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琅華館帖冊》臨米芾數帖,筆法精妙,騰挪跌宕,堪為佳作

2024-08-31     櫻花細雨話文字

王鐸的書法,以「一日臨帖,一日應請索,以此相間,終身不易,大抵臨摹不能間斷一日耳。」的文獻記載來說,王鐸自十三歲習《聖教序》至六十一歲仙逝。其間顛沛流離的困苦,更朝換代的苦痛,都沒有阻止他對書法藝術的執著。王鐸能時刻保持著一顆虔誠的心來對待書法藝術,遍臨魏晉唐宋諸家,臨習之作甚眾。

在轉益多師中,王鐸最崇拜還是米芾之書。王鐸對米芾書法所特有的欹側字形和跳宕筆法有著獨到的領悟,將米書特點進行了盡情地發揮和別出心裁地演繹。對米芾的臨摹,也是在吸收符合自己的藝術審美要求之上,融合自己的修養,把他演繹出來。

王鐸《琅華館帖之法書染翰目等》冊

賞析

王鐸《琅華館帖-法書染翰目等》 紙本 行書 十四開 每開27.2×30.8cm 辛巳(1641年) 香港藝術館(虛白齋)藏

王鐸《琅華館帖》冊為楊嗣修子挺生(循如)書《法書染翰目等》《畫圖品目》,並臨米芾數帖。辛巳(1641年)二月書。此卷筆法精妙,氣勢磅礴,章法渾然天成,堪為佳作。

王鐸對米芾的書風進行了重新的領悟與探索,對米芾書法的跌宕筆法有自己的獨特領悟。在筆法上為了更加深入,選擇米芾作為突破,通過米芾上溯晉人筆法。這也成為他行草書創作的一個轉折點,從米字中大量出現的翻筆中悟出「絞轉」來,方折與圓轉有機結合,追求字的張力,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有著別出心裁的發揮和演繹。他認為:「米芾書本羲、獻,縱橫飄忽,飛仙哉!深得《蘭亭》法,不規規摹擬,予為焚香寢臥其下。」

-end-

—版權聲明—

本公眾號部分內容來自網際網路,未及時與原作者溝通,現聲明,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帳號轉載的文章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絕無商業用途,如無意中侵犯了哪個媒體、公司、企業或個人等的智慧財產權,請私信後台,本公眾號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並致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dcb4954f3cdade08721f4cc56cb433d.html
















喜結金頂!

2024-10-19