這個布置時間有點長了,現場就彼得羅克一個人指揮,全場都聽命於他指揮。

突然,史達林用大家都能聽得到的聲音說:

「彼得羅克同志就喜歡指揮別人干這干那。但是現在這兒是不允許這麼做的,再也不允許一個人指揮其他人干這干那了!」

這句話猛一聽以為是批評人,把大家嚇了一身冷汗,不過聽到最後大家很快明白過來,這是史達林在和大家開玩笑,遂鬨堂而笑。

這一幕,令年輕的赫魯雪夫印象極為深刻,他慕名的總書記就是這樣一位平易近人的人!

「在我們看來,史達林是真的很民主。」他在回憶錄中提及這一幕時說,「他對彼得羅夫開得玩笑,其實並非真的開玩笑,而是出自他本性的本能體現。」

可見,此時的赫魯雪夫對史達林五體投地。

然而,事過境遷,僅僅在史達林去世後2年,他就開始了對史達林的無情批判。

「在蘇聯,史達林像是半人半神。所有的成就都歸功於他,所有的財富似乎都來源於他。他是所有人的父親。大家知道,他死後情況發展到歇斯底里的程度。在人們列隊去圓柱大廳那幾天,街上壓死了許多人……」

實際上,赫魯雪夫說,史達林有一種「完全不容異見的病態的疑心」。

諷刺的是,雖然赫魯雪夫徹底批判了史達林,但他上任後推行的系列改革,並沒有挽救蘇聯的命運。

當政10年後,他也在政 治鬥爭中被拉下台,大家給他的罪名也正是他在史達林大清洗期間所犯下的那些罪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dff228c4295a111dc97938a6a5974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