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不和親?為拉攏5000人部落朱元璋讓朱棣娶酋長之女當王妃

2022-06-14     楓葉談古今

原標題:明朝皇帝不和親?為拉攏5000人部落朱元璋讓朱棣娶酋長之女當王妃

《倚天屠龍記》里張敏扮演的「趙敏」

很多人說明朝皇帝堅決不和蒙古貴族聯姻。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明朝皇室當然有和蒙古貴族聯姻的啊,怎麼能說沒有?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曾經兩次主動與蒙古貴族聯姻,目的是為了招降和籠絡蒙古人。

以朱元璋這種絕對的現實主義者看來,什麼民族大義都是扯淡,或者說只是他的招牌而已。

如果誰能保證他改一個蒙古名字,穿蒙古長袍,北元勢力就能乖乖投降,那麼我可以保證朱元璋立刻就會給自己改一個蒙古名字,穿蒙古長袍;等待北元殘餘勢力徹底投降了,他再改回來就是了。

閒話少說,書歸正傳。

擴廓帖木兒(王保保)畫像

朱元璋第一次主動與蒙古貴族聯姻是為了招降擴廓帖木兒,也就是王保保。

朱元璋對於擴廓帖木兒的欣賞,未必是因為擴廓帖木兒能力有多強;朱元璋招降擴廓帖木兒主要是因為擴廓帖木兒堅決不投降朱元璋。

朱元璋這種開國帝王,有一種類似「渣男」心態,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

比如他就公開說過擴廓帖木兒比常遇春強,這讓人家常遇春怎麼想?

遇春雖人傑,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洪武四年(1371年),徐達大敗擴廓帖木兒,打的擴廓帖木兒只帶著妻子狼狽出逃,就連妹妹觀音奴都被徐達俘虜了。

觀音奴被徐達送往南京後,朱元璋敏銳地察覺到這是一個招降擴廓帖木兒的機會。

於是朱元璋特意把擴廓帖木兒的妹妹觀音奴嫁給了自己嫡次子秦王朱樉。順便說一句,觀音奴是小說《倚天屠龍記》里的趙敏的原型。

不過由於是政治婚姻,所以秦王朱樉與正妃觀音奴關係並不好,只是因為當時要籠絡擴廓帖木兒,所以朱元璋沒有允許秦王朱樉納側妃。

朱元璋嫡次子朱樉

不過洪武九年(1376年)擴廓帖木兒病死在草原,觀音奴也就失去了價值,所以朱元璋很快就給自己這個二兒子選了一個側妃,也是他老兄弟鄧俞的嫡長女,看得出,朱元璋的意思是讓朱樉把鄧氏當做「不是正妻的正妻」,不然不可能讓鄧俞的嫡長女嫁給朱樉。

朱樉於是把觀音奴軟禁在別院裡了。

不過後來大概是因為秦王朱樉太胡鬧,惹怒了朱元璋,於是派人責罵鄧氏沒有好好規勸丈夫,結果鄧氏羞愧之下上吊自盡了,當然也有說法是朱元璋遷怒於自己這個兒媳婦,直接逼死了她。

洪武二十八年,秦王朱樉因為荒淫無道被手下人下毒毒死了,朱元璋這個時候終於想起了被朱樉軟禁的正妻,於是下令觀音奴殉死。

朱元璋第二次主動與蒙古貴族聯姻,是為了籠絡投降的蒙古部落。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蒙古勛貴把都帖木兒宣布不再奉元朝正朔,改為奉明朝正朔,率領自己的部族歸順明朝。

把都帖木兒

當然,這個時候把都帖木兒只是把自己部落帶著明朝甘肅邊境外放牧,說是歸順,不如說是主動成為明朝附庸。

朱元璋雖然沒有完全相信把都帖木兒的歸附,但是在洪武二十四年還是讓自己的第四子朱棣娶了把都帖木兒三女兒為側妃,這就是明成祖的惠妃吳氏。(永樂三年,把都帖木兒部正式內附,把都帖木兒改名為吳允誠)

以上就是明朝兩次主動與蒙古貴族聯姻的情況,當時不管是擴廓帖木兒還是把都帖木兒都是獨立於明朝之外的勢力,朱元璋安排自己兩個兒子娶擴廓帖木兒的妹妹和把都帖木兒的女兒,目的都是為了拉攏這些獨立勢力。

除此之外,朱元璋和明宣宗朱瞻基都因為各種目的納過歸順蒙古降人女兒為妃。

朱元璋因為聽了「蒙古弘吉剌氏生女為後,生男尚公主,世世不絕」 民間傳說之後,六十五歲時候還專門納了一個弘吉剌氏蒙古武官的女兒為妃,稱號是「翁妃」。

翁妃殉死

可惜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生病,因為自己快死了,就直接讓「翁妃」殉死了,可沒想到「翁妃」死了,他反而挺了過來。

明宣宗朱瞻基大約是出於籠絡吳允誠家族的目的,還專門納了吳允誠的一個孫女為妃,也被稱為惠妃;不過她沒能生孩子,結果明宣宗死後也被迫殉死了。

當然,朱元璋納翁妃以及朱瞻基納惠妃和之前與蒙古貴族聯姻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我這裡只是簡單介紹一下明朝皇族與蒙古勛貴聯姻的情況。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dd64ef6571ed691bff757f5305885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