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數字賦能 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智慧監管

2022-08-17   中國食品安全網

原標題:淄博:數字賦能 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智慧監管

淄博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山東省中部,是山東半島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淄博市南山北水,中間平原,自南向北形成「南部生態特色農業、中部富硒高鍶功能農業、中北部休閒觀光農業、北部高質高效農業」的四大功能板塊。全市耕地面積238.1萬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320萬畝以上,總產保持穩定。

淄博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溯易說,「農產品質量安全關係人民群眾身心健康,關係農業產業發展。一直以來,我們堅持「四個最嚴」總要求,抓住「綠色、標準、規模、品牌」四個重點方面,「產出」安全農產品,構建「監管、檢測、執法、信用追溯」四大體系,「管出」放心農產品,守護好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形勢平穩、趨勢向好。」

截至目前,淄博市8個區縣已全部成功創建為省級及以上農安縣,其中,桓台縣創建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強化品牌引領,提升農產品品質

近年來,淄博市全面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戰略,在監管體系、農業投入品管理、農業標準化建設、農產品監督監測等方面,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體制機制,紮實推進質量興農工作。積極推進綠色、生態、高效的生產方式,做優產品質量,做強產品品牌。

加大標準應用推廣力度,以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等為重點,將標準要求落實在田間地頭。健全全市「一鄉一業」產業標準體系庫,組織開展農產品標準化示範創建活動,全市創建省級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66家、健康養殖示範場和優質魚基地82處。

農產品品牌創建是提升農產品質量水平的市場化要求,為此,淄博市深入開展品牌引領,穩步發展綠色、有機、地理標誌農產品,持續培育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著力打造全市農產品整體品牌形象。

據淄博市淄川區農業農村局局長王利民介紹,淄川區依託18萬畝天然富硒土壤資源,以『富硒淄川·健康之源』為主題,有力推進淄川區農產品知名品牌發展,「黛青山軟籽石榴」、「蓼塢小米」、「七河香菇」等一大批農產品品牌不斷做大做強。

高青黑牛是高青縣農業特色優勢產業,是國家科技部認定的全國唯一的高端肉牛新種質。據高青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趙忠遠介紹,高青縣構建「龍頭企業+養殖園區+合作社+農戶」黑牛一體化發展模式,全面推進高青黑牛產業品牌化、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數字化發展。

據了解,淄博市圍繞沂源蘋果、高青黑牛、博山獼猴桃等特色產業,打造了「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農產品品牌體系,培育壯大主導產業,鼓勵各類經營主體創品牌、闖市場、提品質,擁有蓼塢小米、馬踏湖白蓮藕等11個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

推行合格證制度,加強質量安全監測

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是農產品的「身份證」、質量安全的「新名片」。淄博市在全市範圍內就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生產的蔬菜、水果、畜禽(活畜活禽)、禽蛋、養殖水產品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全面推行鄉鎮監管機構與域內重點產品生產主體「雙承諾」制度。制定印發《關於加強食用農產品產地准出與市場准入銜接工作的通知》。目前,全市已使用合格證的農產品生產主體1252個,開具合格證近133.2萬份,附帶合格證上市的農產品4.12萬噸。

開證電子化,操作更便利

據了解,淄博市推動省市級農業標準化基地全部實行電子合格證管理,實現食用農產品合格證適用主體全覆蓋。制定年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加強對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重點品種的抽查監測。積極推進鄉鎮監管機構標準化建設,大力推廣網格化監管,全面推行鄉鎮監管機構與域內重點產品生產主體「雙承諾」制度,創建省市級示範鄉鎮(街道)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56家。

此外,淄博市將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納入農業行政綜合執法統一管理,積極開展農業執法檢查、質量監督抽檢、農資打假暨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和大要案查處,重點整治農藥殘留超標,嚴厲打擊違法添加、生鮮乳非法收購、私屠濫宰等行為。

今年以來,持續加強農業投入品管控,嚴格農獸藥許可管理,繼續實施縣域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主體「一張圖」工程,建立「一張圖」信息動態管理制度。常態化開展農資監督抽查、飛行檢查、暗查暗訪等巡查檢查,紮實推進「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

構建智慧平台,發展數字化農業

淄博市抓住打造數字農業農村中心城市建設的契機,積極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智慧監管。

2020年,淄博出台了打造數字農業農村中心城市行動方案,打造數字農業農村中心城市智慧「雲大腦」和數據中樞,打通產業企業、小農戶和市場的連接。建立全市農產品生產主體「一張圖」,利用現有省級農產品追溯平台數據,整合前期區縣平台設備數據,打通基層數據信息來源通道;利用國家農產品追溯平台系統,實現「三品一標」基地追溯信息上傳市農業農村智慧大腦綜合服務平台。目前智慧平台初步搭建,基地開具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動態數據等在平台上線。

打開手機就能操控溫室大棚

在紐瀾地集團生產車間,智能化的生產線格外吸引眼球,類似的企業在淄博還有很多家,據了解,淄博集中扶持高青紐瀾地、淄川七河生物等骨幹企業數字化賦能,到2025年,完成農產品加工企業主體數字化改造50家。此外,由山東正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公司投資,建設數字化農產品精深加工中心、地標農產品交易中心等。截至2022年6月底,數字農業產業中心主體工程已完成;數字化農產品精深加工中心2條即烹型預製菜自動生產線主設備已試運行。

據悉,自2020年淄博市建設數字農業農村中心城市,以數字賦能農業轉型升級,通過數字化智能控制農作物用肥用藥量,化肥、農藥用量保持下降,綠色防控覆蓋率達66.19%,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95%、90%以上。

淄博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溯易表示,下一步,淄博市將統籌發展,將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關鍵環節,強化風險監測、防範化解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提升標準化生產水平、打造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實施全程管控、提升質量監督管理效能;搶抓數字農業改革機遇、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智慧監管;努力為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打牢堅實基礎。(毛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